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涉及航道整治工程中软体排护底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导标→定位→排头固定→排上系砼块→沉放排体等步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导标、GPS定位系统配合使用进行定位,精确控制沉排船的行驶轨迹,通过系结条将砼块与柔软的排体固定起来并形成一个整体,然后排体一块一块沉放,同时在船身上将各块排体逐块逐块按要求进行合理搭接,以保证护底的整体性,同时与常见的施工方法相比,本方法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较低。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ied ballast soft mattress for bottom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道整治工程中软体排护底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软体排护底主要是利用土工织物的加筋、隔离、防护、反滤等功能对丁坝等整治建筑物底部一定范围进行防护。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10716512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深水软体排对拉铺设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软体排运输至铺设区域位置;对拉船和运砂船行至软体排铺设区域,固定对拉船;对拉船将软体排展开,并固定软体排;在对拉船和软体排的冲砂口之间连接铺设输砂管;利用对拉船向软体排中充灌砂;检查软体排的充砂情况,如果不合格向软体排中补砂直至合格,如果合格;沉放软体排至铺设位置,并对软体排的铺设位置进行标记;行至下一个软体排铺设区域进行软体排铺设直至完成所有软体排的铺设。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软体排本身质量轻,沉放过程中受到风压、水流影响,所以软体排容易晃动,不利于软体排精确铺设,而且上述施工方法的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具有铺设过程中排体不易晃动、排体可以精确铺设、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较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导标:根据设计的排宽和沉排搭接宽度在护底带根部放出沉排导标点,并做好标记,以供沉排船沉排定位使用;步骤二,定位:沉排船上装有五组电动绞盘和钢缆,电动绞盘用于控制钢缆收放以控制沉排船的定位和移动,五组电动绞盘分别位于沉排船的船头和船身四角布置,钢缆远离电动绞盘的一端锚固固定,沉排船上设置有GPS定位系统以用于控制船位沿设计轨迹线移动,沉排船上还设置有电驱动的滚筒,沉排时沉排船定位于下游边的第一块排体设计起始位置上,并把第一块排体卷上滚筒;步骤三,排头固定:排体卷入卷筒后将滚筒上排体的排头用尼龙绳拉至一侧岸边,排头使用打桩拉绳的方法固定;步骤四,排上系砼块:排头固定后使排体平铺在沉排船上,用吊机将砼块从运输船上吊放到沉排船上,然后经搬运人员搬至排体上,再由绑扎人员用系结条把砼块绑扎固定在排体上;步骤五,沉放排体:沉排船上设置有卡排梁和钢滑板,松开卡排梁和卷筒的刹车,启动五台电动绞盘配合工作并收放对应的钢缆,让沉排船沿轴线向另一侧岸边方向平行移动,排体沿钢滑板慢慢沉入河底并平铺于河床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一中设立的导标可以和沉排船上的GPS定位系统配合使用,从而方便确定以及控制沉排船的位置,有利于排体精准铺设;步骤二中通过五根钢缆,可以将沉排船从五个方向上固定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沉排船不易随水流而轻易改变位置,有利于排体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在需要改变沉排船的位置时,可以通过控制每一根钢缆展开长度的长短,从而控制沉排船运动的方向;步骤三中先将排体的排头通过打桩拉绳的方法固定于江岸上,不仅可以确保排头连接牢固,不易松动,而且施工也比较方便、施工成本不高;步骤四中通过系结条将砼块与柔软的排体固定起来并