一种抗起球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39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起球面料,包括树脂薄膜层,所述树脂薄膜层的底部设置有抗起球层,所述抗起球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起球层的底部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设置有贴肤层,所述贴肤层由若干第一纱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树脂薄膜层的设置,能够在面料的最外侧层设置一层保护层,防止内部面料相互的缠绕导致纱线起球,同时树脂薄膜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效果,使其面料更加的耐用。

A pilling resistant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起球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起球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人们更希望能享受进一步的功能。从而对于面料的功能越发的有要求,但是起球起毛一直是纺织品存在的问题。纺织品在穿着、洗涤或者其他运动的过程中,纺织品里面的纤维受到外界的力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相互纠缠和纠结,人们希望能尽量避免或减少这种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面料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起球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起球面料。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抗起球面料,包括树脂薄膜层,所述树脂薄膜层的底部设置有抗起球层,所述抗起球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起球层的底部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设置有贴肤层,所述贴肤层由若干第一纱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优选的,所述经纱的经密为63-65根/cm,纬纱的纬密为29-31根/cm。优选的,所述经线为羊毛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混纺纱,所述纬线为羊毛纤维与生物质弹性短纤维的混纺纱。优选的,所述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由涤纶纱线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条由氨纶纱线组成。优选的,所述吸收层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阵列设置在吸收层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纱线由多股纱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多股组成所述第一纱线的纱线包括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丝和第二单丝,所述第一单丝和第二单丝相互缠绕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单丝由聚丙烯腈纤维组成,所述第二单丝由棉纤维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树脂薄膜层的设置,能够在面料的最外侧层设置一层保护层,防止内部面料相互的缠绕导致纱线起球,同时树脂薄膜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效果,使其面料更加的耐用,进一步的通过贴肤层由多股第一纱线编织而成,同时第一纱线由多股纱线相互缠绕编织,单股纱线包括有包覆层,同时包覆层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编织的第一单丝和第二单丝,从而避免面料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起球现象,包覆层由纯棉纤维组成,起到良好的抗起球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面料内部设置有支撑层,同时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能够对面料整体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同时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分别由涤纶纱线和氨纶纱线组成,增加面料整体的支撑效果,同时在面料内设置有吸收层,在吸收层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从而对面料整体起到吸收抗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面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抗起球层编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纱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纱线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树脂薄膜层;2、抗起球层;3、吸收层;4、活性炭颗粒;5、支撑层;6、第一支撑条;7、第二支撑条;8、贴肤层;9、经线;10、纬线;11、第一纱线;111、包覆层;112、第一单丝;113、第二单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抗起球面料,包括树脂薄膜层1,树脂薄膜层1的底部设置有抗起球层2,抗起球层2由经线9和纬线10相互经纬编织而成,抗起球层2的底部设置有吸收层3,吸收层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5,支撑层5的底部设置有贴肤层8,贴肤层8由若干第一纱线11相互缠绕编织而成。经线9的经密为63-65根/cm,纬线10的纬密为29-31根/cm,经线9为羊毛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纬线10为羊毛纤维与生物质弹性短纤维的混纺纱。支撑层5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条6和第二支撑条7,第一支撑条6由涤纶纱线组成,第二支撑条7由氨纶纱线组成,吸收层3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4,活性炭颗粒4阵列设置在吸收层3的内部;通过面料内部设置有支撑层5,同时支撑层5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条6和第二支撑条7,能够对面料整体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同时第一支撑条6和第二支撑条7分别由涤纶纱线和氨纶纱线组成,增加面料整体的支撑效果,同时在面料内设置有吸收层3,在吸收层3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4,从而对面料整体起到吸收抗菌的效果。第一纱线11由多股纱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多股组成第一纱线11的纱线包括有包覆层111,包覆层1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丝112和第二单丝113,第一单丝112和第二单丝113相互缠绕设置,第一单丝112由聚丙烯腈纤维组成,第二单丝113由棉纤维组成;通过树脂薄膜层1的设置,能够在面料的最外侧层设置一层保护层,防止内部面料相互的缠绕导致纱线起球,同时树脂薄膜层1具有很好的耐磨效果,使其面料更加的耐用,进一步的通过贴肤层8由多股第一纱线11编织而成,同时第一纱线11由多股纱线相互缠绕编织,单股纱线包括有包覆层111,同时包覆层11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编织的第一单丝112和第二单丝113,从而避免面料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起球现象,包覆层111由纯棉纤维组成,起到良好的抗起球的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起球面料,包括树脂薄膜层(1),所述树脂薄膜层(1)的底部设置有抗起球层(2),其特征是:所述抗起球层(2)由经线(9)和纬线(10)相互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起球层(2)的底部设置有吸收层(3),所述吸收层(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5),所述支撑层(5)的底部设置有贴肤层(8),所述贴肤层(8)由若干第一纱线(11)相互缠绕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起球面料,包括树脂薄膜层(1),所述树脂薄膜层(1)的底部设置有抗起球层(2),其特征是:所述抗起球层(2)由经线(9)和纬线(10)相互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起球层(2)的底部设置有吸收层(3),所述吸收层(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5),所述支撑层(5)的底部设置有贴肤层(8),所述贴肤层(8)由若干第一纱线(11)相互缠绕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9)的经密为63-65根/cm,所述纬线(10)的纬密为29-31根/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起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9)为羊毛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混纺纱,所述纬线(10)为羊毛纤维与生物质弹性短纤维的混纺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陈厚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赐惠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