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32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脱粒机,涉及水稻脱粒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的脱粒率低,稻草与谷粒分离不充分和减震性差的问题。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支撑杆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连杆的外部设置有脱粒齿,所述第二旋转轴与主动轴之间设置有主动皮带,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伺服电机的下方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滤尘网,所述鼓风机的另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所述鼓风机与进风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管。

A rice thre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脱粒机
本技术涉及水稻脱粒机
,具体为一种水稻脱粒机。
技术介绍
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包括分段收获机械化和联合收获机械化。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大幅度增长,水稻收割后需要对水稻进行脱粒,方便对水稻颗粒进行加工,水稻脱粒作业机械化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农民对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的脱粒机具需求迫切,因此,水稻脱粒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水稻脱粒机,水稻脱粒机在脱粒过程中稻草与谷粒分离不充分,即谷粒中含有较多稻草,对后期水稻颗粒的加工造成很大的不便,且脱粒效率低,水稻脱粒过程中,减震性差,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水稻脱粒机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脱粒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的脱粒率低,稻草与谷粒分离不充分和减震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脱粒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支撑杆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脱粒滚筒,所述第一脱粒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脱粒滚筒,所述第一脱粒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脱粒辊,所述脱粒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贯穿脱粒辊,且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隔板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部设置有脱粒齿,脱粒齿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脱粒齿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与主动轴之间设置有主动皮带,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伺服电机的下方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滤尘网,所述鼓风机的另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所述鼓风机与进风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优选的,所述第二脱粒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出口,所述筛网的下方设置有斜坡,且斜坡设置有两个,所述废料出口均与壳体和筛网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扩风罩,所述扩风罩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通风孔依次排列,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进风机构的内部,所述连接管与扩风罩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轴与主动轴通过主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盖板铰接连接,所述万向自锁轮均与减震弹簧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均与减震弹簧和支撑杆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与脱粒辊通过键连接,所述脱粒齿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脱粒辊与连杆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水稻脱粒机通过设置第一脱粒滚筒和第二脱粒滚筒,第一旋转轴的转动带动了第一脱粒滚筒的转动,第一脱粒滚筒转动带动连杆上的脱粒齿对水稻进行初步脱粒,第二旋转轴的转动带动了第二脱粒滚筒的转动,第二脱粒滚筒转动带动连杆上的脱粒齿对水稻进行精细脱粒,通过第一脱粒滚筒和第二脱粒滚筒上设置的脱粒齿个数的不同,使得了水稻脱粒率的大大提高,解决了传统水稻脱粒机的脱粒率低的问题。2.该水稻脱粒机通过设置鼓风机、连接管和废料出口,鼓风机工作,通过输出端吹出风,风通过连接管再经过扩风罩对风的均匀分散排出,排出的风经过多个通风孔对下落的水稻颗粒进行风吹,将水稻颗粒中的杂屑及瘪的水稻颗粒吹出,杂屑及瘪的水稻颗粒通过废料出口可以排除壳体外,使得了稻草与谷粒分离充分,解决了传统水稻脱粒机稻草与谷粒分离不充分的问题3.该水稻脱粒机通过设置减震弹簧,通过支撑杆的外部设置了减震弹簧,使得壳体内工作稳定性好,同时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脱粒滚筒与第一旋转轴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料口;3、盖板;4、万向自锁轮;5、减震弹簧;6、支撑杆;7、废料出口;8、出料口;9、隔板;10、伺服电机;11、第一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13、主动皮带;14、传动皮带;15、滤尘网;16、鼓风机;17、连接管;18、进风机构;19、斜坡;20、第一脱粒滚筒;21、第二脱粒滚筒;22、筛网;23、脱粒辊;24、脱粒齿;25、连杆;26、扩风罩;27、通风孔;28、主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稻脱粒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3,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8,出料口8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自锁轮4,支撑杆6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弹簧5,均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隔板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脱粒滚筒20,第一脱粒滚筒2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脱粒滚筒21,第一脱粒滚筒20的两侧均设置有脱粒辊23,脱粒辊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1,第一旋转轴11的一端贯穿脱粒辊23,且第一旋转轴11的一端延伸至隔板9的外部,第一旋转轴11的外部设置有连杆25,连杆25的外部设置有脱粒齿24,脱粒齿24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脱粒齿24依次排列,第一旋转轴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12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轴28,第二旋转轴12与主动轴28之间设置有主动皮带13,第一旋转轴11与第二旋转轴12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4,使得了水稻脱粒率的大大提高,伺服电机10的下方设置有鼓风机16,将水稻颗粒中的杂屑及瘪的水稻颗粒吹出,杂屑及瘪的水稻颗粒通过废料出口7可以排除壳体1外,使得了稻草与谷粒分离充分,鼓风机16的一侧设置有滤尘网15,鼓风机16的另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18,鼓风机16与进风机构18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7。进一步,第二脱粒滚筒21的下方设置有筛网22,筛网22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出口7,筛网22的下方设置有斜坡19,且斜坡19设置有两个,废料出口7均与壳体1和筛网22密封连接。进一步,连接管17的一侧设置有扩风罩26,扩风罩26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孔27,通风孔27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通风孔27依次排列,连接管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进风机构18的内部,连接管17与扩风罩26密封连接,将水稻颗粒中的杂屑及瘪的水稻颗粒吹出,杂屑及瘪的水稻颗粒通过废料出口7可以排除壳体1外。进一步,第二旋转轴12与主动轴28通过主动皮带13传动连接,第一旋转轴11与第二旋转轴12通过传动皮带14传动连接,使得结构之间的传动效率更好。进一步,进料口2与盖板3铰接连接,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脱粒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3),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自锁轮(4),所述支撑杆(6)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弹簧(5),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脱粒滚筒(20),所述第一脱粒滚筒(2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脱粒滚筒(21),所述第一脱粒滚筒(20)的两侧均设置有脱粒辊(23),所述脱粒辊(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1),所述第一旋转轴(11)的一端贯穿脱粒辊(23),且第一旋转轴(11)的一端延伸至隔板(9)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轴(11)的外部设置有连杆(25),所述连杆(25)的外部设置有脱粒齿(24),脱粒齿(24)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脱粒齿(24)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旋转轴(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2),所述第二旋转轴(12)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轴(28),所述第二旋转轴(12)与主动轴(28)之间设置有主动皮带(13),所述第一旋转轴(11)与第二旋转轴(12)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4),所述伺服电机(10)的下方设置有鼓风机(16),所述鼓风机(16)的一侧设置有滤尘网(15),所述鼓风机(16)的另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18),所述鼓风机(16)与进风机构(18)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脱粒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3),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自锁轮(4),所述支撑杆(6)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弹簧(5),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脱粒滚筒(20),所述第一脱粒滚筒(2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脱粒滚筒(21),所述第一脱粒滚筒(20)的两侧均设置有脱粒辊(23),所述脱粒辊(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1),所述第一旋转轴(11)的一端贯穿脱粒辊(23),且第一旋转轴(11)的一端延伸至隔板(9)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轴(11)的外部设置有连杆(25),所述连杆(25)的外部设置有脱粒齿(24),脱粒齿(24)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脱粒齿(24)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旋转轴(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2),所述第二旋转轴(12)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轴(28),所述第二旋转轴(12)与主动轴(28)之间设置有主动皮带(13),所述第一旋转轴(11)与第二旋转轴(12)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4),所述伺服电机(10)的下方设置有鼓风机(16),所述鼓风机(16)的一侧设置有滤尘网(15),所述鼓风机(16)的另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构(18),所述鼓风机(16)与进风机构(18)之间设置有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陵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之夏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