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08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包括拉线、绞线、成缆、装铠和挤塑等生产步骤,其原理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拉丝装置和挤塑设备的改进,提高电缆质量,其中,拉丝装置采用阶段式的多级拉丝,拉丝稳定程度高,质量精度好,有助于提升导体线材良品率,使用该导体线材绞线、成缆的导体线芯,不易出现毛刺等损伤,表面清洁,挤塑时也更易包覆,挤塑设备具备碾压、破碎电缆料的功能,且具有捏合、增大剪切应力、加速排气和降低挤压倒流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电缆的熔融挤塑效果,保证挤塑质量,从而提高电缆外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生产
,特别是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线缆,且往往具备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生产往往需要经过多个过程,其中,拉丝直接关系电缆导体线芯的加工质量,挤塑则直接关系导体线芯的包覆绝缘效果。现下使用的拉丝设备和挤塑设备往往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就拉丝设备而言,往往存在导向性能欠佳、适用性较差的问题,严重影响内导体原料线缆拉丝的正常作业和拉丝精度,且只能拉制某种单一规格的内导体原料线缆,对应挤塑设备而言,常规挤塑机不具备电缆料的破碎功能,大颗粒的电缆料在熔融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熔融不充分的问题,容易混杂固体颗粒,严重影响挤塑效果,而且,缺乏必要的预热功能,不利于挤塑效率的提升;以上问题,都对电缆的质量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从而公开了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步骤包括拉线、绞线、成缆、装铠和挤塑,该生产步骤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拉线:将内导体原料线缆,送至拉丝装置,进行拉丝,拉制呈指定规格的导体线材;(2)绞线:采用无退扭绞合方法对步骤(1)所得的导体线材进行绞线,绞线时,外层导体线材采用右向(Z形)绕制,内层导体线材采用左向(S形)绕制,绞制成导体线芯后,进行压紧;(3)成缆:待绞线完成,得到导体线芯,导体线芯送至成缆机,进行成缆,统一成缆方向为右向,控制节距,并采用绕包带绕包,待成缆完成,进行质检,需表面清洁、无损伤;(4)装铠:待成缆完成,将导体线芯牵引至电缆装铠机,进行装铠,装铠时两层钢带间隙绕包,绕包方向为右向;(5)挤塑:装铠完成后,导体线芯牵引通过挤塑机头,通过挤塑设备进行挤塑,完成导体线芯外绝缘层挤塑,后经冷却定型后,收卷。上述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中,所述拉丝装置包括放线辊和收线辊,所述放线辊和收线辊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导辊、第二导辊、一次拉丝机构、第一导向组件、二次拉丝机构、三次拉丝机构、第三导辊、第四导辊、活动导向组件、四次拉丝机构、第五导辊、第一拉丝模、第六导辊、活动导辊组件、第七导辊、第二拉丝模、第二导向组件和第八导辊;所述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呈上下分布,所述一次拉丝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面板、一次拉丝辊和棘爪,所述第一旋转面板呈圆形,其中部连接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旋转,第一旋转面板所呈的圆形的周边设有一圈棘齿,所述棘齿与棘爪对应配合,所述棘爪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第一旋转面板的周边,其后端与第一气缸相连,并通过第一气缸进行伸缩,对第一旋转面板件锁止;其中,所述一次拉丝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一次拉丝辊转动设置于第一旋转面板,可自由定轴转动,多个一次拉丝辊之间均匀分布,且丝路不同;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相对设置的辊座构成,所述辊座固定设置,其上均匀设有多个自由转动的轴辊;所述二次拉丝机构包括扇形面板和二次拉丝辊,所述二次拉丝辊包括定位拉丝辊和活动拉丝辊,所述扇形面板固定设置,其上设有弧形滑道和对称的第二气缸,所述定位拉丝辊定点设置于扇形面板上,所述活动拉丝辊滑动设置于弧形滑道处,并与第二气缸相连,由第二气缸控制,沿弧形滑道所呈的弧形导向滑动;所述三次拉丝机构包括第二旋转面板和三次拉丝辊,所述三次拉丝辊包括2个定位拉丝辊构成,所述第二旋转面板呈圆形,其中部连接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旋转,构成三次拉丝辊的2个定位拉丝辊对称设置于第二旋转面板,并跟随第二旋转面板旋转;所述第三导辊、第四导辊设置于三次拉丝机构和活动导向组件之间,并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活动导向组件由上下相对设置的辊座构成,按辊座的上下位置可分为上辊座和下辊座,所述下辊座固定设置,所述上辊座与第三气缸相连,并由第三气缸控制上辊座升降;所述四次拉丝机构与二次拉丝机构结构一致,所述活动导辊组件包括条形面板、活动导辊和第四气缸,所述条形面板呈斜向设置,其上设有直线滑道,所述第四气缸固定设置于条形面板一端,所述活动导辊滑动设置于直线滑道处,并与第四气缸相连,活动导辊由第四气缸控制,沿直线滑道导向滑动。