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93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前框架设于机箱上部并与机箱连接;加工平台设于前框架上,加工平台包括夹紧结构与切割结构;下压辊与上压辊形成三点收紧的夹紧结构,前框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上压辊上下移动,上压辊通过上下移动实现夹紧结构的夹紧与松开;切割结构与前框架连接,切刀底板与前框架连接,推动装置推倒切刀底板沿前框架转动,切刀底板带动切刀转动;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切刀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夹紧结构将需要切割的胶管夹紧,通过切割结构完成对胶管头部的切割,上压辊与下压辊在夹紧胶管后,可以转动胶管,实现对胶管的环切,通过推动装置可以控制切割的深度。

A new c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胶管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胶管成型方法主要以是否采用管芯,分为无芯法和有芯法(又包括软芯法和硬芯法)。胶管无芯成型,设备是挤压成型机(常用螺杆挤出机),将骨架层及外胶层直接在压出的内胶管上成型。胶管有芯成型,是指胶管在硬芯或软芯上成型,为了保证胶管在硫化过程中处于受压状态,胶管在成型后包水布(宽10cm左右的浸水湿布卷)、绳或包铅,然后再硫化。在硬芯法制备完成后,胶管的半成品长达数十米,需要将端头切割采用牵引机进行牵引脱模,一般硬芯采用钢管或钢棒,硬芯的两头设有护套,切割端头时需要精确在护套段进行切割。目前对胶管端头切割多采用人工切割,十分费工费时,同时很难将端部切割平齐,同时胶管的切割还往往需要一定深度的环切,采用机器切割,环切功能还较难实现。有鉴于此,现提出一种新型切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切割装置,通过夹紧结构来保证切割时的稳定,保证切割面的平整,从而实现对胶管头部的有效切割;夹紧结构夹紧胶管时,可以转动胶管,实现对胶管的环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是: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包括前框架与机箱,前框架设于机箱上部并与机箱连接;还包括加工平台,加工平台设于前框架上,加工平台包括夹紧结构与切割结构;夹紧结构包括两个下压辊与上压辊,两个下压辊与上压辊形成三点收紧的夹紧结构,前框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上压辊上下移动,上压辊通过上下移动实现夹紧结构的夹紧与松开;切割结构与前框架连接,切割结构包括切刀、切刀底板与推动装置,切刀底板与前框架连接,推动装置推倒切刀底板沿前框架转动,切刀底板带动切刀转动;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切刀连接,第一电机与切刀底板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夹紧结构将需要切割的胶管夹紧,通过切割结构完成对胶管头部的切割,上压辊与下压辊在夹紧胶管后,可以转动胶管,实现对胶管的环切,通过推动装置可以控制切割的深度。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二同步带、第三同步轮与第四同步轮,第三同步轮与切刀连接,第四同步轮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同步带连接第三同步轮与第四同步轮。切割结构采用同步带与同步轮连接方式来保护第一电机,防止切片夹死时导致第一电机损坏。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推动装置位于前框架一侧,切刀底板设于前框架的另一侧,推动装置包括转动推杆与推杆固定座,转动推杆把手与切刀底板连接,转动推杆在推杆固定座上转动并进行往复运动,带动切刀底板转动。转动推杆设有螺杆,在推杆固定座上转动时,螺杆部分在推杆固定座上进行轴向移动,从而推动切刀底板,实现切刀的进刀与退刀。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推动装置还包括贯穿前框架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转动推杆连接,另一端与切刀底板连接。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下压辊包括下转动辊、下转动轴及下轴座,下转动辊套设在下转动轴上并与下转动轴连接,下轴座与下转动轴连接,下轴座与前框架连接。通过辊结构实现夹紧胶管时,能够转动胶管,实现切割结构对胶管的均匀切割。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下转动轴连接,下转动轴通过第二电机连接。下压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实现夹紧胶管时,能够加工时自动转动胶管,不用人工转动胶管。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与下转动轴连接,第二同步轮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第二电机采用同步带与同步轮来连接下转动轴,实现变速与保护第二电机的作用。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下转动辊包括两个外侧转动辊与一个内侧转动辊,下轴座与第二同步轮位于外侧转动辊与内侧转动辊之间。为了节约设备整体的体积,第三同步轮及下轴座设置在下压辊内部。