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405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行李箱,有效解决了传统行李箱的空间大小不能调节,当需要小箱子时,比如登机时,当需要大箱子时,比如放假、开学时,箱子大小不能随心意调节,当需要上没有电梯的楼层时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伸缩拉杆,万向轮,锁扣,箱子由箱体与箱盖组成,箱体为上下两个壳体组成,上壳体小于下壳体,上、下两个壳体之间滑动连接,两个下壳体相对应的其中一侧面铰接在一起,组成可以开合的箱体,包括爬楼辅助装置,还包括调节上支撑架与壳体侧面角度的蜗轮蜗杆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不仅能调节箱体空间大小,还能辅助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上楼梯,并且使用方便。

Multi function luggage com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技术介绍
传统行李箱,平时不用占空间,用时担心空间不够,例如作为登机箱时想要小体积的箱子,要装东西时又想要大空间的箱子,学生作为箱子主要消费群体,放假时需要带很多东西,而宿舍楼基本为6楼而没有电梯,特别是女生力气小上楼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行李箱,有效解决了箱体空间不能改变所带来的烦恼,不用为登机去买一个平时嫌小的登机箱,而需要装很多东西时装不下,并且有效解决了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上楼梯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和与箱体一侧铰接且盖合在箱体上的箱盖,所述箱体和箱盖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端经锁扣或拉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楼辅助装置,所述爬楼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铰接的一侧面上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侧面上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履带轮,下支撑架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侧面下端,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履带轮,两履带轮之间经履带连接,上、下支撑架侧面转动连接有用于定位上、下支撑架角度的上、下支撑装置,上支撑架中安装张紧装置,使履带保持张紧状态,还包括调节上支撑架与箱体侧面角度的蜗轮蜗杆调节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由第一下壳体和滑动连接在第一下壳体内的第一上壳体构成,所述箱盖由第二下壳体和滑动连接在第二下壳体上的第二上壳体构成,所述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的一侧之间相铰接,所述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的另一侧之间经拉链或锁扣连接,所述爬楼辅助装置安装在第一下壳体铰接连接的侧面,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二上壳体与两下壳体相铰接端位于同一侧的箱体内部之间经弧形连接件连接,所述弧形连接件由固定在第一上壳体上的弧形导杆和固定在第二上壳体上的弧形导轨构成,所述弧形导杆滑动连接在弧形导轨内,所述第二上壳体顶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旋钮,所述升降旋钮下端固定有向下伸入到箱盖的内螺纹筒,所述第二下壳体内固定有旋拧在内螺纹筒上的螺纹杆。作为优选,在第一和第二上壳体外侧面设有多个竖向燕尾形滑块,第一和第二下壳体内侧面设有多个与燕尾形滑块相对应的燕尾形滑槽,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之间以及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之间通过燕尾形滑块和燕尾形滑槽滑动连接进行上下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上壳体上表面远离爬楼辅助装置的一端安装有把手,在第一上壳体上表面还安装有提手,垂直于第一上壳体上表面还向下安装有伸缩拉杆,在行李箱底部装有4个万向轮。作为优选,还包括上支撑装置,所述上支撑装置包括铰接在上支撑架面朝箱体的侧面上的上支撑杆,箱体侧面与上支撑杆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多个竖向分布的上定位凹槽,所述上支撑杆伸出端端部为铁磁性材料,在上定位凹槽内设有磁铁。作为优选,下支撑装置包括铰接在下支撑架面朝箱体的侧面上的下支撑杆,下支撑架伸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转动连接第二履带轮,箱体侧面与下支撑杆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多个竖向分布的下定位凹槽,下支撑杆包括铰接在下支撑架上的套筒和滑动连接在套筒内的滑杆,所述滑杆与套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作为优选,所述张紧装置包括铰接在箱体上的底座,底座两端固定有与其垂直的固定筒,固定筒内滑动配合有活动杆,活动杆和固定筒之间经第二弹簧连接,两个活动杆自由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履带轮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轴上。作为优选,所述蜗轮蜗杆调节装置由蜗轮、蜗杆、蜗杆旋钮、转轴组成,转轴与上支撑架同轴固定,蜗轮安装在转轴上,蜗杆与蜗轮相配合,蜗杆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侧面开设的槽内,在蜗杆另一端固定有用于转动蜗杆的蜗杆旋钮,转动蜗杆旋钮就能调节上支撑架的方位,所述蜗杆旋钮转动连接在箱体上。作为优选,在燕尾槽末端应加限位块,防止箱体分离。作为优选,套筒背向滑杆一端应封闭,另一端设置限位块,防止弹簧脱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解决了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行李箱大小的需求不同,要另外再买行李箱,并且由于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提装很多东西的箱子上楼困难的问题,由于现在人们坐飞机次数多了起来,而飞机对行李箱要求又是比较小,买了登机箱而平时用嫌小,在需要装许多东西时又装不下,由于箱子可以改变大小,在不使用时可以缩小后放置,以免占用空间,本技术还安装有爬楼辅助装置,由于宿舍楼基本为6楼并且很多都没有电梯,在放假和开学时又需要装许多东西,特别是力气小的人拿着重箱子上楼很困难,本技术改直接提拉上楼为用履带在楼梯上拉着走的方法,降低在上楼时提箱子所需要的力,使人们可以很轻松的将重箱子拉上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最小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辅助装置展开视图。图4为本技术剖面视图。