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33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装置,涉及农业机械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育秧机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看管,且不能起到高效的密封,功能少的问题。所述装置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板,所述装置外壳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支脚,所述装置外壳的上方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盖板的下端安装有铰链,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气阀,所述电动气阀的下方设置有PT‑100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设置有育秧盘,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侧安装有喷头。

A rice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育秧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水稻育秧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东北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人类对水稻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但关于营养液育秧却少见报道,虽然近年也出现了较多无土和水培育秧模式,但多采用机插秧盘,添加无土基质固定秧苗,并配以肥料或营养液等,操作复杂,费时费工,水稻传统育秧方法多为土壤培养和沙砾培养。育秧是机插成败的关键一环,且与常规人工插秧的育秧具更高的要求,水稻育秧的传统做法是将经过处理的稻种放置在特定的育秧盘中,在稻种的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浇水和施肥作业,普通育秧机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看管,且不能起到高效的密封,温度容易散发,导致秧苗生长较慢,功能少;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水稻育秧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普通育秧机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看管,且不能起到高效的密封,功能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板,所述装置外壳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支脚,所述装置外壳的上方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盖板的下端安装有铰链,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前端面设置有管盖,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气阀,所述电动气阀的下方设置有PT-100温湿度传感器,所述PT-100温湿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一侧设置有育秧盘,所述育秧盘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所述装置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水口,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下水管,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侧安装有喷头。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板通过玻璃胶与装置外壳连接,所述透明玻璃板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固定螺丝与装置外壳连接,所述支脚与底座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铰链与装置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圈与盖板黏合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缺口,所述密封圈的形状与缺口的形状相同,所述盖板的一侧安装有塔扣,所述盖板通过塔扣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显示屏的内部设置有SPC-STW-1810控制器,且SPC-STW-1810控制器分别与PT-100温湿度传感器、电动气阀和电加热棒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焊接连接,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育秧盘焊接连接,所述育秧盘的下端面设置有透水孔,所述下水口与透水孔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透明玻璃板的设置,在进行育秧工作时,将育秧盘放入装置外壳内,通过透明玻璃板可在装置外部即可高效的直接观察到装置外壳内部的育秧情况,并且可通过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结构简单,方便实用。2.该技术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将育秧盘放入装置外壳内进行育秧时,关闭盖板,装置外壳内部通过密封圈可高效的起到密封的作用,提高了水稻育秧的效率,易于实现。3.该技术通过下水口的设置,对装置外壳内部进行加水时,打开管盖,对进水通道进行加水,通过喷头对育秧盘进行洒水,水流通过育秧盘下方的透水孔和下水口进入底座,通过电加热棒可对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通过下水口进入装置外壳内部,提高内部温度,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空间,方便运输。4.该技术通过温度显示屏的设置,在进行育秧工作时,可通过PT-100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装置外壳内部的温湿度,显示在温度显示屏上,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在内部气压不稳定时,可通过SPC-STW-1810控制器将电动气阀打开进行换气处理,若内部温度过低时,通过SPC-STW-1810控制器打开电加热棒,对底座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下水口进入装置外壳内部,提高内部温度,功能多样,人性化,可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外壳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的内部结构图。图中:1、装置外壳;2、透明玻璃板;3、底座;4、支脚;5、盖板;6、密封圈;7、铰链;8、温度显示屏;9、进水通道;10、管盖;11、电动气阀;12、PT-100温湿度传感器;13、限位块;14、压力弹簧;15、育秧盘;16、把手;17、下水口;18、电加热棒;19、下水管;20、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板2,装置外壳1的下方安装有底座3,底座3的下方安装有支脚4,装置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盖板5,盖板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6,盖板5的下端安装有铰链7,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屏8,温度显示屏8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通道9,进水通道9的前端面设置有管盖10,装置外壳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气阀11,电动气阀11的下方设置有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14,压力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育秧盘15,育秧盘15的上端安装有把手16,装置外壳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水口17,底座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18,底座3的下方设置有下水管19,进水通道9的另一侧安装有喷头20。进一步,透明玻璃板2通过玻璃胶与装置外壳1连接,透明玻璃板2设置有两个,通过透明玻璃板2可在装置外部即可可高效的直接观察到装置外壳1内部的育秧情况,并且可通过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进一步,底座3通过固定螺丝与装置外壳1连接,支脚4与底座3焊接连接,通过支脚4保持装置平稳。进一步,盖板5通过铰链7与装置外壳1活动连接,密封圈6与盖板5黏合连接,装置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缺口,密封圈6的形状与缺口的形状相同,盖板5的一侧安装有塔扣,盖板5通过塔扣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关闭盖板5,装置外壳1内部通过密封圈6可高效的起到密封的作用,提高了水稻育秧的效率。进一步,温度显示屏8的内部设置有SPC-STW-1810控制器,且SPC-STW-1810控制器分别与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电动气阀11和电加热棒18电性连接,通过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检测到装置外壳1内部的温湿度,在内部气压不稳定时,可通过SPC-STW-1810控制器将电动气阀11打开进行换气处理,若内部温度过低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板(2),所述装置外壳(1)的下方安装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方安装有支脚(4),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6),所述盖板(5)的下端安装有铰链(7),所述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屏(8),所述温度显示屏(8)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通道(9),所述进水通道(9)的前端面设置有管盖(10),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气阀(11),所述电动气阀(11)的下方设置有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所述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14),所述压力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育秧盘(15),所述育秧盘(15)的上端安装有把手(16),所述装置外壳(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水口(17),所述底座(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18),所述底座(3)的下方设置有下水管(19),所述进水通道(9)的另一侧安装有喷头(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板(2),所述装置外壳(1)的下方安装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方安装有支脚(4),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6),所述盖板(5)的下端安装有铰链(7),所述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屏(8),所述温度显示屏(8)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通道(9),所述进水通道(9)的前端面设置有管盖(10),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气阀(11),所述电动气阀(11)的下方设置有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所述PT-100温湿度传感器(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14),所述压力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育秧盘(15),所述育秧盘(15)的上端安装有把手(16),所述装置外壳(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水口(17),所述底座(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18),所述底座(3)的下方设置有下水管(19),所述进水通道(9)的另一侧安装有喷头(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玻璃板(2)通过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陵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之夏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