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72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扁管的宽度为A,扁管的厚度为T,扁管包括折弯段和两个平直段,两个平直段的端部分别与折弯段的两端连通,折弯段沿厚度方向具有外折弯表面和内折弯表面,两个平直段沿对称面对称设置;扁管为多个,多个扁管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扁管的平直段之间的距离为B,第一方向与对称面平行;平直段在对称面上的投影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在对称面上并且沿高度方向,外折弯表面的最高点与内折弯表面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1;其中,H1≤[(A/B)+1]×T。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化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并且能够便于微通道换热器的制造和装配。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通道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介绍
为了增强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可以将微通道换热器中的扁管设置为并列的双排或多排结构,在每排中设置有多个扁管,为了保证制冷剂在扁管内均匀分配,通常需要增加分液装置使得制冷剂均匀分配到每根扁管中去,这使得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扁管的宽度为A,扁管的厚度为T,扁管包括折弯段和两个平直段,两个平直段的端部分别与折弯段的两端连通,折弯段沿厚度方向具有外折弯表面和内折弯表面,两个平直段沿对称面对称设置;扁管为多个,多个扁管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扁管的平直段之间的距离为B,第一方向与对称面平行;平直段在对称面上的投影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在对称面上并且沿高度方向,外折弯表面的最高点与内折弯表面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1;其中,H1≤[(A/B)+1]×T。进一步地,折弯段绕轴线弯曲成型,沿高度方向,轴线与折弯段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2,A≤H2≤3A。进一步地,折弯段绕轴线以预定半径R1弯曲成型,在对称面上并且沿高度方向,内折弯表面的最低点与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3,R1≤H3≤1.2R1。进一步地,折弯段绕轴线以预定半径R1弯曲成型,沿高度方向,外折弯表面的最高点与折弯段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T+R1≤H≤[(A/B)+1]×T+1.2R1+2A。进一步地,扁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扁管的两个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集热管,多个扁管的位于对称面的一侧的平直段的端部均与第一集热管连通;第二集热管,多个扁管的位于对称面的另一侧的平直段的端部均与第二集热管连通。进一步地,折弯段绕轴线以预定半径R1弯曲成型,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集热管的外圆周的半径为R2,第二集热管的外圆周的半径为R3,R3≤R2≤R1≤2R2+A。进一步地,扁管的平直段的厚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扁管的折弯段朝平直段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出设置。进一步地,多个扁管的相邻的两个折弯段插接设置,并且其中一个折弯段的内折弯表面与另一个折弯段的外折弯表面部分抵接。进一步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翅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扁管的平直段之间。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扁管中设置折弯段和两个平直段,并且多个扁管并列设置,这样可通过扁管的平直段形成双排结构,从而可以提高换热效果,而且,每个扁管的两个平直段通过折弯段连通,无需设置分液装置对制冷剂重新分配就可以保证制冷剂的均匀性,因此通过折弯段的设置可以简化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而且,将扁管的宽度A、扁管的厚度T、相邻的两个扁管的平直段之间的距离B,以及在对称面上折弯段的外折弯表面的最高点与内折弯表面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H1的尺寸关系限定为H1≤[(A/B)+1]×T,能够便于扁管的折弯段的加工以及多个扁管的装配,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满足上述尺寸关系利于扁管折弯,在折弯处变形小,不影响产品性能以及爆破压力,而且,产品尺寸规整、较为美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平面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右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微通道换热器中的一个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微通道换热器在折弯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的仰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扁管;11、平直段;12、折弯段;121、外折弯表面;122、内折弯表面;20、第一集热管;30、第二集热管;40、翅片;C、对称面;D、第一方向;E、高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10,扁管10的宽度为A,扁管10的厚度为T,扁管10包括折弯段12和两个平直段11,两个平直段11的端部分别与折弯段12的两端连通,折弯段12沿厚度方向具有外折弯表面121和内折弯表面122,两个平直段11沿对称面对称设置;扁管10为多个,多个扁管10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扁管10的平直段11之间的距离为B,第一方向D与对称面平行;平直段11在对称面上的投影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在对称面C上并且沿高度方向E,外折弯表面121的最高点与内折弯表面12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1;其中,H1≤[(A/B)+1]×T。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扁管10中设置折弯段12和两个平直段11,并且多个扁管10并列设置,这样可通过扁管10的平直段形成双排结构,从而可以提高换热效果,而且,每个扁管10的两个平直段11通过折弯段12连通,无需设置分液装置对制冷剂重新分配就可以保证制冷剂的均匀性,因此通过折弯段12的设置可以简化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而且,将扁管10的宽度A、扁管10的厚度T、相邻的两个扁管10的平直段11之间的距离B,以及在对称面C上沿高度方向E,折弯段12的外折弯表面121的最高点与内折弯表面12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H1的尺寸关系限定为H1≤[(A/B)+1]×T,能够便于扁管10的折弯段12的加工以及多个扁管10的装配,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满足上述尺寸关系利于扁管10折弯,在折弯处变形小,不影响产品性能以及爆破压力,而且,产品尺寸规整、较为美观。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段12绕轴线弯曲成型,沿高度方向,轴线与折弯段1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2,A≤H2≤3A。其中,轴线为在加工时预定设置的参考线。将H2限定为上述尺寸,可以保证折弯段12顺利成型,既能避免折断或出现裂痕,又能避免折弯段12尺寸过大而占用空间大。进一步地,折弯段12绕轴线以预定半径R1弯曲成型,在对称面C上并且沿高度方向E,内折弯表面122的最低点与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3,R1≤H3≤1.2R1。折弯段12在弯曲成型时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因此弯曲成型后H3的值可能会大于R1,通过将H3的值限定为上述尺寸范围,既可以预留出弹性变形量,又可以保证折弯段12的尺寸精度,这样便于加工,并且便于多个扁管10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段12绕轴线以预定半径R1弯曲成型,沿高度方向,外折弯表面1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扁管(10),所述扁管(10)的宽度为A,所述扁管(10)的厚度为T,所述扁管(10)包括折弯段(12)和两个平直段(11),两个所述平直段(11)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折弯段(12)的两端连通,所述折弯段(12)沿厚度方向具有外折弯表面(121)和内折弯表面(122),两个所述平直段(11)沿对称面对称设置;/n所述扁管(10)为多个,多个所述扁管(10)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扁管(10)的所述平直段(11)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面平行;/n所述平直段(11)在所述对称面上的投影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在所述对称面上并且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外折弯表面(121)的最高点与所述内折弯表面(12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1;/n其中,H1≤[(A/B)+1]×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扁管(10),所述扁管(10)的宽度为A,所述扁管(10)的厚度为T,所述扁管(10)包括折弯段(12)和两个平直段(11),两个所述平直段(11)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折弯段(12)的两端连通,所述折弯段(12)沿厚度方向具有外折弯表面(121)和内折弯表面(122),两个所述平直段(11)沿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扁管(10)为多个,多个所述扁管(10)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扁管(10)的所述平直段(11)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面平行;
所述平直段(11)在所述对称面上的投影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在所述对称面上并且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外折弯表面(121)的最高点与所述内折弯表面(12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1;
其中,H1≤[(A/B)+1]×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12)绕轴线弯曲成型,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轴线与所述折弯段(1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2,
A≤H2≤3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12)绕轴线以预定半径R1弯曲成型,在所述对称面上并且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内折弯表面(122)的最低点与所述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3,
R1≤H3≤1.2R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12)绕轴线以预定半径R1弯曲成型,
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外折弯表面(121)的最高点与所述折弯段(1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
T+R1≤H≤[(A/B)+1]×T+1.2R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俊汪峰方成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