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图像传感器及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0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5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图像传感器及镜头模组;该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包括基体、光敏元件和电润湿透镜,电润湿透镜包括腔体,腔体相对的两端面均为透光面,腔体中填充有互不相溶的第一透光液体和第二透光液体,第一透光液体为导电液体,第二透光液体为不导电液体,腔体的周侧设有第一导电层,腔体靠近第二透光液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间隔设置,第二导电层为透光层。通过电润湿透镜调节主光线角,从而可以匹配变焦镜头对主光线角的变化要求,以提高成像质量。

Image sensing pixel unit, image sensor and lens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图像传感器及镜头模组
本申请属于图像拍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图像传感器及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图像传感器上一般会设置微透镜阵列,使图像传感器的每个像素单元上形成一个微透镜,以起到聚集光线,增加光敏元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减少相邻像素单元的信号串扰。当前微透镜阵列一般是采用高分子涂层经蚀刻形成。而这种微透镜阵列结构一旦形成,微透镜的主光线角即固定。而长焦镜头模组和短焦镜头模组要求微透镜的主光线角不同,导致变焦镜头模组中微透镜的主光线角不匹配,造成画面阴影,影响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感应像素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中微透镜的主光线角固定,不能匹配变焦镜头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包括基体、设于所述基体中的光敏元件及位于所述基体上的电润湿透镜,所述电润湿透镜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相对的两端面均为透光面,所述腔体中填充有互不相溶的第一透光液体和第二透光液体,所述第一透光液体为导电液体,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为不导电液体,所述腔体的周侧设有第一导电层,所述腔体靠近所述第二透光液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绝缘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透光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中靠近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端设有具有透光性的亲和层,所述亲和层与所述第二透光液体的亲和力大于所述亲和层与所述第一透光液体的亲和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液体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液体的折射率,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位于所述腔体中靠近所述光敏元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基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圆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构成所述腔体的侧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构成所述腔体的靠近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周边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绝缘层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滤光面;或者所述腔体的至少一端设有滤光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液体或/和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为彩色透光液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侧壁具有遮光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中设有若干导电走线,若干所述导电走线分别与所述光敏元件、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器,包括若干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若干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呈矩形阵列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基体是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层是一体成型,且若干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网格状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层是绝缘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分成多个第一区域,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导电层之间是绝缘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二导电层是绝缘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分成多个第二区域,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导电层之间是绝缘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二导电层是一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通过在基体上设置电润湿透镜,在电润湿透镜的腔体中设置互不相溶的第一透光液体和第二透光液体,在腔体的周侧设置第一导电层,在第二透光液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导电层;则通过调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间的电压,可以改变第一透光液体与第二透光液体间界面的曲率,进而可以改变电润湿透镜主光线角,从而可以匹配变焦镜头对主光线角的变化要求,以提高成像质量。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使用了上述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在使用时,可以调节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中电润湿透镜的主光线角,不仅可以根据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位置来调节对应的主光线角,而且可以匹配不同镜头焦距对主光线角的要求,提高成像质量。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模组使用了上述图像传感器,可以实现更好的成像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图像传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0-图像感应像素单元;11-基体;111-导电走线;12-光敏元件;20-电润湿透镜;21-腔体;211-前端面;212-后端面;213-侧壁;22-第一透光液体;23-第二透光液体;24-界面;25-第一导电层;26-第二导电层;261-绝缘层;27-亲和层;28-滤光层;100-图像传感器;101-绝缘隔离结构;102-绝缘分隔结构;S1-第一区域;S2-第二区域;200-镜头模组;201-镜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包括基体、设于所述基体中的光敏元件及位于所述基体上的电润湿透镜,所述电润湿透镜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相对的两端面均为透光面,所述腔体中填充有互不相溶的第一透光液体和第二透光液体,所述第一透光液体为导电液体,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为不导电液体,所述腔体的周侧设有第一导电层,所述腔体靠近所述第二透光液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绝缘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透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包括基体、设于所述基体中的光敏元件及位于所述基体上的电润湿透镜,所述电润湿透镜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相对的两端面均为透光面,所述腔体中填充有互不相溶的第一透光液体和第二透光液体,所述第一透光液体为导电液体,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为不导电液体,所述腔体的周侧设有第一导电层,所述腔体靠近所述第二透光液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绝缘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透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设有具有透光性的亲和层,所述亲和层与所述第二透光液体的亲和力大于所述亲和层与所述第一透光液体的亲和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液体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液体的折射率,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位于所述腔体中靠近所述光敏元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基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构成所述腔体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构成所述腔体的靠近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周边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绝缘层上。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滤光面;或者所述腔体的至少一端设有滤光层。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感应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液体或/和所述第二透光液体为彩色透光液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