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823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包括末级输出齿轮、可控齿轮箱、切换驱动机构、至少两个驱动单元;可控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出轴、若干输入轴、可滑动齿轮、若干齿轮;输出轴、输入轴、可滑动齿轮、齿轮均设置在箱体内,齿轮和输入轴一一对应设置,驱动单元和输入轴一一对应设置,各齿轮设置位置均不相同,可滑动齿轮设置在输出轴上,且可滑动齿轮可沿输出轴移动,可滑动齿轮可分别与各齿轮啮合传动,末级输出齿轮设置在输出轴上,切换驱动机构与可滑动齿轮配合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可快速实现系统驱动单元的切换,避免单个驱动单元故障时,影响雷达系统任务执行、提高雷达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A multi drive unit automatic switc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转台
,具体涉及一种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值守雷达广泛布置在高海拔高原地区及远海岛礁等人员难以长期驻留的地区,对雷达转台的可靠性及故障自我修复性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驱动单元是转台的核心机电部件,由于其长期连续工作,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直接决定转台的可靠性。基于超越离合器的双驱动单元互为备份技术有效提高了转台的可靠性能,但受限于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驱动单元只能单向控制转台转动,无法对转台进行减速,因此特别在有风载等驱动力作用在天线的情况下,无法精确控制转台转速,并且无法实现转台的紧急制动及定位停,因此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雷达转台的性能,同时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包括末级输出齿轮、可控齿轮箱、切换驱动机构、至少两个驱动单元;所述可控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出轴、若干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级输出齿轮、可控齿轮箱、切换驱动机构、至少两个驱动单元;所述可控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出轴、若干输入轴、可滑动齿轮、若干齿轮;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入轴、所述可滑动齿轮、所述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齿轮和所述输入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输入轴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齿轮设置位置均不相同,所述可滑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可滑动齿轮可沿所述输出轴移动,所述可滑动齿轮可分别与各所述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末级输出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切换驱动机构与所述可滑动齿轮配合设置,通过所述切换驱动机构可调节所述可滑动齿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级输出齿轮、可控齿轮箱、切换驱动机构、至少两个驱动单元;所述可控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出轴、若干输入轴、可滑动齿轮、若干齿轮;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入轴、所述可滑动齿轮、所述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齿轮和所述输入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输入轴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齿轮设置位置均不相同,所述可滑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可滑动齿轮可沿所述输出轴移动,所述可滑动齿轮可分别与各所述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末级输出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切换驱动机构与所述可滑动齿轮配合设置,通过所述切换驱动机构可调节所述可滑动齿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壳体、盖板、轴承端盖,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形成箱体主体,所述输入轴通过输入轴套、输入轴承和所述轴承端盖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入轴套和所述输入轴承均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轴套固定所述齿轮在对应所述输出轴上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通过输出轴套、输出轴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出轴套和所述输出轴承均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可滑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滑动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驱动单元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非骏郑传荣王贺李旺张腊梅何张强桑青华张瑞珏吴后平邱建朋周杨程翔宇杨帆李红李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