图5为本技术蜗轮蜗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内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上支撑架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下支撑杆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上支撑架展开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下支撑架展开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箱盖,3.伸缩拉杆,4.升降旋钮,5.把手,6.提手,7.上支撑架,8.第一履带轮,9.下支撑架,10.第二履带轮,11.蜗杆旋钮,12.蜗轮,13.万向轮,14.连接件,15.锁扣,16.第一下壳体,17.第一上壳体,18.履带,19.上支撑杆,20.下支撑杆,21.螺纹杆,22.内螺纹筒,23.蜗杆,24.第二下壳体,25.第二上壳体,26.燕尾形滑槽,27.燕尾形滑块,28.弧形导杆,29.弧形导轨,30.上定位凹槽,31.下定位凹槽,32.套筒,33.滑杆,34.限位块,35.固定筒,36.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1和与箱体1一侧铰接且盖合在箱体1上的箱盖2,所述箱体1和箱盖2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端经锁扣15或拉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楼辅助装置,所述爬楼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1铰接的一侧面上的上支撑架7和下支撑架9,上支撑架7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1侧面上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履带轮8,下支撑架9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1侧面下端,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履带轮10,两履带轮之间经履带18连接,上、下支撑架侧面转动连接有用于定位上、下支撑架角度的上、下支撑装置,上支撑架7中安装张紧装置,使履带18保持张紧状态,还包括调节上支撑架7与箱体1侧面角度的蜗轮蜗杆调节装置。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在不使用爬楼辅助装置时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使上支撑架7紧贴箱体1侧面,再用手将下支撑架9转动到箱体侧面,在下支撑架9转轴处使用阻尼铰接可以防止下支撑架9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运动到其他位置,当需要辅助爬楼梯时,先用手将下支撑架9转动到贴紧箱体最下方的限位块34处,用手转动下支撑杆19到下定位凹槽31处,使下支撑架9伸出端卡在下定位凹槽31内,下支撑架9中的滑杆33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在下定位凹槽3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与箱体(1)一侧铰接且盖合在箱体上的箱盖(2),所述箱体(1)和箱盖(2)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端经锁扣(15)或拉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楼辅助装置,所述爬楼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铰接的一侧面上的上支撑架(7)和下支撑架(9),上支撑架(7)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侧面上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履带轮(8),下支撑架(9)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1)侧面下端,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履带轮(10),两履带轮之间经履带(18)连接,上、下支撑架侧面转动连接有用于定位上、下支撑架角度的上、下支撑装置,上支撑架(7)中安装张紧装置,使履带(18)保持张紧状态,还包括调节上支撑架(7)与箱体(1)侧面角度的蜗轮蜗杆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与箱体(1)一侧铰接且盖合在箱体上的箱盖(2),所述箱体(1)和箱盖(2)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端经锁扣(15)或拉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楼辅助装置,所述爬楼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铰接的一侧面上的上支撑架(7)和下支撑架(9),上支撑架(7)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侧面上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履带轮(8),下支撑架(9)其中一端铰接在箱体(1)侧面下端,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履带轮(10),两履带轮之间经履带(18)连接,上、下支撑架侧面转动连接有用于定位上、下支撑架角度的上、下支撑装置,上支撑架(7)中安装张紧装置,使履带(18)保持张紧状态,还包括调节上支撑架(7)与箱体(1)侧面角度的蜗轮蜗杆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由第一下壳体(16)和滑动连接在第一下壳体(16)内的第一上壳体(17)构成,所述箱盖(2)由第二下壳体(24)和滑动连接在第二下壳体(24)上的第二上壳体(25)构成,所述第一下壳体(16)和第二下壳体(24)的一侧之间相铰接,所述第一下壳体(16)和第二下壳体(24)的另一侧之间经拉链或锁扣(15)连接,所述爬楼辅助装置安装在第一下壳体(16)铰接连接的侧面,所述第一上壳体(17)和第二上壳体(25)与两下壳体相铰接端位于同一侧的箱体内部之间经弧形连接件连接,所述弧形连接件由固定在第一上壳体(17)上的弧形导杆(28)和固定在第二上壳体(25)上的弧形导轨(29)构成,所述弧形导杆(28)滑动连接在弧形导轨(29)内,所述第二上壳体(25)顶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旋钮(4),所述升降旋钮(4)下端固定有向下伸入到箱盖(2)的内螺纹筒(22),所述第二下壳体(24)内固定有旋拧在内螺纹筒(22)上的螺纹杆(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上壳体外侧面设有多个竖向燕尾形滑块,第一和第二下壳体内侧面设有多个与燕尾形滑块(27)相对应的燕尾形滑槽(26),第一上壳体(17)和第一下壳体(16)之间以及第二上壳体(25)和第二下壳体(24)之间通过燕尾形滑块(27)和燕尾形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基月朱永刚陈林林张玉华朱小会薛伟英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