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距式旋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385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机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距式旋翼。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翼型的迎流段布置了可旋转前缘部分,可以根据流场的工况需求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前缘部分的选转角度。同时在翼的来流段也布置可调距装置,通过电力推进的作用把前缘结构根据流场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且前缘结构的旋转和伸展可以由控制装备同时来改变。区别于传统翼型的固定攻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部槽结构,有效改善了传统翼型非周期和不对称流的特性,实现在较高攻角下的稳定流量控制,提升了翼型的升力,翼型上的前缘结构导致失速特性得到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减阻效果好的特点,在飞机和水下潜器上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An adjustable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距式旋翼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机翼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距式旋翼。
技术介绍
翼的作用主要是产生升力,并保证一定的稳定和操纵性。飞机正常航行时,普通机翼主要表现为提供有限的升力,并产生非稳定和不对称的流场。在实现进一步的提升翼型性能的大背景下,考虑减少失速效应,并减少阻力效应,提高升力系数,开发一种高效的翼是非常有必要且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保证具有常规翼操纵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流场的对称性,进而减小翼的阻力并提高失速性能的一种可调距式旋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前缘部分和主翼部分,所述的主翼部分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的前缘部分的翼纵剖面上开设有转动槽,在转动槽中设有转动轴;所述的电机的输出端与伸缩轴连接;所述的伸缩轴末端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的伸缩轴上安装有舵机;所述的舵机的输出端与舵机转盘连接;所述的舵机转盘通过连杆与前缘部分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所述的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舵机转盘的中部;所述的舵机转盘边缘处设有两根连杆,两根连杆的末端分别固定在前缘部分的翼纵剖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保证具有常规翼操纵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前缘结构旋转和伸缩的结合方式,使翼产生槽型通气,实现流场的对称性,进而减小翼的阻力,并提高失速性能。本专利技术在翼型的迎流段布置了可旋转前缘部分,可以根据流场的工况需求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前缘部分的选转角度。同时在翼的来流段也布置可调距装置,通过电力推进的作用把前缘结构根据流场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且前缘结构的旋转和伸展可以由控制装备同时来改变。区别于传统翼型的固定攻角,本专利技术采用内部槽结构,有效改善了传统翼型非周期和不对称流的特性,实现在较高攻角下的稳定流量控制,提升了翼型的升力,翼型上的前缘结构导致失速特性得到改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减阻效果好的特点,在飞机和水下潜器上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调距式旋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调距式旋翼的正视图。图3为一种可调距式旋翼的俯视图。图4为一种可调距式旋翼的侧面剖面图。图5为一种可调距式旋翼的俯视剖面图。图6为一种可调距式旋翼的俯视剖面放大图。图7为一种可调距式旋翼的侧面剖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可调距式旋翼,是对传统翼型的一种改进,包括前缘部分1和主翼部分2。主翼部分内部设有电机8,前缘部分的翼纵剖面上开设有转动槽15,在转动槽中设有转动轴5,如图5、图6和图7所示,转动轴5从前缘部分左端贯穿至前缘部分右端。