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829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安装机构设置在底部且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置监测设备,安装机构可使本系统方便安装在多种车型上,安装和拆卸都可以快递完成,升降机构用以调节监测设备的高度,可对于不同高度的环境进行监测,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环境监测设备,通过旋转机构可以调整监测设备的朝向,使监测数据更精确,该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具有很强的适配性,能放置在任何车辆上,便于使用,同时,能对检测设备的进行高度和旋转,可以进行调节,便于进行检测。

An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flow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系统
,具体为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可集成多个监测项目,如空气质量、噪声、人流量、车辆违规视频以及车辆监控摄影头等,现有应急流动监测系统一般在针对单个车进行改装,其安装方式均只针对对应的车,而不能直接将某套监测系统直接安装到另一台车上,即没有一套通用的流动监测系统,不能放置在任何车辆上,不具备很强的适配性,不便于使用,同时,不能对检测设备的位置进行调节,不便于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具有很强的适配性,能放置在任何车辆上,便于使用,同时,能对检测设备的进行高度和旋转,可以进行调节,便于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插入矩形凹槽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柱,所述丝柱通过螺纹孔贯穿第二支撑板右侧,所述丝柱的右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上阵列开设有定位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进行调节,便于安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的右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互交错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安装板,便于监控装置进行升降;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侧面设有环形电槽,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通过轴承与放置板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底侧依次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顶端设有电刷,所述环形电槽与电刷滑动接触,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噪声仪、无线收发器、PM.检测仪、PLC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的上表面设有天线,可以对放置板进行旋转;其中,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通过第二滑块与底座的底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底座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刷与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环形电槽与噪声仪、PM.检测仪和报警器电连接,所述噪声仪、PM.检测仪和报警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无线收发器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电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转动手柄,手柄可以带动丝柱进行旋转,丝柱通过螺纹孔可以推动第一支撑板沿第二支撑板上的弧形凹槽进行移动,可以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进行调节,便于该装置的安装,可以适用不同的宽度的车型,增加了流动性;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移动,第一滑块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并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下方距离进行调节,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做相对运动,进而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角度发生改变,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推动安装板,进而可以对高度进行调节;推动放置板,可以使放置板在安装板上放置槽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转动定位丝,使定位丝顶接在放置板的侧面,可以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对放置板进行旋转,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位置的调节,便于使用者的使用。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部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套接,可以对丝柱进行定位,防止丝柱旋转。进一步,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定位丝柱,可以对第一滑块的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侧面通过螺纹孔连接有定位丝,所述定位丝的内侧一端顶接在放置板的侧面,可以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侧依次设有支撑杆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杆和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均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摄像镜头外侧套接有照明灯,所述电动伸缩杆和照明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可以进行照明,便于进行录像,避免录像不清晰。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套接在电动伸缩杆的侧面,可以对电动伸缩杆伸出的方向进行定向。进一步,所述放置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位于环形电槽的上方,可以对环形电槽进行防护,避免水落在上面造成损坏。进一步,所述放置槽的底侧设有八个漏水孔,八个漏水孔阵列分布在放置槽的底侧,可以对放置槽内部的水进行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具有以下好处:1、转动手柄,手柄可以带动丝柱进行旋转,丝柱通过螺纹孔可以推动第一支撑板沿第二支撑板上的弧形凹槽进行移动,可以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进行调节,便于该装置的安装,可以适用不同的宽度的车型,增加了流动性。2、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移动,第一滑块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并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下方距离进行调节,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做相对运动,进而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角度发生改变,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推动安装板,进而可以对高度进行调节。3、推动放置板,可以使放置板在安装板上放置槽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转动定位丝,使定位丝顶接在放置板的侧面,可以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对放置板进行旋转,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位置的调节,便于使用者的使用。4、该监测系统安装时,使监测系统具有很强的适配性,可以使该监测系统放置在任何车辆上,同时,能对检测设备的进行监控装置进行升降,而且可以对放置板进行旋转,可以监测系统进行调节,该监测系统方便使用,便于进行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弧形凹槽、4第一滑块、5定位丝柱、6定位块、7第一连接板、8漏水孔、9照明灯、10摄像头、11支撑杆、12转轴、13丝柱、14固定板、15防水板、16定位丝、17噪声仪、18无线收发器、19安装板、20天线、21PM2.5检测仪、22PLC控制器、23报警器、24第一滑槽、25第二连接板、26底座、27手柄、28定位孔、29定位柱、30放置板、31放置槽、32圆形套筒、33电动伸缩杆、34矩形凹槽、35圆形凹槽、36弹簧、37支撑套筒、38第二滑块、39第二滑槽、40电刷、41环形电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3),所述第二支撑板(2)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34),所述第一支撑板(1)插入矩形凹槽(3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板(1)靠近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柱(13),所述丝柱(13)通过螺纹孔贯穿第二支撑板(2)右侧,所述丝柱(13)的右端设有手柄(27),所述手柄(27)上阵列开设有定位孔(28);/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26),所述底座(2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的右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5),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25)相互交错并通过转轴(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25)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安装板(19);/n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放置板(30),所述放置板(30)的侧面设有环形电槽(41),所述安装板(19)上开设有放置槽(31),所述放置槽(31)通过轴承与放置板(30)连接,所述放置槽(31)的底侧依次设有支撑套筒(37),所述支撑套筒(37)的顶端设有电刷(40),所述环形电槽(41)与电刷(40)滑动接触,所述放置板(30)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噪声仪(17)、无线收发器(18)、PM2.5检测仪(21)、PLC控制器(22)和报警器(23),所述无线收发器(18)的上表面设有天线(20);/n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39),所述第二滑槽(39)上通过第二滑块(38)与底座(26)的底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与底座(26)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刷(40)与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环形电槽(41)与噪声仪(17)、PM2.5检测仪(21)和报警器(23)电连接,所述噪声仪(17)、PM2.5检测仪(21)和报警器(23)与PLC控制器(22)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2)与无线收发器(18)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18)通过无线电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3),所述第二支撑板(2)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34),所述第一支撑板(1)插入矩形凹槽(3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板(1)靠近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柱(13),所述丝柱(13)通过螺纹孔贯穿第二支撑板(2)右侧,所述丝柱(13)的右端设有手柄(27),所述手柄(27)上阵列开设有定位孔(28);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26),所述底座(2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的右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5),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24)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25)相互交错并通过转轴(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25)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安装板(19);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放置板(30),所述放置板(30)的侧面设有环形电槽(41),所述安装板(19)上开设有放置槽(31),所述放置槽(31)通过轴承与放置板(30)连接,所述放置槽(31)的底侧依次设有支撑套筒(37),所述支撑套筒(37)的顶端设有电刷(40),所述环形电槽(41)与电刷(40)滑动接触,所述放置板(30)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噪声仪(17)、无线收发器(18)、PM2.5检测仪(21)、PLC控制器(22)和报警器(23),所述无线收发器(18)的上表面设有天线(20);
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39),所述第二滑槽(39)上通过第二滑块(38)与底座(26)的底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与底座(26)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刷(40)与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环形电槽(41)与噪声仪(17)、PM2.5检测仪(21)和报警器(23)电连接,所述噪声仪(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亮曾洪生刘浩景陈达峰钟杰化田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