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轨电车控制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
技术介绍
无轨电车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电网供电、由电动机驱动、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无轨电车是相对于采用电力驱动并在铁轨或钢轨轨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而言的,无轨是指没有铁轨或钢轨类轨道)。无轨电车相比较公共汽车具有节能环保、舒适卫生的优点,相比较有轨电车具有廉价灵活、车身轻量、易于爬坡的优点。常见的无轨电车分为两种,普通无轨电车和双动力源无轨电车。普通无轨电车没有配置辅助动力源,其受电杆脱离架空接触电网后会失去动力而停驶,所以普通无轨电车的受电杆不能脱离架空接触电网,故其只能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灵活性较差,并且在没有专用车道的情况下,一旦接触电网发生事故,极易因大量普通无轨电车停驶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而装备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柴油发电机的双动力源无轨电车则可临时在没有架空接触电网的路段实现离线行驶,虽然双动力源无轨电车能够离线行驶,但是其离线过程也只能是短暂的、应急性的,而不能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包括整车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车轮、行星齿轮减速器、电动机和电力电子变换器,所述车轮、行星齿轮减速器、电动机和电力电子变换器均成对设置,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无轨电车实时信息对行星齿轮减速器、电动机和电力电子变换器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对设置并分别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相连的无线能量接收端以及与各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端相匹配并沿预设行驶路线路标并排连续铺设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均与地下外接电网相连,各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端通过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从地下外接电网获取无线电能,进而电力电子变换器将从无线能量接收端获得的无线电能的电压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包括整车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车轮、行星齿轮减速器、电动机和电力电子变换器,所述车轮、行星齿轮减速器、电动机和电力电子变换器均成对设置,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无轨电车实时信息对行星齿轮减速器、电动机和电力电子变换器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对设置并分别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相连的无线能量接收端以及与各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端相匹配并沿预设行驶路线路标并排连续铺设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均与地下外接电网相连,各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端通过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从地下外接电网获取无线电能,进而电力电子变换器将从无线能量接收端获得的无线电能的电压电流进行变换后传输给电动机转换成动能,电动机输出动能后再经行星齿轮减速器传输给车轮,实现无轨电车沿预设行驶路线路标行驶;
所述地下外接电网还设置有电力控制器,所述电力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整车控制器采集无轨电车当前运行信息反馈至电力控制器,所述电力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调控各所述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的电压电流以分别调控各无线能量接收端接收到的无线电能大小进而分别经电动机转换为动能传输给各车轮后控制无轨电车进入不同行驶工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均连接有一个变压器,各变压器也位于地下,各所述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通过各自连接的变压器独立接受所述电力控制器的调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其特征在于,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均采用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设置为方形或矩形或圆形;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端均采用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实现无线能量的收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储存无线充电时多余的电能且所述备用电源与车载的各部件相连用于在地下外接电网停电或故障时向各部件备用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采集无轨电车当前运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位置信息、当前车速、行驶时间信息、当前路况、当前行驶需求信息,车辆位置信息描述无轨电车当前处于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及其坐标信息,当前车速结合行驶时间信息描述无轨电车即将驶过的地下无线能量发射端个数;
和/或,无轨电车的不同行驶工况包括但不限于加速行驶、减速行驶、差速转向行驶、制动停车。
6.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无轨电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春,张正杰,陈飞,冯松,刘健,闫啸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