上述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中,所述拉丝装置的工作方法如下:(a1)内导体原料线缆由放线辊进行放线,首先绕过第一导辊、第二导辊,使内导体原料线缆呈折线拉伸;(a2)随后,内导体原料线缆绕过一次拉丝机构上的一次拉丝辊,进行第一次拉丝,一次拉丝辊通过第一旋转面板进行旋转切换,进而切换对应规格的丝路,调节拉丝规格;(a3)完成第一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通过第一导向组件导向后,进入二次拉丝机构,内导体原料线缆在构成二次拉丝辊的定位拉丝辊和活动拉丝辊之间呈8字绕制,进行第二次拉丝;(a4)完成第二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进入三次拉丝机构,内导体原料线缆在构成三次拉丝辊的2个定位拉丝辊之间呈8字绕制,进行第三次拉丝;(a5)完成三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通过第三导辊、第四导辊导向后,进入活动导向组件,活动导向组件的上辊座可通过第三气缸升降,可调整内导体原料线缆张力;(a6)通过活动导向组件的内导体原料线缆进入四次拉丝机构,同步骤(a3),进行第四次拉丝;(a7)完成第四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依次经过第五导辊、第一拉丝模、第六导辊、活动导辊组件、第七导辊、第二拉丝模、第二导向组件和第八导辊,在通过第五导辊导向后,由第一拉丝模进行第五次拉丝,随后,经过第六导辊、活动导辊组件、第七导辊联合导向后,进行第二拉丝模,进行第六次拉丝,最终,经第二导向组件和第八导辊导向后,由收线辊收线;上述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中,步骤(a3)中,所述第二气缸可控制活动拉丝辊沿弧形滑道滑动,进而调节活动拉丝辊位置,进而调节二次拉丝机构出线端的内导体原料线缆张力和拉丝强度。上述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中,步骤(a4)所述三次拉丝辊通过第二旋转面板进行旋转,从而调节三次拉丝机构进线端的进线角度以及出线端的出线角度,调整内导体原料线缆张力和拉丝强度。上述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中,所述挤塑设备包括挤塑机头,所述挤塑机头的一侧设有供给熔融电缆料的挤塑塑化机构,所述挤塑塑化机构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为2个,其上端设有用于供给电缆料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料斗、碾压破碎组件、第一送料装置和第二送料装置,所述碾压破碎组件设置于料斗的正下方,其上端与料斗连通,下端与第一送料装置的上端连通,所述碾压破碎组件内设对挤的2个碾压辊,2个所述碾压辊呈水平对称设置,并由电机控制转动,所述第一送料装置为送料绞龙,呈斜向设置,第一送料装置的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其上端与碾压破碎组件连通,下端与第二送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送料装置为送料绞龙,其水平设置,其一端与第一送料装置的下端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保温管道与多个所述的挤塑塑化机构连通,向挤塑塑化机构输送电缆料;其中,2个所述碾压辊的转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步骤包括拉线、绞线、成缆、装铠和挤塑,该生产步骤包括以下具体内容:/n(1)拉线:将内导体原料线缆,送至拉丝装置,进行拉丝,拉制呈指定规格的导体线材;/n(2)绞线:采用无退扭绞合方法对步骤(1)所得的导体线材进行绞线,绞线时,外层导体线材采用右向(Z形)绕制,内层导体线材采用左向(S形)绕制,绞制成导体线芯后,进行压紧;/n(3)成缆:待绞线完成,得到导体线芯,导体线芯送至成缆机,进行成缆,统一成缆方向为右向,控制节距,并采用绕包带绕包,待成缆完成,进行质检,需表面清洁、无损伤;/n(4)装铠:待成缆完成,将导体线芯牵引至电缆装铠机,进行装铠,装铠时两层钢带间隙绕包,绕包方向为右向;/n(5)挤塑:装铠完成后,导体线芯牵引通过挤塑机头,通过挤塑设备进行挤塑,完成导体线芯外绝缘层挤塑,后经冷却定型后,收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步骤包括拉线、绞线、成缆、装铠和挤塑,该生产步骤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拉线:将内导体原料线缆,送至拉丝装置,进行拉丝,拉制呈指定规格的导体线材;
