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172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白芥子2‑4g、胆南星4‑8g、附子4‑8g、金耳环2‑4g、龙骨风8‑12g、扁担藤8‑12g和生姜汁4‑6g。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止咳化痰、疏散风热、生津燥湿之功效,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冒,气管炎、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气喘等病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咳嗽是人体一种保护性防御功能。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侵入气管内的异物。目前,治疗咳嗽的药物有许多种,西医治疗咳嗽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中枢性止咳药,如阿片、可待因、吗啡、右美沙芬等。这类药物的镇咳作用明确,但具有明显的副作用,除了轻微的抑制呼吸中枢、胃肠道反应、嗜睡外,更为严重的是对这类药物的依赖和耐受。第二类药物为外周性止咳药,如磷酸苯丙哌啉、石吊兰素等。这类药物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癌所引起的刺激性干咳、镇咳等,缺陷是适用范围较窄,只能对某些特定类型的咳嗽有效。但是无论是那种药都不能从病理学基础上清晰地阐述咳嗽的起因并进行根治。中医临床上对咳嗽的类型常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咳嗽等;内伤咳嗽又分痰热、痰湿、气虚、阴虚咳嗽等类型。膏药,是我国医药学中五大药物剂型——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白芥子2-4g、胆南星4-8g、附子4-8g、金耳环2-4g、龙骨风8-12g、扁担藤8-12g和生姜汁4-6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白芥子2-4g、胆南星4-8g、附子4-8g、金耳环2-4g、龙骨风8-12g、扁担藤8-12g和生姜汁4-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白芥子2g、胆南星8g、附子4g、金耳环4g、龙骨风8g、扁担藤12g和生姜汁4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的瑶药外贴膏,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白芥子4g、胆南星4g、附子8g、金耳环2g、龙骨风12g、扁担藤8g和生姜汁6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琼平罗秋香黄金官徐敏玲
申请(专利权)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