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62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包括内罐,内罐具有用于存放液氮的储液腔,还包括受热后自爆的自爆装置,且所述自爆装置爆裂后使得内罐中的液氮直接流出或气化后流出。本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通过自爆装置的设置,使得灭火装置受热后压力增加可以实现自爆,继而使液氮流出进行灭火,相比于外接引爆装置的方式结构更加简单、更具有控制稳定性。

A self explosive liquid nitrogen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
,特别涉及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纯气态氮(温度:21℃、气压:101KPa),具有强大的降温、排氧能力,被大量用于煤矿防灭火领域。整个防灭火区域需要提前铺设大量液氮输送管路,为降低成本,通常采用普通碳钢管输送,液氮极易冻坏管路,长距离输送液氮极易气化,实际到达灭火点的主要为气态氮气,其降温和窒息作用差。现有的液氮灭火装置基本采用外部引爆,需配备控制电路。然而,火灾现场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使得外部引爆的方式存在控制稳定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控制稳定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通过自爆的方式提高控制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包括内罐,内罐具有用于存放液氮的储液腔,还包括受热后自爆的自爆装置,且所述自爆装置爆裂后使得内罐中的液氮直接流出或气化后流出;所述自爆装置包括外罐和真空阀门,所述真空阀门填充有感温材料或者由感温材料制作,在受热后能够破碎或开启,所述内罐套装于所述外罐的内部,且所述内罐的外壁与所述外罐的内壁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阀门设置于外罐且与所述真空腔连通;还包括排气低温阀门、安全阀、低温单向阀、进液低温阀门和液氮充装口,所述排气低温阀门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液低温阀门与安全阀连通,所述安全阀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液低温阀门还与低温单向阀连通,所述低温单向阀和液氮充装口连通,进液低温阀门和排气低温阀门均与内罐的储液腔连通。上述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通过自爆装置的设置,使得灭火装置受热后可以实现自爆,继而使液氮流出进行灭火,相比于外接引爆装置的方式更具有控制稳定性。实现真空阀门在受热后能够破碎或开启,可以是真空阀门整个结构由玻璃、塑料等材质制作,也可以仅真空阀门的开启部分由玻璃、塑料等材质制作,所述真空阀门的开启部分遇热可破碎或者软化开启。遇热或撞击后自爆装置失效,真空腔中进入空气,内罐液氮受热气化,内罐压力增高,超过内罐、外罐承压爆炸爆裂,后使得内罐中的液氮直接流出或气化后流出。一方面,将内罐置于真空环境中,保障了液氮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直接在实现真空储藏的真空装置中实现自爆,即自爆装置即为真空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受热自爆,而且还简化了整个灭火装置的结构,继而也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在进一步细化的方案中,所述内罐和外罐均为球状结构。所述内罐和外罐均由合金材料制作。所述内罐与外罐具有等间距真空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通过自爆装置的设置,使得灭火装置受热后可以实现自爆,继而使液氮流出进行灭火,相比于外接引爆装置的方式更具有控制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0-储液腔,11-真空腔,12-内罐,13-外罐,14-排气低温阀门,15-安全阀,16-液氮充装口,17-低温单向阀,18-进液低温阀门,19-真空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包括罐体及设置于该罐体上的低温阀门,罐体可以优选采用合金材料制作。具体地,请参阅图1,罐体包括内罐12和外罐13,内罐12和外罐13之间形成真空腔11,外罐13上设置有真空阀门19,真空阀门19填充有感温材料或者由感温材料制作,真空阀门19与真空腔11连通。内罐12的内壁形成储液腔10,用于储存液氮。低温阀门包括排气低温阀门14、安全阀15、低温单向阀17、进液低温阀门18,储液腔10分别与进液低温阀门18及排气低温阀门14连通,排气低温阀门14与大气相通,进液低温阀门18与安全阀15连通,安全阀15与大气相通,进液低温阀门18还与低温单向阀17连通,低温单向阀17与液氮充装口16连通。液氮充装口16连接外部充装装置,以向内罐12充装液氮。充液氮时,低温单向阀17、安全阀15、进液低温阀门18、排气低温阀门14均打开,使得罐体与大气气压相同,便于液氮充装进内罐12里。低温单向阀17和安全阀15经出厂校验后均不需要人工设置,液氮充装完成后至投入火场前,进液低温阀门18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低温单向阀17防止储液腔10内液氮外泄,安全阀15保障储液腔10在安全阀15控制压力范围内,当储液腔10内压力超过安全阀15设置压力时,安全阀15自动打开,防止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自爆,保障安全。需要灭火时,可以现场利用液氮充装口16进行液氮充装。充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手掷、地面投掷器或空投等方式,将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投入火场,投掷前关闭进液低温阀门18,真空阀门19由感温材料(如:酯、醇、乙醚和酒精等能够在低温沸腾的高膨胀率液体,根据不同起爆温度,选择不同的起爆材料,原理同消防用自动喷淋阀)制作,投入火场后,温度高于真空阀门19的感温材料温度后,自动爆破,真空腔11内真空失效,储液腔10通过内罐12和外罐13快速进行热交换,储液腔10内温度升高,大量液氮气化,内罐12内气压升高,达到爆破压力时,自动爆破内罐12和外罐13,内罐12内液体瞬间溢出,覆盖到火场根部,利用液氮的气化吸热和窒息作用,降低火场温度和含氧量,达到灭火目的。上述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靠自身热交换,自动增压,自动爆破,无需外加任何引爆装置,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也更低。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设置有安全阀15,未投入火场时,在安全阀15的作用下,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保障使用安全。图1所结构中,内罐12和外罐13均为球状结构,容易理解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本技术对此没有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包括内罐,内罐具有用于存放液氮的储液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热后自爆的自爆装置,且所述自爆装置爆裂后使得内罐中的液氮直接流出或气化后流出;所述自爆装置包括外罐和真空阀门,所述真空阀门填充有感温材料或者由感温材料制作,在受热后能够破碎或开启,所述内罐套装于所述外罐的内部,且所述内罐的外壁与所述外罐的内壁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阀门设置于外罐且与所述真空腔连通;还包括排气低温阀门、安全阀、低温单向阀、进液低温阀门和液氮充装口,所述排气低温阀门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液低温阀门与安全阀连通,所述安全阀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液低温阀门还与低温单向阀连通,所述低温单向阀和液氮充装口连通,进液低温阀门和排气低温阀门均与内罐的储液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爆式液氮灭火装置,包括内罐,内罐具有用于存放液氮的储液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热后自爆的自爆装置,且所述自爆装置爆裂后使得内罐中的液氮直接流出或气化后流出;所述自爆装置包括外罐和真空阀门,所述真空阀门填充有感温材料或者由感温材料制作,在受热后能够破碎或开启,所述内罐套装于所述外罐的内部,且所述内罐的外壁与所述外罐的内壁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阀门设置于外罐且与所述真空腔连通;还包括排气低温阀门、安全阀、低温单向阀、进液低温阀门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中董绍棠姚智宏张山虎吴刚刘波彭凌霄李屹徐庆忠张国明魏宇科范阳
申请(专利权)人:平裕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