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翻浆整治方法
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翻浆整治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无砟轨道铺设里程超过2万多公里,长期运营中,在自然因素及列车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路基基床表层出现翻浆病害,当上述病害发展到严重阶段时,对无砟轨道线路的平顺性产生不利影响,给无砟轨道运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翻浆整治方法,解决路基基床表层翻浆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翻浆整治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基床表层的翻浆地段;在所述翻浆地段的路肩开设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基床表层的离缝连通以将所述离缝内的积液排出所述无砟轨道,填充封闭所述排水槽;在所述翻浆地段设置注胶孔,所述注胶孔贯穿支承层且与所述离缝连通,经所述注胶孔灌注胶体直至完全填充所述离缝。进一步地,在所述翻浆地段及其前后5m~6m的范围内设置所述注胶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翻浆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所述基床表层的翻浆地段;/n在所述翻浆地段的路肩开设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基床表层的离缝连通以将所述离缝内的积液排出所述无砟轨道,填充封闭所述排水槽;/n在所述翻浆地段设置注胶孔,所述注胶孔贯穿支承层且与所述离缝连通,经所述注胶孔灌注胶体直至完全填充所述离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翻浆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基床表层的翻浆地段;
在所述翻浆地段的路肩开设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基床表层的离缝连通以将所述离缝内的积液排出所述无砟轨道,填充封闭所述排水槽;
在所述翻浆地段设置注胶孔,所述注胶孔贯穿支承层且与所述离缝连通,经所述注胶孔灌注胶体直至完全填充所述离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浆地段及其前后5m~6m的范围内设置所述注胶孔;
和/或,所述注胶孔沿所述无砟轨道纵向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注胶孔之间的距离为60cm~65cm;
和/或,所述排水槽的底壁与所述支承层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cm;
和/或,所述排水槽的宽度为130mm~1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胶孔内设置注胶管,
所述注胶管位于所述注胶孔内的一端的长度为3cm~5cm,和/或,所述注胶管凸出所述注胶孔的一端长度为8cm~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孔包括第一注胶孔,所述第一注胶孔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线路外侧的所述支承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胶孔的轴心与所述支承层的外侧端面的距离为10cm~20c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孔包括第二注胶孔,所述第二注胶孔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线间区域,
当所述线间区域的封闭层高于所述支承层时,所述第二注胶孔贯穿所述道床板和所述支承层,或,当所述线间区域的封闭层低于所述支承层时,所述第二注胶孔贯穿所述支承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线间区域的封闭层高于所述支承层时,所述第二注胶孔的轴心与所述道床板的内侧端面的距离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奇,陈占,彭志鹏,崔国庆,刘成,刘杰,倪国章,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