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87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包括有机架、治具盘、刀具、下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机架具有一工作台;该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上,治具盘具有一工件安置位;该刀具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件安置位的下方;该下压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工件安置位的上方;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治具盘的侧旁并带动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通过将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上,并配合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治具盘的侧旁带动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可实现多个方位同时传动,而且可以增加力矩,本设备结构和控制都较为简单,零部件少,成本更低,维护也很方便。

Rotary cutting machine with rotary cutting force increas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
本技术涉及旋切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
技术介绍
在对5G产品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一五金筒体进行多个位置的开槽作业,这类型产品的加工作业一般使用旋切机。目前的旋切机普遍采用多个气缸放置在多个方位作为动力裁切,这种旋切机结构和控制都较为复杂、并且零部件多、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旋切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旋切机结构和控制复杂、零部件多、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包括有机架、治具盘、刀具、下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机架具有一工作台;该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上,治具盘具有一工件安置位;该刀具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件安置位的下方;该下压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工件安置位的上方;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治具盘的侧旁并带动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刀具上下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一圆台,该圆台的顶部凹设有容置槽;该治具盘包括有筒体和盖板,该筒体可转动地套设于圆台外,该盖板固定于筒体的顶部并位于容置槽的正上方,前述工作安置位位于盖板的中心位置上,前述刀具位于容置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外侧面延伸出有一耳部,该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耳部铰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一限位件,该限位件位于连接件的前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罩壳,该罩壳外罩住连接件和限位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台上周圆间隔固定有多个导柱,该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导孔,该多个导柱穿过对应的弧形导孔向上延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有压头和带动压头上下活动的气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控制柜,前述下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连接控制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上,并配合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治具盘的侧旁带动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可实现多个方位同时传动,而且可以增加力矩,本设备结构和控制都较为简单,零部件少,成本更低,维护也很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机架11、工作台12、圆台13、导柱14、限位件15、罩壳101、容置槽20、治具盘21、筒体211、耳部22、盖板201、工件安置位202、弧形导孔30、刀具40、下压机构41、压头42、气缸50、第一驱动机构51、活塞杆52、连接件60、第二驱动机构70、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治具盘20、刀具30、下压机构40、第一驱动机构5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60。该机架10具有一工作台11;该治具盘20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11上,治具盘20具有一工件安置位201;具体而言,所述工作台11上固定有一圆台12,该圆台12的顶部凹设有容置槽101;该治具盘20包括有筒体21和盖板22,该筒体21可转动地套设于圆台12外,该盖板22固定于筒体21的顶部并位于容置槽101的正上方,前述工作安置位201位于盖板22的中心位置上。以及,所述圆台12上周圆间隔固定有多个导柱13,该盖板22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导孔202,该多个导柱13穿过对应的弧形导孔202向上延伸,导柱13与弧形导孔202配合,使得治具盘20转动更加的平稳和精准。该刀具3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件安置位20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刀具30位于容置槽101中,刀具30为十字形,可一次对工件的四个位置进行裁切。该下压机构40设置于机架10上并位于工件安置位20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机构40包括有压头41和带动压头41上下活动的气缸42。该第一驱动机构50和第二驱动机构60均设置于工作台11上,第一驱动机构50位于治具盘20的侧旁并带动治具盘20可来回转动一角度,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刀具30上下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21的外侧面延伸出有一耳部211,该第一驱动机构50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51端部固定有一连接件52,该连接件52与耳部211铰接;并且,所述工作台11上固定有一限位件14,该限位件14位于连接件52的前侧,所述工作台11上固定有罩壳15,该罩壳15外罩住连接件52和限位件1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为气缸。以及,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有控制柜70,前述下压机构40、第一驱动机构50和第二驱动机构60均连接控制柜70。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该控制柜70连接外部电源和气源,控制柜70控制下压机构40、第一驱动机构50和第二驱动机构60工作;首先,将待裁切工件置于治具盘20的工件安置位201上,接着,下压机构40工作,由气缸42带动压头41下压,利用压头41将工件压紧,使得工件在竖直方向固定不动;接着,由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刀具30向上活动,以对工件的四个位置进行裁切,裁切完成后,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刀具30向下活动复位;接着,第一驱动机构50工作,由第一驱动机构50带动治具盘20正向旋转一角度,工件随治具盘20正向旋转一角度,然后,由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刀具30向上活动,以对工件的另外四个位置进行裁切,裁切完成后,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刀具30向下活动复位;接着,第一驱动机构50工作,由第一驱动机构50带动治具盘20反向旋转一角度复位,工件随治具盘20反向旋转一角度复位,然后,下压机构40复位,将工件取下即可。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上,并配合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治具盘的侧旁带动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可实现多个方位同时传动,而且可以增加力矩,本设备结构和控制都较为简单,零部件少,成本更低,维护也很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治具盘、刀具、下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机架具有一工作台;该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上,治具盘具有一工件安置位;该刀具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件安置位的下方;该下压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工件安置位的上方;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治具盘的侧旁并带动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刀具上下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治具盘、刀具、下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机架具有一工作台;该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地设置于工作台上,治具盘具有一工件安置位;该刀具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工件安置位的下方;该下压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工件安置位的上方;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治具盘的侧旁并带动治具盘可来回转动一角度,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刀具上下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一圆台,该圆台的顶部凹设有容置槽;该治具盘包括有筒体和盖板,该筒体可转动地套设于圆台外,该盖板固定于筒体的顶部并位于容置槽的正上方,前述工作安置位位于盖板的中心位置上,前述刀具位于容置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旋切增力功能的旋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延伸出有一耳部,该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平王胜陆文天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益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