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决定方法和求得细孔内的气体或离子的输送性的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984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51
本公开涉及的参数决定方法,是决定在求得细孔内空间中的气体的输送性的模拟中使用的、确定了细孔内的壁面与气体或离子的界面处的边界条件的参数的值的参数决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决定再现第1浓度比的参数的值作为确定了细孔内空间的壁面与气体或离子的界面处的边界条件的参数的值,所述第1浓度比表示细孔内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与细孔外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的比例。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transportability of gas or ion in the po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参数决定方法和求得细孔内的气体或离子的输送性的模拟方法
本公开涉及高精度地求得细孔内部的气体或离子的输送性的模拟。特别是涉及决定应用于高精度地求得细孔内部的气体或离子的输送性的模拟的参数的值的参数决定方法、以及应用采用参数决定方法决定的参数的值来求得细孔内的气体或离子的输送性的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从能源公司的市场扩大等状况出发,现在正在推进与燃料电池的性能提高和低成本化相关的研究。在这样的状况中,担负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心脏部的堆或MEA(MembraneElectrodeAssembly:膜电极组件)的核心的催化剂层的控制变得重要,最终希望能够无试制地决定基于运转条件和电池结构的催化剂层的最佳结构及其制作工艺。换言之,强烈期望提出用于使催化剂层成为最佳设计的模拟方法。一般地,催化剂层具有多孔质结构,由催化剂金属、担载催化剂金属并传导电子的碳载体、将质子传导至催化剂金属的高分子电解质以及使氢、氧等气体扩散的细孔构成。然而,上述的构成存在下述问题:由于担负质子传导的高分子电解质与催化剂金属直接接触,虽然能确保质子输送性,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参数决定方法,是决定下述参数的值的参数决定方法,所述参数是在求得细孔内空间中的气体或离子的输送性的模拟中使用的、确定了细孔内的壁面与气体或离子的界面处的边界条件的参数,该参数决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决定再现第1浓度比的所述参数的值作为确定了所述细孔内空间的壁面与气体或离子的界面处的边界条件的参数的值,所述第1浓度比表示所述细孔内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与细孔外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的比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2 JP 2018-0765231.一种参数决定方法,是决定下述参数的值的参数决定方法,所述参数是在求得细孔内空间中的气体或离子的输送性的模拟中使用的、确定了细孔内的壁面与气体或离子的界面处的边界条件的参数,该参数决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决定再现第1浓度比的所述参数的值作为确定了所述细孔内空间的壁面与气体或离子的界面处的边界条件的参数的值,所述第1浓度比表示所述细孔内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与细孔外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决定方法,包括在决定所述参数的值的步骤之前取得所述第1浓度比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决定方法,
包括在决定所述参数的值的步骤之前算出所述第1浓度比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参数决定方法,
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来算出所述第1浓度比。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参数决定方法,
在决定所述参数的值的步骤中,决定在第2浓度比和所述第1浓度比一致时所设定的所述参数的值作为确定了所述细孔内空间的壁面与气体或离子的界面处的边界条件的参数的值,所述第2浓度比表示通过作为所述边界条件应用了所述参数的值的扩散方程式求得的细孔内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与细孔外的气体或离子的浓度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悠介山本惠一松下史弥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