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2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以串接方式排布的多个浮箱,两两浮箱之间留有间隙,搭接一龙骨,龙骨的方框内嵌装滚动体组件单元;滚动体组件单元包含方框形支架和滚动体,方框形支架上安装有平行布置的两支撑轴,滚动体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支撑轴上,两滚动体呈相对布置,滚动体的中部内凹圆弧形为与固定桩外圆面接触的工作面;嵌装有滚动体组件单元的龙骨上铺设防腐木地板,固定桩穿过防腐木地板的圆柱形孔以及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所形成的包容空间,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与固定桩外圆面包容接触。水位升降时,滚动体沿固定桩上下滚动,龙骨和滚动体组件单元随浮箱自动升降,步道整体自动升降调节,稳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属于园林景观

技术介绍
目前,健身步道设在水面上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在建造过程中业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健身步道一般都为固定式,遇到下雨河水上涨后会淹没在水中。现有的健身步道构件在空气湿度较大、年温差较大的地理环境下,使用年限比较短,表面油漆易起皮脱落影响美观,结构成材比重较大,施工污染大,遇到下雨河水上涨后会淹没在水中,无法自动调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特点是:包含以串接方式排布的多个浮箱以及串接两浮箱间的龙骨,两两浮箱之间留有可供固定桩穿过的间隙,两两浮箱之间搭接一龙骨,龙骨为方框形结构,其方框内嵌装滚动体组件单元;所述滚动体组件单元包含方框形支架和滚动体,方框形支架上安装有平行布置的两支撑轴,滚动体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支撑轴上,两支撑轴上的滚动体呈相对布置,滚动体为中部内凹的腰形结构,中部内凹的圆弧形为与固定桩外圆面接触的工作面;嵌装有滚动体组件单元的龙骨上铺设防腐木地板,防腐木地板上具有供固定桩穿过的圆柱形孔,固定桩穿过防腐木地板的圆柱形孔以及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所形成的包容空间,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与固定桩外圆面包容接触,固定桩可插入至水面之下的土壤中。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固定桩与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相切。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所述龙骨由150mm×80mm×4mm镀锌方钢管或铝合金型材焊接形成。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所述浮箱为PU材质浮箱,长度为80公分,宽度为60公分,高度为40公分。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所述固定桩为直径190mm的钢管或钢柱,与防腐木地板的圆柱形孔形间隙配合。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所述方框形支架由L40mm×40mm×4mm角铁框焊接形成。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所述轴承为全封闭滚珠轴承。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所述防腐木地板通过直径4mm、长度75mm的不锈钢沉头螺丝固定于龙骨上。进一步地,上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中,所述滚动体为尼龙滚动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本专利技术设计简洁、结构独特,浮箱通过连接龙骨形成健身步道标准节,装配后用起重机吊至河中,由钢管桩固定起到定位作用和稳定作用,防止倾覆,施工安装便捷;②水位升降时,因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与固定桩外圆面包容接触,滚动体可沿固定桩上下滚动,固定桩起限位导向作用,龙骨和滚动体组件单元可随浮箱整体自动升降,使步道整体自动升降,且稳固性好;③材料新型且环保,外观效果最佳,经久耐用抗腐蚀性强;遇到下雨河水上涨,可以自动升降调节;简易适用,为一实用的新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滚动体组件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方位术语和次序术语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2所示,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包含以串接方式排布的多个浮箱5以及串