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及模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测试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及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建筑水平的提高,基坑工程渐渐面临施工区域大型化与施工条件复杂化的特点。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常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两种方法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其中数值模拟不受实验条件限制,可进行可靠高效地计算。但在进行重要且复杂的工程设施建设时,常常需要进行物理实验进行综合分析。传统的物理实验装置较为简单,整个实验装置的各部分各自独立,安装繁琐复杂,进行较大规模的基坑模拟时不仅费时费力,经济性也较差。同时无法方便地模拟施工过程导致结果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及模拟方法,可以进行多尺度、复杂支护结构体系的模拟且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便于推广。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包括可 ...
【技术保护点】
1.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化模拟箱、土体填装装置、多级配重加压装置、内部支护装置、结构变形测试装置和土压力分布检测盒(6)且各装置采用采用模块化拼装的方式进行组合安装,所述土体填装装置、多级配重加压装置安装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正上方,所述内部支护装置按照模拟要求布置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内侧,所述结构变形测试装置安装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顶部以及内部支护装置上,所述土压力分布检测盒(6)均匀安装在所述内部支撑装置中设置在可视化模拟箱中的部分上;所述结构变形测试装置、土压力分布检测盒(6)外接信号接收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化模拟箱、土体填装装置、多级配重加压装置、内部支护装置、结构变形测试装置和土压力分布检测盒(6)且各装置采用采用模块化拼装的方式进行组合安装,所述土体填装装置、多级配重加压装置安装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正上方,所述内部支护装置按照模拟要求布置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内侧,所述结构变形测试装置安装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顶部以及内部支护装置上,所述土压力分布检测盒(6)均匀安装在所述内部支撑装置中设置在可视化模拟箱中的部分上;所述结构变形测试装置、土压力分布检测盒(6)外接信号接收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前侧挡板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101),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左侧挡板(102)、右侧挡板(103)、后侧挡板(104)中的全部或部分设置有活动挡板(105),所述活动挡板(105)采用上下活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左侧挡板(102)、右侧挡板(103)、后侧挡板(104)并由可视化模拟箱顶端抽出或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填充装置包括滑动导轨(201)、撒土箱(202),所述滑动导轨(201)水平安装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顶端且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所述撒土箱(202)通过滚轮(203)以相对滑动导轨(201)运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2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配重加压装置包括多块呈线性增加的配重荷载(301)以及承压板(302),所述配重荷载(301)根据测试条件进行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护装置包括冠梁(401)、腰梁(402)、监测桩体(403)以及内支撑(404),所述冠梁(401)设置在所述可视化模拟箱的顶端,所述监测桩体(403)包括多组且均竖直固定在所述冠梁(401)的下表面,相邻所述监测桩体(403)的相对侧壁等高位置处安装有所述腰梁(402)且相对的腰梁(402)之间通过内支撑(40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结构变形与土压力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401)与监测桩体(403)的连接方式、所述腰梁(402)与监测桩体(403)的连接方式、所述腰梁(402)与内支撑(404)的连接方式均通过螺钉、螺母的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桩体(403)采用PVC管,所述冠梁(401)采用木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明,高瑞源,刘一奥,刘潇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