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26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包括排水槽本体,排水槽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插接凹位,第二连接端设有插接凸块;排水槽本体设有一条“T”型分布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包括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排水槽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导流通道相互连通的导入槽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插接凸块与插接凹位配合实现拼装,设置由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形成“T”形分布的排水通道,通过组合拼接旁通型排水槽后可以改变排水方向,能够及时将路面余水快速地引流至路肩上相距较远的排水口排出,结构简单,可实现工厂预制生产制备、现场拼装,能大幅度提高排水槽的安装施工效率。

A kind of assembled by-pass drainage channel for Expressway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槽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
技术介绍
高等级公路通常采用沥青路面结构,在下雨天时,雨水会在沥青路面上形成路面余水,一来容易泡坏沥青路面,二来,容易造成打滑等安全事故。目前,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积水的常规解决方式为,把路面设置成具有一定坡度,利用这微小的坡度将高速路面上的余水横向引至路肩上的排水口处排出。然而,当降雨较大时,对于下坡路段的高速路面,由于雨水在下坡路面的坡谷处更容易积存,单纯依靠常规设置的具有坡度的路面来横向排水,会排水不及时,效果不太理想。此外,道路的行车安全是人们出行的保障,也是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随着道路运营期的增加,局部路面出现沉降,导致雨天积水,造成路面抗滑性能急剧下降,降低了路面安全性能,高速行车易在路面积水处出现风险,甚至积水较深的地方会造成高速行车方向偏转出现翻车事故。雨天出现的交通事故量增加,与路面积水不无关系。由于局部沉降,以往处理方式中,多为路面铣刨重铺或加铺调平,这样不仅施工周期长、处理费用昂贵、路面外观不一致,且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包括排水槽本体(2),所述排水槽本体(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1)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对称设有插接凹位(211),所述第二连接端(22)的表面设有与插接凹位相适配的插接凸块(221);所述排水槽本体(2)设有一条“T”型分布的排水通道(3),所述排水通道(3)包括沿所述排水槽本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导流通道(31)以及沿所述排水槽本体(2)的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导流通道(32),所述第一导流通道(31)的一端连通所述插接凸块(221),所述第一导流通道(3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包括排水槽本体(2),所述排水槽本体(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1)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对称设有插接凹位(211),所述第二连接端(22)的表面设有与插接凹位相适配的插接凸块(221);所述排水槽本体(2)设有一条“T”型分布的排水通道(3),所述排水通道(3)包括沿所述排水槽本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导流通道(31)以及沿所述排水槽本体(2)的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导流通道(32),所述第一导流通道(31)的一端连通所述插接凸块(221),所述第一导流通道(3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32)的中部,所述第二导流通道(3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上的两个所述插接凹位(211);所述排水槽本体(2)的上表面设有导入槽口(33),所述导入槽口(33)沿所述第一导流通道(31)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31)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31)的横截面形状以及所述第二导流通道(3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用装配式旁通型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槽口(33)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导流斜面(3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平崔通施敏徐永钢孙家伟梁勇龚晓攀余舜丰翁建宏李克俭陈沃浩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