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排体沉放和护底稳定,施工方便的同时也有利于优化施工质量;通过在沉排船沉增加卡排梁和钢滑板,卡排梁和卷筒的刹车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双重限制排体的效果,避免排体的不必要滑动问题,钢滑板则可以解决排体与船身上表面直接接触难以滑动的问题,方便排体滑入水中,施工更加方便,所以在步骤五中沉放排体的处理过程更加高效、安全;综上所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导标、GPS定位系统配合使用进行定位,精确控制沉排船的行驶轨迹,然后排体一块一块沉放,同时在船身上将各块排体逐块逐块按要求进行合理搭接,以保证护底的整体性,同时与常见的施工方法相比,本方法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步骤六,排尾处理:在排尾水深能满足沉排船的吃水要求且当排体将要达到设计护底边缘时,卡紧卡排梁,将卷筒上的排体退出,把一块12-15米长的备用排体卷上卷筒,用尼龙绳连接所沉排体后继续沉放,待沉至备用排体排头到达沉排船工作平台入水处边缘时,卡紧卡排梁,启动五台电动绞盘配合工作并收放对应的钢缆,慢慢控制沉排船移动,待两块排体的连接绳受力拉紧后,停止移船,用砍刀将连接绳砍断,让所沉排体自然滑入水中,最后将备用排体重新卷入卷筒,连接另一块排体,移动沉排船至下一幅排起点位置上,如此反复循环,直到所有排体沉放完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尾所处位置的水深可以满足沉排船的吃水要求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稳定地将一块块排体连接起来,而且能够确保排体平稳铺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步骤六,排尾处理:在排尾水深不能满足沉排船吃水要求时,将所剩排体绑系1-5块砼块,按原来沉排方式把排体沉入河底,沉放时启动五台电动绞盘配合工作并收放对应的钢缆,慢慢控制船体左右缓缓往复移动,让排体有规则的折叠在河底,排尾端系上一根钢管,钢管上系上拉绳用渔船将拉绳过渡到洲滩上,用人力或卷扬机牵拉钢管,将河底排体全部拉平,完毕后用渔船将钢管收回,再用渔船转载砼块均匀地抛在该区域的排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尾所处位置的水深不足以满足沉排船的吃水要求时,沉排船时无法在该区域行驶的,所以必须先将排体有规则的折叠在河底,并且在排尾处系上钢管,然后再舍弃沉排船,用渔船和拉绳将折叠在河底的排体逐层展开,最后再在该区域的排体上抛上砼块,通过砼块的自身重力将排尾固定住,上述排尾处理方式能够将护底尾部的排体相对牢固的铺设于水深较浅的区域,而且施工还比较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五根钢缆分别命名为:主缆、左首缆、左尾缆、右首缆、右尾缆,主缆和对应的一台电动绞盘位于船头布置,左首缆、左尾缆、右首缆、右尾缆分别连接于船身的四角,在江岸挖埋地牛以用于固定右首缆和右尾缆远离电动绞盘的一端,左首缆和左尾缆远离电动绞盘的一端通过抛锚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五根钢缆,可以将沉排船从五个方向上固定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沉排船不易随水流而轻易改变位置,有利于排体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在需要改变沉排船的位置时,可以通过控制每一根钢缆展开长度的长短,从而控制沉排船运动的方向,比如需要控制沉排船朝向另一侧江岸运动时,启动对应的电动绞盘,延长左首缆、左尾缆展开的长度,缩短右首缆、右尾缆展开的长度,然后根据沉排船的具体位置控制主缆的展开长度即可;而且在江岸挖埋地牛的方式有利于固定右首缆和右尾缆,左首缆和左尾缆通过抛锚固定的方式与江底固定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牢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二中打桩拉绳的方法具体为:钢桩采用直径为4-8毫米的空心钢管,钢桩的桩长1.5-2.4米,每根钢桩的间距为2.8-3.2米,用尼龙绳分别系于排头和钢桩上,排头上设置有供尼龙绳系结的圆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钢桩,以提供排头固定的基础,然后再用尼龙绳将排头和钢桩固定连接,从