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立交排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立交排烟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是一种封闭的地下结构,当作为交通隧道通行车辆时,有可能会发生火灾。现有灾害研究表明,火灾发生时对人员逃生威胁最大的是烟气,多数人员伤亡发生是因为烟气扩散引起的窒息。作为一种封闭的地下结构,隧道内的排烟对防灾救援尤为重要。对于没有交叉简单的隧道,多采用纵向或横向的排烟方式,但在地下互通立交中,由于匝道众多,地下空间相互连通,烟气将会相互窜流,常规的排烟方式难以满足灾害发生时的防灾救援需要,对灾害控制造成较大困难。为了解决常规排烟方式的问题,现有的设计方法需要设置多处排烟井(如附图1所示),将烟气排放路径控制在各独立的区域内,确保烟气不会在匝道之间窜流,实现各个匝道的分区独立排烟。上述方法虽然可以解决地下立交烟气排放的问题,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排烟井个数较多,分布散乱,对地表的规划和景观影响大。2)排烟路径较长,气体流动沿程损失大,气流动能损失大。3)单独排烟井排烟,为保证气体抽排速度,需要的气压值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立交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主线隧道、下层主线隧道以及连接上层主线隧道和下层主线隧道的匝道,所述上层主线隧道、所述下层主线隧道以及所述匝道均包括相隔开的行车道空间和排烟道空间,所述行车道空间和所述排烟道空间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多处排烟单向风阀,还包括同时与上层主线隧道和下层主线隧道的排烟道空间连通的集中排烟井,所述匝道的排烟道空间与所述上层主线隧道或者下层主线隧道的排烟道空间贯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立交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主线隧道、下层主线隧道以及连接上层主线隧道和下层主线隧道的匝道,所述上层主线隧道、所述下层主线隧道以及所述匝道均包括相隔开的行车道空间和排烟道空间,所述行车道空间和所述排烟道空间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多处排烟单向风阀,还包括同时与上层主线隧道和下层主线隧道的排烟道空间连通的集中排烟井,所述匝道的排烟道空间与所述上层主线隧道或者下层主线隧道的排烟道空间贯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交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主线隧道、所述下层主线隧道以及所述匝道均为上下双层结构,下层为行车道空间,上层为排烟道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立交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主线隧道、所述下层主线隧道或者所述匝道的左右行车道空间对应的排烟道空间相贯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交排烟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清,邓朝辉,王均勇,谢俊,彭长胜,陈玉远,李姣阳,王少锋,杨善,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