(2)绞线:采用无退扭绞合方法对步骤(1)所得的导体线材进行绞线,绞线时,外层导体线材采用右向(Z形)绕制,内层导体线材采用左向(S形)绕制,绞制成导体线芯后,进行压紧;
(3)成缆:待绞线完成,得到导体线芯,导体线芯送至成缆机,进行成缆,统一成缆方向为右向,控制节距,并采用绕包带绕包,待成缆完成,进行质检,需表面清洁、无损伤;
(4)装铠:待成缆完成,将导体线芯牵引至电缆装铠机,进行装铠,装铠时两层钢带间隙绕包,绕包方向为右向;
(5)挤塑:装铠完成后,导体线芯牵引通过挤塑机头,通过挤塑设备进行挤塑,完成导体线芯外绝缘层挤塑,后经冷却定型后,收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装置包括放线辊和收线辊,所述放线辊和收线辊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导辊、第二导辊、一次拉丝机构、第一导向组件、二次拉丝机构、三次拉丝机构、第三导辊、第四导辊、活动导向组件、四次拉丝机构、第五导辊、第一拉丝模、第六导辊、活动导辊组件、第七导辊、第二拉丝模、第二导向组件和第八导辊;
所述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呈上下分布,所述一次拉丝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面板、一次拉丝辊和棘爪,所述第一旋转面板呈圆形,其中部连接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旋转,第一旋转面板所呈的圆形的周边设有一圈棘齿,所述棘齿与棘爪对应配合,所述棘爪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第一旋转面板的周边,其后端与第一气缸相连,并通过第一气缸进行伸缩,对第一旋转面板件锁止;
其中,所述一次拉丝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一次拉丝辊转动设置于第一旋转面板,可自由定轴转动,多个一次拉丝辊之间均匀分布,且丝路不同;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相对设置的辊座构成,所述辊座固定设置,其上均匀设有多个自由转动的轴辊;
所述二次拉丝机构包括扇形面板和二次拉丝辊,所述二次拉丝辊包括定位拉丝辊和活动拉丝辊,所述扇形面板固定设置,其上设有弧形滑道和对称的第二气缸,所述定位拉丝辊定点设置于扇形面板上,所述活动拉丝辊滑动设置于弧形滑道处,并与第二气缸相连,由第二气缸控制,沿弧形滑道所呈的弧形导向滑动;
所述三次拉丝机构包括第二旋转面板和三次拉丝辊,所述三次拉丝辊包括2个定位拉丝辊构成,所述第二旋转面板呈圆形,其中部连接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旋转,构成三次拉丝辊的2个定位拉丝辊对称设置于第二旋转面板,并跟随第二旋转面板旋转;
所述第三导辊、第四导辊设置于三次拉丝机构和活动导向组件之间,并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活动导向组件由上下相对设置的辊座构成,按辊座的上下位置可分为上辊座和下辊座,所述下辊座固定设置,所述上辊座与第三气缸相连,并由第三气缸控制上辊座升降;
所述四次拉丝机构与二次拉丝机构结构一致,所述活动导辊组件包括条形面板、活动导辊和第四气缸,所述条形面板呈斜向设置,其上设有直线滑道,所述第四气缸固定设置于条形面板一端,所述活动导辊滑动设置于直线滑道处,并与第四气缸相连,活动导辊由第四气缸控制,沿直线滑道导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候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装置的工作方法如下:
(a1)内导体原料线缆由放线辊进行放线,首先绕过第一导辊、第二导辊,使内导体原料线缆呈折线拉伸;
(a2)随后,内导体原料线缆绕过一次拉丝机构上的一次拉丝辊,进行第一次拉丝,一次拉丝辊通过第一旋转面板进行旋转切换,进而切换对应规格的丝路,调节拉丝规格;
(a3)完成第一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通过第一导向组件导向后,进入二次拉丝机构,内导体原料线缆在构成二次拉丝辊的定位拉丝辊和活动拉丝辊之间呈8字绕制,进行第二次拉丝;
(a4)完成第二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进入三次拉丝机构,内导体原料线缆在构成三次拉丝辊的2个定位拉丝辊之间呈8字绕制,进行第三次拉丝;
(a5)完成三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通过第三导辊、第四导辊导向后,进入活动导向组件,活动导向组件的上辊座可通过第三气缸升降,可调整内导体原料线缆张力;
(a6)通过活动导向组件的内导体原料线缆进入四次拉丝机构,同步骤(a3),进行第四次拉丝;
(a7)完成第四次拉丝的内导体原料线缆,依次经过第五导辊、第一拉丝模、第六导辊、活动导辊组件、第七导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所余宗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虹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