电机8的输出端与伸缩轴4连接,伸缩轴末端连接在转动轴上,伸缩轴4可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同前缘部分的转动轴5进行链接,通过制动伸缩轴,实现前缘部分的伸缩。伸缩轴上安装有舵机10,可通过在伸缩轴上安装肋板9,然后在肋板上安装舵机,舵机刚性固定在电动推杆上,为了使舵机能很流畅的转动,可在舵机轴上安装弹性装置,实现控制旋转角度顺利的回转。舵机的位置随伸缩轴的伸缩而变化,可实现伸缩轴4的伸缩连带控制,舵机和电机深埋在主翼部分内部,不妨碍流体通过。舵机的输出端通过舵机转轴14连接在舵机转盘7的中部,舵机转盘边缘处设有两根舵机连杆3,两根舵机连杆的末端分别固定在前缘部分的翼纵剖面上。当伸缩轴处于初始位置即长度最短时,前缘部分与主翼部分可以无缝对接,合成完整的流线型机翼。前缘部分1的旋转由舵机10主动控制,舵机连杆3通过连带转动,实现前缘部分的转动。在前缘部分转动的过程中,伸缩轴4锁定舵机位置,保证控制前缘部分旋转角度的准确性。通过前缘部分的伸缩和旋转构建的内部槽型结构6,实现了流体的分流,降低了阻力系数,提升了升力系数。本专利技术在保证具有常规翼操纵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前缘部分旋转和伸缩的结合方式,使翼产生槽型通气,实现流场的对称性,进而减小翼的阻力,并提高失速性能。翼前缘部分后迎流段布置了内部槽型结构6,通过电机控制伸缩轴的实现内部槽道的伸缩,解决传统翼型上的非周期和不对称流问题。并通过舵机实现前缘部分的旋转,使转捩点后移,有效的降低了失速现象,增加了升阻比。此种翼的前缘部分伸展由伸缩轴4完成;前缘部分的旋转角度由舵机10控制舵机转盘7带动前缘部分实现,由此形成的内部槽型结构6实现流体的传输。翼剖面是一种对称型机翼,翼内部槽道结构贯通翼纵剖面,调节前缘部分的控制装置位于主舵体中纵剖面。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要改变内部槽型结构6的开闭情况,这一过程是通过前缘部分的伸缩量与旋转角度来完成的,以槽型空间扩大为例,当电机与伸缩轴4正常工作时,伸缩轴4将前缘部分推离主翼部分2一定距离,就实现了一定空间的槽型,伸缩轴4的持续伸展,就实现了槽型空间的不断扩大。当槽型空间确定后,伸缩轴4处于关闭(锁死)状态,当需要调整前缘结构角度值时,通过舵机带动舵机连杆3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进而前缘部分绕转动轴5旋转,以此带动前缘部分实现一定的角度旋转。当需要恢复初始角度值时,只需将舵机相反方向转动即可,同时收缩伸缩轴长度,这样即可达到减少槽型空间的功能,旋转角度复位和伸缩轴复位后,该翼型即表现为常规对称翼型。前缘部分形成的槽型空间将会提高翼型的失速性能,可以在更大的迎角范围内提升升力系数,降低阻力系数,进而增加升阻比。通过槽型结构的流体导入使得流体分布表现为周期性,实现了较高攻角情况下的流场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翼型上常发生的非周期型和不对称流动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翼型的迎流段布置了可旋转的前缘部分,可以根据流场的工况(不同来流速度及攻角时剖面翼型的转捩点位置不同)需求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前缘部分的旋转角度;同时在翼的来流段布置有调距装置电机,通过伸缩轴4将前缘部分根据流场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且前缘部分的旋转和伸展可以同时改变。前缘部分通过旋转和伸展的组合运动模型,区别于传统翼型的固定攻角,采用内部槽结构,将会提升翼型的升力,翼型上的前缘结构导致失速特性得到改善。同时,采用内部槽结构,有效改善了传统翼型非周期和不对称流的特性,实现在较高攻角下的稳定流量控制。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节能减阻效果好的特点,在飞机和水下潜器上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距式旋翼,包括前缘部分和主翼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翼部分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的前缘部分的翼纵剖面上开设有转动槽,在转动槽中设有转动轴;所述的电机的输出端与伸缩轴连接;所述的伸缩轴末端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的伸缩轴上安装有舵机;所述的舵机的输出端与舵机转盘连接;所述的舵机转盘通过连杆与前缘部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距式旋翼,包括前缘部分和主翼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翼部分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的前缘部分的翼纵剖面上开设有转动槽,在转动槽中设有转动轴;所述的电机的输出端与伸缩轴连接;所述的伸缩轴末端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的伸缩轴上安装有舵机;所述的舵机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劲侯永康李壮壮孙寒冰谈果戈昝立儒卢世界孙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