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薇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55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一侧通过支撑杆连接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顶部连接凹形杆,所述凹形杆一侧连接L形板,所述L形板一侧连接弧形保护罩板,所述第二轴套顶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设有调节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轴套的水平滑动与调节螺栓来调节输液瓶挂钩的位置,达到了方便日常输液的效果,弧形保护罩板可以移动到病人的刀口上方,从而起到保护病人的刀口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止被子压迫到病人的刀口,病人长期卧床时,病人的双腿可以踩着脚踏板来回移动,从而使病人起到锻炼局部肌肉的作用。

A kind of nursing bed after stent operation in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属于心内科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运回心脏,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心血管病人术后的病人均要送到病房的病床上进行后续的康复护理治疗,由于心血管病人术后应该避免挤压刀口,且心血管病人术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时需要锻炼局部肌肉,而普通的病床难以对心血管病人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本技术在对心内科支架术后病人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输液瓶挂钩悬挂输液瓶,并通过第二轴套的水平滑动与调节螺栓来调节输液瓶挂钩的位置,达到了方便日常输液的效果,在病人盖被休息时,通过第一轴套将弧形保护罩板移动到病人的刀口上方,从而起到保护病人的刀口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止被子压迫到病人的刀口,在不用时可以直接将第一轴套翻转,病人长期卧床时,病人的双腿可以踩着脚踏板来回移动,此时横杆移动,第三轴套在第三固定轴上移动,弹簧的弹力起到复位作用,从而使病人起到锻炼局部肌肉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一侧通过支撑杆连接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顶部连接凹形杆,所述凹形杆一侧连接L形板,所述L形板一侧连接弧形保护罩板,所述第二轴套顶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设有调节螺栓,所述套筒顶部嵌入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两侧设有输液瓶挂钩,所述床体一端顶部设有两个竖板,所述竖板中心处穿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横杆靠近所述床体的一端设有脚踏板,所述横杆另一端底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底部设有第三轴套,所述床体一端与所述竖板对应位置设有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三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轴外侧。进一步而言,所述床体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腿。进一步而言,所述活动杆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调节螺栓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调节螺栓一端穿过所述套筒外壁并插接在定位孔内。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固定轴与第一轴套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二固定轴与第二轴套横截面均为矩形。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而言,所述L形板底部与所述床体顶部抵接。本技术有益效果:在对心内科支架术后病人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输液瓶挂钩悬挂输液瓶,并通过第二轴套的水平滑动与调节螺栓来调节输液瓶挂钩的位置,达到了方便日常输液的效果,在病人盖被休息时,通过第一轴套将弧形保护罩板移动到病人的刀口上方,从而起到保护病人的刀口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止被子压迫到病人的刀口,在不用时可以直接将第一轴套翻转,病人长期卧床时,病人的双腿可以踩着脚踏板来回移动,此时横杆移动,第三轴套在第三固定轴上移动,弹簧的弹力起到复位作用,从而使病人起到锻炼局部肌肉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床体;2、支撑杆;3、第一固定轴;4、第二固定轴;5、第一轴套;6、第二轴套;7、凹形杆;8、L形板;9、弧形保护罩板;10、套筒;11、调节螺栓;12、活动杆;13、顶板;14、输液瓶挂钩;15、竖板;16、横杆;17、脚踏板;18、竖杆;19、第三轴套;20、第三固定轴;2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一侧通过支撑杆2连接第一固定轴3与第二固定轴4,所述第一固定轴3与所述第二固定轴4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5与第二轴套6,所述第一轴套5顶部连接凹形杆7,所述凹形杆7一侧连接L形板8,所述L形板8一侧连接弧形保护罩板9,所述第二轴套6顶部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外侧设有调节螺栓11,所述套筒10顶部嵌入设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顶部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底部两侧设有输液瓶挂钩14,所述床体1一端顶部设有两个竖板15,所述竖板15中心处穿设有横杆16,所述横杆16外侧套设有弹簧21,所述横杆16靠近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有脚踏板17,所述横杆16另一端底部连接有竖杆18,所述竖杆18底部设有第三轴套19,所述床体1一端与所述竖板15对应位置设有第三固定轴20,所述第三轴套19套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轴20外侧。所述床体1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腿,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活动杆12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调节螺栓11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调节螺栓11一端穿过所述套筒10外壁并插接在定位孔内,通过调节螺栓11调节活动杆12的高度,所述第一固定轴3与第一轴套5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二固定轴4与第二轴套6横截面均为矩形,使第二轴套6只能在第二固定轴4上水平移动,而第一轴套5还可以在第一固定轴3上转动,所述第一固定轴3与所述第二固定轴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L形板8底部与所述床体1顶部抵接,方便将被子的边缘铺设在L形板8上。本技术工作原理:在对心内科支架术后病人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输液瓶挂钩14悬挂输液瓶,并通过第二轴套6的水平滑动与调节螺栓11来调节输液瓶挂钩14的位置,在病人盖被休息时,通过第一轴套5将弧形保护罩板9移动到病人的刀口上方,从而起到保护病人的刀口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止被子压迫到病人的刀口,在不用时可以直接将第一轴套5翻转,病人长期卧床时,病人的双腿可以踩着脚踏板17来回移动,此时横杆16移动,第三轴套19在第三固定轴20上移动,弹簧21的弹力起到复位作用。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一侧通过支撑杆(2)连接第一固定轴(3)与第二固定轴(4),所述第一固定轴(3)与所述第二固定轴(4)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5)与第二轴套(6),所述第一轴套(5)顶部连接凹形杆(7),所述凹形杆(7)一侧连接L形板(8),所述L形板(8)一侧连接弧形保护罩板(9),所述第二轴套(6)顶部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外侧设有调节螺栓(11),所述套筒(10)顶部嵌入设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顶部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底部两侧设有输液瓶挂钩(14),所述床体(1)一端顶部设有两个竖板(15),所述竖板(15)中心处穿设有横杆(16),所述横杆(16)外侧套设有弹簧(21),所述横杆(16)靠近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有脚踏板(17),所述横杆(16)另一端底部连接有竖杆(18),所述竖杆(18)底部设有第三轴套(19),所述床体(1)一端与所述竖板(15)对应位置设有第三固定轴(20),所述第三轴套(19)套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轴(20)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支架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一侧通过支撑杆(2)连接第一固定轴(3)与第二固定轴(4),所述第一固定轴(3)与所述第二固定轴(4)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5)与第二轴套(6),所述第一轴套(5)顶部连接凹形杆(7),所述凹形杆(7)一侧连接L形板(8),所述L形板(8)一侧连接弧形保护罩板(9),所述第二轴套(6)顶部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外侧设有调节螺栓(11),所述套筒(10)顶部嵌入设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顶部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底部两侧设有输液瓶挂钩(14),所述床体(1)一端顶部设有两个竖板(15),所述竖板(15)中心处穿设有横杆(16),所述横杆(16)外侧套设有弹簧(21),所述横杆(16)靠近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有脚踏板(17),所述横杆(16)另一端底部连接有竖杆(18),所述竖杆(18)底部设有第三轴套(19),所述床体(1)一端与所述竖板(15)对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薇郑蓉祝炼
申请(专利权)人:黄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