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61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S2、计算基准年后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S3、将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与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相减,并将得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S4、分别计算第t年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的值;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设定年份的计算,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改变t的值,并执行步骤S2;S6、输出所有设定年份的结构变动效应、效率变动效应和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高、结果准确等优点。

A decomposition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change of power consumption per unit output value of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产值与电耗关系,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面对着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和供给侧改革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而电力作为社会运行的重要能源供应,是城市发展的脉搏。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探究经济发展和用电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分析电量结构变化、提高电量预测准确性有着重要作用,也为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基础。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再加上智能家居发展、居民用电习惯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电力消费和用电结构出现了新的特征。产业结构调整和用电效率提升的共同作用,使得在工业领域出现了用电量与行业产出背离的情况,这使得对电量的分析预测出现不确定性。如图2所示,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同时我国工业单位产值电耗也出现新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简单地将用电量与行业产值直接关联,对工业单位产值电耗进行评估的方法不再适用新的形态,对于目前的工业产值和用电量情况,需要考虑新的因素,来对工业单位产值能耗进行评估,从而更全面地分析电力消费与工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地为用电量增长和工业单位产值电耗预测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S2、计算基准年后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S3、将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与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相减,并将得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S4、分别计算第t年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的值;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设定年份的计算,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改变t的值,并执行步骤S2;S6、输出所有设定年份的结构变动效应、效率变动效应和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所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为第t年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以各部门产值占比为权重的加权之和,所述的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为基准年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以各部门产值占比为权重的加权之和。所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et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第t年第i个部门的单位产值电耗,为第t年第i个部门的产值占比,为第t年用电量,Yit为第t年总产值。所述的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e0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基准年第i个部门的单位产值电耗,为基准年第i个部门的产值占比,为基准年用电量,Yi0为基准年总产值。所述的结构变动效应为基准年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水平下,各部门产值占比变化的总和。所述的结构变动效应Δestr的表达式为:所述的效率变动效应为在第t年各部门产值占比水平下,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总和。所述的效率变动效应Δeeff的表达式为:所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Δe在分解后的表达式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工业单位产值电耗的分解,从更深层次完成了对工业单位产值电耗的评估,更加适应当前工业产值与用电量之间出现的新形势,所得出的结果也为后续的用电量和工业产值的预测提供更准确的参考;2)本专利技术通过前期的统计研究,将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符合事实情况下工业单位产值电耗下降的原因,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估方法具有实用性,可用于一般的工业产业单位产值电耗评估分析;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评估方法,最后输出所有设定年份的结构变动效应、效率变动效应和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结构变动效应、效率变动效应和单位产值电耗差的变化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后续对用电量和工业产值的预测提供大量有效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采用本专利技术评估方法输出的结果图;图4为实施例中未来五年用电量预测情况;图5为实施例中未来五年工业单位产值电耗预测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S2、计算基准年后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S3、将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与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相减,并将得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S4、分别计算第t年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的值;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设定年份的计算,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改变t的值,并执行步骤S2;S6、输出所有设定年份的结构变动效应、效率变动效应和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et通过第t年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ei以各部门产值占比为权重的加权之和来计算得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第t年第i个部门的单位产值电耗,为第t年第i个部门的产值占比。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e0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基准年第i个部门的单位产值电耗,为基准年第i个部门的产值占比。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ei的计算公式为:其中,Ei为基准年用电量,Yi为基准年总产值。本实施例中,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的计算方法与其他年份的方法相同,同样适用上述公式,当t的值为0时,第t年即为基准年。从国内外研究情况看,用电量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但当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两者增长出现背离,是由经济结构变化和用能技术进步提高用电效率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将变化的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Δe在分解后的表达式为:结构变动效应为基准年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水平下,各部门产值占比变化的总和,效率变动效应为在第t年各部门产值占比水平下,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总和。结构变动效应Δestr的表达式为:效率变动效应Δeeff的表达式为:当所有设定年份的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都计算完成后,将三者通过图表的方式输出,提供直观的单位产值电耗评估结果。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上海地区的第二产业为例,进行单位产值电耗的分解和评估,以2005年为基准年,采用统计图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计算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nS2、计算基准年后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nS3、将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与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相减,并将得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nS4、分别计算第t年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的值;/n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设定年份的计算,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改变t的值,并执行步骤S2;/nS6、输出所有设定年份的结构变动效应、效率变动效应和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
S2、计算基准年后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
S3、将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与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相减,并将得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
S4、分别计算第t年结构变动效应和效率变动效应的值;
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设定年份的计算,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改变t的值,并执行步骤S2;
S6、输出所有设定年份的结构变动效应、效率变动效应和整体单位产值电耗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为第t年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以各部门产值占比为权重的加权之和,所述的基准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为基准年各部门单位产值电耗以各部门产值占比为权重的加权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单位产值电耗变化的分解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t年整体单位产值电耗et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第t年第i个部门的单位产值电耗,为第t年第i个部门的产值占比,为第t年用电量,Yit为第t年总产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菲尔莫阮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