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888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该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材,位于基材表面的导电层,以及位于导电层背离基材一侧的覆盖层;柔性电路板具有贯穿柔性电路板厚度方向的通孔;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导电层包括暴露于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中,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且导电层包括暴露于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当通孔附近产生静电时,可以通过静电释放部将静电导走,从而避免电荷在指纹识别区域聚集导致显示不良。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指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示器除了传统的信息展示等作用外,在外形上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更大屏占比是未来市场的趋势,因而屏下指纹识别技术(fingerprintondisplay,FOD)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能够实现指纹识别,柔性电路板在指纹识别区域具有通孔,从而使光线可以通过该通孔射向屏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然而,柔性电路板在该通孔附近具有导电层,在组装过程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容易在该通孔附近积累聚集,积累聚集的静电无路径释放,从而影响薄膜晶体管器件的特性,造成指纹识别区域附近形成白团、黑团等显示不良,并且静电聚集的浓度越大,产生的白团、黑团现象越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指纹识别区域发生静电聚集导致显示不良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材,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材一侧的覆盖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贯穿所述柔性电路板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所述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所述导电层包括暴露于所述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第二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述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背面;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面连接,另一端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指纹识别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通孔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交叠。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该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材,位于基材表面的导电层,以及位于导电层背离基材一侧的覆盖层;柔性电路板具有贯穿柔性电路板厚度方向的通孔;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导电层包括暴露于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中,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且导电层包括暴露于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当通孔附近产生静电时,可以通过静电释放部将静电导走,从而避免电荷在指纹识别区域聚集导致显示不良。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处的截面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处的截面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9为图8中AA'的截面示意图;图10为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处的截面示意图之三;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三;图12为图11中AA'的截面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四;图14为图13中AA'的截面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处的截面示意图之四;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显示装置在柔性电路板弯折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显示装置在柔性电路板弯折后的底视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1,位于显示面板101背离显示面一侧的柔性电路板102,位于柔性电路板102与显示面板101之间的泡棉103,以及位于泡棉103与显示面板101之间的第一保护膜104。为了使光线能够穿过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中具有贯穿柔性电路板102、泡棉103和第一保护膜104的通孔T,为了保护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还可以在通孔T背离显示面板101的一侧贴附一层第二保护膜105。在显示装置组装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例如在柔性电路板102贴附过程中,容易在柔性电路板102的表面(即图1中的Q1、Q2、Q3和Q4的位置处)产生静电,并且在通孔T背离显示面板101的一侧贴附第二保护膜105的过程中,在第二保护膜105的表面(即Q5的位置处)容易产生静电,另外,在工艺过程中,工作人员佩戴绝缘手套接触到指纹识别区域时,也容易产生静电。产生的静电还可能聚集到通孔T内部,如Q6所在的位置处,由于积累聚集的静电无释放路径,从而影响薄膜晶体管器件的特性,造成指纹识别区域附近形成白团现象,若采用静电枪对指纹识别区域的静电进行放电,会因迅速放电而产生黑白团现象。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指纹识别区域发生静电聚集导致显示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各膜层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图2为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基材201,位于基材201表面的导电层202,以及位于导电层202背离基材201一侧的覆盖层203;柔性电路板具有贯穿柔性电路板厚度方向的通孔T;覆盖层203具有至少位于通孔T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P;导电层202包括暴露于镂空区域P内的静电释放部E。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中,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且导电层包括暴露于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当通孔附近产生静电时,可以通过静电释放部将静电导走,从而避免电荷在指纹识别区域聚集导致显示不良。图4为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柔性电路板,如图4所示,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2中具有静电释放部E,因而,在柔性电路板102的表面产生的静电,可按照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通过静电释放部E导走,在第二保护膜105的表面产生的静电,可沿着第二保护膜105的表面和柔性电路板102的表面导到静电释放部E处,再通过静电释放部E导走,因而,在显示装置组装过程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会在指纹识别区域聚集,从而避免了电荷在指纹识别区域聚集导致显示不良。具体地,静电释放部E可以与固定电位电连接,例如可以与接地点连接,静电释放部E可以通过导线与固定电位连接,从而,可以将静电导到固定电位进行释放。在具体实施时,柔性电路板中的上述导电层202中还可以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材一侧的覆盖层;/n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贯穿所述柔性电路板厚度方向的通孔;/n所述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所述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n所述导电层包括暴露于所述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材一侧的覆盖层;
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贯穿所述柔性电路板厚度方向的通孔;
所述覆盖层具有至少位于所述通孔一侧边缘处的镂空区域;
所述导电层包括暴露于所述镂空区域内的静电释放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为围绕所述通孔的环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的内侧边缘与所述通孔的外侧边缘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与所述通孔具有一定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与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0,且小于等于1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部具有镂空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部具有网格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基材两侧的表面均具有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覆盖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包括:粘合层,以及位于所述粘合层背离所述基材一侧的保护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余志华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