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压辊包括上转动辊、上转动轴及上轴座,上转动辊套设在上转动轴上并与上转动轴连接,上轴座与上转动轴连接。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滑板与滑槽,上轴座与滑板连接,滑板与滑槽连接,滑板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通过滑板将上压辊在滑槽上进行竖向运动。上压辊通过滑板与滑块实现与驱动装置的连接,保证了上压辊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夹紧结构将需要切割的胶管夹紧,通过切割结构完成对胶管头部的切割,上压辊与下压辊在夹紧胶管后,可以转动胶管,实现对胶管的环切,通过推动装置可以控制切割的深度。下压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实现夹紧胶管时,能够加工时自动转动胶管,不用人工转动胶管。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的传动方式来连接各个电机,有效保证电机的使用安全,保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的夹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的切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切割结构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1与机箱11,前框架1设于机箱11上部并与机箱11连接;还包括加工平台,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1)与机箱(11),所述前框架(1)设于所述机箱(11)上部并与所述机箱(11)连接;还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设于所述前框架(1)上,所述加工平台包括夹紧结构(2)与切割结构(3);/n所述夹紧结构(2)包括两个下压辊(21)与上压辊(22),两个所述下压辊(21)与所述上压辊(22)形成三点收紧的所述夹紧结构(2),所述前框架(1)上设有驱动装置(23),所述驱动装置(23)驱动所述上压辊(22)上下移动,所述上压辊(22)通过上下移动实现所述夹紧结构(2)的夹紧与松开;/n所述切割结构(3)与所述前框架(1)连接,所述切割结构(3)包括切刀(31)、切刀底板(32)与推动装置(33),所述切刀底板(32)与所述前框架(1)连接,所述推动装置(33)推倒所述切刀底板(32)沿所述前框架(1)转动,所述切刀底板(32)带动所述切刀(31)转动;还包括第一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4)与所述切刀(3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4)与所述切刀底板(3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1)与机箱(11),所述前框架(1)设于所述机箱(11)上部并与所述机箱(11)连接;还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设于所述前框架(1)上,所述加工平台包括夹紧结构(2)与切割结构(3);
所述夹紧结构(2)包括两个下压辊(21)与上压辊(22),两个所述下压辊(21)与所述上压辊(22)形成三点收紧的所述夹紧结构(2),所述前框架(1)上设有驱动装置(23),所述驱动装置(23)驱动所述上压辊(22)上下移动,所述上压辊(22)通过上下移动实现所述夹紧结构(2)的夹紧与松开;
所述切割结构(3)与所述前框架(1)连接,所述切割结构(3)包括切刀(31)、切刀底板(32)与推动装置(33),所述切刀底板(32)与所述前框架(1)连接,所述推动装置(33)推倒所述切刀底板(32)沿所述前框架(1)转动,所述切刀底板(32)带动所述切刀(31)转动;还包括第一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4)与所述切刀(3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4)与所述切刀底板(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同步带、第三同步轮(311)与第四同步轮(341),所述第三同步轮(311)与所述切刀(31)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341)与所述第一电机(34)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311)与所述第四同步轮(3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33)位于所述前框架(1)一侧,所述切刀底板(32)设于所述前框架(1)的另一侧,所述推动装置(33)包括转动推杆(331)与推杆固定座(332),所述转动推杆(331)把手与所述切刀底板(32)连接,所述转动推杆(331)在所述推杆固定座(332)上转动并进行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切刀底板(3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33)还包括贯穿所述前框架(1)的连接杆(333),所述连接杆(333)一端与转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雄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西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