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系统
,具体为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可集成多个监测项目,如空气质量、噪声、人流量、车辆违规视频以及车辆监控摄影头等,现有应急流动监测系统一般在针对单个车进行改装,其安装方式均只针对对应的车,而不能直接将某套监测系统直接安装到另一台车上,即没有一套通用的流动监测系统,不能放置在任何车辆上,不具备很强的适配性,不便于使用,同时,不能对检测设备的位置进行调节,不便于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具有很强的适配性,能放置在任何车辆上,便于使用,同时,能对检测设备的进行高度和旋转,可以进行调节,便于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3),所述第二支撑板(2)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34),所述第一支撑板(1)插入矩形凹槽(3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板(1)靠近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柱(13),所述丝柱(13)通过螺纹孔贯穿第二支撑板(2)右侧,所述丝柱(13)的右端设有手柄(27),所述手柄(27)上阵列开设有定位孔(28);/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26),所述底座(26)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3),所述第二支撑板(2)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34),所述第一支撑板(1)插入矩形凹槽(3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板(1)靠近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柱(13),所述丝柱(13)通过螺纹孔贯穿第二支撑板(2)右侧,所述丝柱(13)的右端设有手柄(27),所述手柄(27)上阵列开设有定位孔(28);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26),所述底座(2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的右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5),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25)相互交错并通过转轴(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25)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安装板(19);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放置板(30),所述放置板(30)的侧面设有环形电槽(41),所述安装板(19)上开设有放置槽(31),所述放置槽(31)通过轴承与放置板(30)连接,所述放置槽(31)的底侧依次设有支撑套筒(37),所述支撑套筒(37)的顶端设有电刷(40),所述环形电槽(41)与电刷(40)滑动接触,所述放置板(30)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噪声仪(17)、无线收发器(18)、PM2.5检测仪(21)、PLC控制器(22)和报警器(23),所述无线收发器(18)的上表面设有天线(20);
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39),所述第二滑槽(39)上通过第二滑块(38)与底座(26)的底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与底座(26)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刷(40)与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环形电槽(41)与噪声仪(17)、PM2.5检测仪(21)和报警器(23)电连接,所述噪声仪(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亮,曾洪生,刘浩景,陈达峰,钟杰化,田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