而确保了排头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施工所得到的护底滑动,而且在生产排体时,可以专门要求生产厂家在排头增加圆环,圆环方便尼龙绳与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设置导标:根据设计的排宽和沉排搭接宽度在护底带根部放出沉排导标(9)点,并做好标记,以供沉排船(1)沉排定位使用;/n步骤二,定位:沉排船(1)上装有五组电动绞盘(2)和钢缆(3),电动绞盘(2)用于控制钢缆(3)收放以控制沉排船(1)的定位和移动,五组电动绞盘(2)分别位于沉排船(1)的船头和船身四角布置,钢缆(3)远离电动绞盘(2)的一端锚固固定,沉排船(1)上设置有GPS定位系统以用于控制船位沿设计轨迹线移动,沉排船(1)上还设置有电驱动的滚筒,沉排时沉排船(1)定位于下游边的第一块排体(4)设计起始位置上,并把第一块排体(4)卷上滚筒;/n步骤三,排头固定:排体(4)卷入卷筒(6)后将滚筒上排体(4)的排头用尼龙绳拉至一侧岸边,排头使用打桩拉绳的方法固定;/n步骤四,排上系砼块:排头固定后使排体(4)平铺在沉排船(1)上,用吊机将砼块(5)从运输船上吊放到沉排船(1)上,然后经搬运人员搬至排体(4)上,再由绑扎人员用系结条把砼块(5)绑扎固定在排体(4)上;/n步骤五,沉放排体:沉排船(1)上设置有卡排梁(7)和钢滑板(8),松开卡排梁(7)和卷筒(6)的刹车,启动五台电动绞盘(2)配合工作并收放对应的钢缆(3),让沉排船(1)沿轴线向另一侧岸边方向平行移动,排体(4)沿钢滑板(8)慢慢沉入河底并平铺于河床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导标:根据设计的排宽和沉排搭接宽度在护底带根部放出沉排导标(9)点,并做好标记,以供沉排船(1)沉排定位使用;
步骤二,定位:沉排船(1)上装有五组电动绞盘(2)和钢缆(3),电动绞盘(2)用于控制钢缆(3)收放以控制沉排船(1)的定位和移动,五组电动绞盘(2)分别位于沉排船(1)的船头和船身四角布置,钢缆(3)远离电动绞盘(2)的一端锚固固定,沉排船(1)上设置有GPS定位系统以用于控制船位沿设计轨迹线移动,沉排船(1)上还设置有电驱动的滚筒,沉排时沉排船(1)定位于下游边的第一块排体(4)设计起始位置上,并把第一块排体(4)卷上滚筒;
步骤三,排头固定:排体(4)卷入卷筒(6)后将滚筒上排体(4)的排头用尼龙绳拉至一侧岸边,排头使用打桩拉绳的方法固定;
步骤四,排上系砼块:排头固定后使排体(4)平铺在沉排船(1)上,用吊机将砼块(5)从运输船上吊放到沉排船(1)上,然后经搬运人员搬至排体(4)上,再由绑扎人员用系结条把砼块(5)绑扎固定在排体(4)上;
步骤五,沉放排体:沉排船(1)上设置有卡排梁(7)和钢滑板(8),松开卡排梁(7)和卷筒(6)的刹车,启动五台电动绞盘(2)配合工作并收放对应的钢缆(3),让沉排船(1)沿轴线向另一侧岸边方向平行移动,排体(4)沿钢滑板(8)慢慢沉入河底并平铺于河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六,排尾处理:在排尾水深能满足沉排船(1)的吃水要求且当排体(4)将要达到设计护底边缘时,卡紧卡排梁(7),将卷筒(6)上的排体(4)退出,把一块12-15米长的备用排体(4)卷上卷筒(6),用尼龙绳连接所沉排体(4)后继续沉放,待沉至备用排体(4)排头到达沉排船(1)工作平台入水处边缘时,卡紧卡排梁(7),启动五台电动绞盘(2)配合工作并收放对应的钢缆(3),慢慢控制沉排船(1)移动,待两块排体(4)的连接绳受力拉紧后,停止移船,用砍刀将连接绳砍断,让所沉排体(4)自然滑入水中,最后将备用排体(4)重新卷入卷筒(6),连接另一块排体(4),移动沉排船(1)至下一幅排起点位置上,如此反复循环,直到所有排体(4)沉放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六,排尾处理:在排尾水深不能满足沉排船(1)吃水要求时,将所剩排体(4)绑系1-5块砼块(5),按原来沉排方式把排体(4)沉入河底,沉放时启动五台电动绞盘(2)配合工作并收放对应的钢缆(3),慢慢控制船体左右缓缓往复移动,让排体(4)有规则的折叠在河底,排尾端系上一根钢管,钢管上系上拉绳用渔船将拉绳过渡到洲滩上,用人力或卷扬机牵拉钢管,将河底排体(4)全部拉平,完毕后用渔船将钢管收回,再用渔船转载砼块(5)均匀地抛在该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炼勇吴智荣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港路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