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相干梯度敏感干涉的条纹自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8285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相干梯度敏感干涉的条纹自动处理装置,属于全场干涉类光学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利用不同折射率对光程和传播方向的影响,在两个光栅之间安装两个楔形透明介质,通过移动两个透明介质的相对位置来实现调控经过这两个透明介质的光的光程差,光束在条纹自动处理装置中传播时,通过同步调整两个旋转介质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固定介质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条纹的自动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精准有效地控制相干梯度敏感干涉测量中的光程差,提高相干梯度敏感干涉方法的测量精度。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解决了在使用相干梯度敏感干涉方法同时测量两个方向的变形梯度时实现同步自动处理条纹的难题。

An automatic fringe processing device based on coherent gradient sensitive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相干梯度敏感干涉的条纹自动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相干梯度敏感干涉的条纹自动处理装置,属于全场干涉类光学测量

技术介绍
相干梯度敏感干涉(CoherentGradientSensing,以下简称CGS)方法是美国国家工程学院(NAE)院士Rosakis等人在1989年提出的一种全场干涉类光学测量方法,单光路透射式CGS光路图如图1所示。与现有的常规测量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的全场、非接触、实时测量、精度高,抗振,测量灵敏度和范围易调整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静动态断裂研究、膜基结构的残余应力测量等领域。然而,CGS方法发展至今30余年,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特别是针对CGS条纹的处理方法发展缓慢。目前针对CGS条纹的后处理方法通常采用灰度中心线提取法或者采用傅里叶分析法,但上述方法其精度较低,且对于复杂无规律的条纹处理存在很大困难。相移法是条纹处理方法中公认的精度最高的方法,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具备较大优势。但是,由于CGS是一种自干涉方法,与传统的光弹、云纹法、电子剪切干涉法等方法在干涉原理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干梯度敏感干涉的条纹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旋转光栅(12)、后旋转光栅(15)、前旋转介质(13)、后旋转介质(14)、前固定光栅(16)、后固定光栅(19)、前固定介质(17)、后固定介质(18)和固定基座(20);所述的前旋转光栅(12)、前旋转介质(13)、后旋转介质(14)和后旋转光栅(15)同光轴安装,其中,前旋转光栅(12)镶嵌在前旋转光栅支架(121)上的第一旋转框(122)中,前旋转介质(13)镶嵌在前旋转介质支架(131)上的第二旋转框(132)中,后旋转光栅(15)镶嵌在后旋转光栅支架(151)上的第三旋转框(152)中,前旋转光栅支架(121)、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干梯度敏感干涉的条纹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旋转光栅(12)、后旋转光栅(15)、前旋转介质(13)、后旋转介质(14)、前固定光栅(16)、后固定光栅(19)、前固定介质(17)、后固定介质(18)和固定基座(20);所述的前旋转光栅(12)、前旋转介质(13)、后旋转介质(14)和后旋转光栅(15)同光轴安装,其中,前旋转光栅(12)镶嵌在前旋转光栅支架(121)上的第一旋转框(122)中,前旋转介质(13)镶嵌在前旋转介质支架(131)上的第二旋转框(132)中,后旋转光栅(15)镶嵌在后旋转光栅支架(151)上的第三旋转框(152)中,前旋转光栅支架(121)、前旋转介质支架(131)和后旋转光栅支架(151)分别安装在固定基座(20)的一侧,前旋转介质(13)和后旋转介质(14)分别为几何尺寸相同、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惠民李加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