接两浮箱间的龙骨4,浮箱5为PU材质浮箱,长度为80公分,宽度为60公分,高度为40公分;龙骨4由150mm×80mm×4mm镀锌方钢管或铝合金型材焊接形成;两两浮箱之间留有可供固定桩1穿过的间隙,两两浮箱之间搭接一龙骨4,龙骨4为方框形结构,其方框内嵌装滚动体组件单元3;如图3所示,滚动体组件单元3包含方框形支架31和滚动体32,方框形支架31由L40mm×40mm×4mm角铁框焊接形成,方框形支架31上安装有平行布置的两支撑轴,滚动体32通过轴承33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支撑轴34上,轴承33为全封闭滚珠轴承,两支撑轴上的滚动体呈相对布置,滚动体32为尼龙材质,为中部内凹的腰形结构,中部内凹的圆弧形为与固定桩1外圆面接触的工作面;嵌装有滚动体组件单元3的龙骨4上铺设防腐木地板2,防腐木地板2通过直径4mm、长度75mm的不锈钢沉头螺丝固定于龙骨4上,防腐木地板2上具有供固定桩1穿过的圆柱形孔,固定桩1穿过防腐木地板2的圆柱形孔以及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所形成的包容空间,固定桩1可采用直径190mm的钢管或钢柱,与防腐木地板2的圆柱形孔形间隙配合,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与固定桩1外圆面包容接触,固定桩1与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相切,固定桩1可插入至水面之下的土壤中。浮箱5通过连接龙骨4形成健身步道标准节,装配后用起重机吊至河中,然后用拖船拖至注定位置,用钢管桩(固定桩1)固定起到定位作用和稳定作用,防止倾覆。对健身步道面层装饰并安装围护设施,钢管桩可装饰成围护栏杆柱和照明灯柱,起到围栏和照明作用,一举两得。龙骨4内嵌装滚动体组件单元3,水位升降时,因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与固定桩1外圆面包容接触,固定桩1与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相切,滚动体可沿固定桩1上下滚动,固定桩1起限位导向作用,龙骨4和滚动体组件单元3可随浮箱5整体自动升降,使步道整体自动升降,且稳固性好;健身步道与岸边衔接处设置自动升降调节坡道。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简洁、结构独特,遇到下雨河水上涨,可以自动升降调节;施工安装便捷,材料新型且环保,外观效果最佳,经久耐用抗腐蚀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串接方式排布的多个浮箱(5)以及串接两浮箱间的龙骨(4),两两浮箱之间留有可供固定桩(1)穿过的间隙,两两浮箱之间搭接一龙骨(4),龙骨(4)为方框形结构,其方框内嵌装滚动体组件单元(3);/n所述滚动体组件单元(3)包含方框形支架(31)和滚动体(32),方框形支架(31)上安装有平行布置的两支撑轴,滚动体(32)通过轴承(33)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支撑轴(34)上,两支撑轴上的滚动体呈相对布置,滚动体(32)为中部内凹的腰形结构,中部内凹的圆弧形为与固定桩(1)外圆面接触的工作面;嵌装有滚动体组件单元(3)的龙骨(4)上铺设防腐木地板(2),防腐木地板(2)上具有供固定桩(1)穿过的圆柱形孔,固定桩(1)穿过防腐木地板(2)的圆柱形孔以及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所形成的包容空间,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与固定桩(1)外圆面包容接触,固定桩(1)可插入至水面之下的土壤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串接方式排布的多个浮箱(5)以及串接两浮箱间的龙骨(4),两两浮箱之间留有可供固定桩(1)穿过的间隙,两两浮箱之间搭接一龙骨(4),龙骨(4)为方框形结构,其方框内嵌装滚动体组件单元(3);
所述滚动体组件单元(3)包含方框形支架(31)和滚动体(32),方框形支架(31)上安装有平行布置的两支撑轴,滚动体(32)通过轴承(33)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支撑轴(34)上,两支撑轴上的滚动体呈相对布置,滚动体(32)为中部内凹的腰形结构,中部内凹的圆弧形为与固定桩(1)外圆面接触的工作面;嵌装有滚动体组件单元(3)的龙骨(4)上铺设防腐木地板(2),防腐木地板(2)上具有供固定桩(1)穿过的圆柱形孔,固定桩(1)穿过防腐木地板(2)的圆柱形孔以及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所形成的包容空间,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与固定桩(1)外圆面包容接触,固定桩(1)可插入至水面之下的土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升降健身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桩(1)与两滚动体的内凹圆弧工作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水根顾德明吴创健王三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