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798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改进的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所述结构通式为:R

A N-Heterocycle planar optocoupler output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耦输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OLEDs),其具有主动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发光效率高、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快、温度适应范围大、生产加工工艺相对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小,更轻更薄,柔性显示等优点,以及巨大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OLED中,起主导作用的发光客体材料至关重要。对于目前使用的顶发射器件结构,其微腔效应能够极大地提高器件效率,窄化光谱,拓宽色域。在器件结构中,光耦合输出层材料(CouplingLayer,CPL)所发挥的作用巨大,高折射率(N)的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器件效率,同时能够减薄材料的厚度,达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基于平面芳香基团连接作为桥连中心,在两端连接其他吸收波段很窄的N杂芳香基团进行排列,设计了一系列棒状CPL材料,提供了改性设的光耦输出材料,通过质谱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确认,然后将这些CPL材料应用到发光层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的OLED。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所述结构通式为:R1-R2-R1,其中,R1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一种,R2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一种,所述合成的输出材料结构式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选一种:优选地,所述输出材料的合成原料中,包括有分别包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和包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其中,R1基团的第一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11)、(12)、(13)R2基团的第二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21)、(22)、(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入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包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Pd(dppf)Cl2和醋酸钾,抽通多次;步骤2)在氩气氛围下打入除氧的N,N’-二甲基甲酰胺,在70-10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步骤3)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旋成硅胶;步骤4)柱层析分离纯化,得淡蓝色粉末。所述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11)、(12)、(13)所述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21)、(22)、(23)、优选地,所述第一原料的投入重量配比为:2.6g-3.4g,摩尔量为:10mmol;所述第二原料的投入重量配比为:1.0g-2.1g,摩尔量为:5mmol。在步骤2)中,在氩气氛围下打入100ml除氧的N,N’-二甲基甲酰胺,在8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步骤4)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正己烷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的配比(体积比)为1:3,经过柱层析分离纯化。步骤3)中,将反应液倒入200ml冰水中,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旋成硅胶。与现有技术相比,一般CPL材料的n值较低,在蒸镀制程中使用的厚度超过80nm,本专利技术通过平面状的CPL分子设计,使得CPL材料在蒸镀过程中能够平躺的排列,这样CPL材料具有非常高的n值。最后,基于目标CPL材料的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效率,与此同时,器件中CPL的厚度从85nm减少到65nm,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由于设计的分子排列更加有序,使得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这样在制备OLED器件时,CPL材料对应的厚度减薄到65nm,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同时高折射率的CPL提高了器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顶发射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中目标化合物的n值的曲线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平面状高n值CPL材料的合成以及其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所述结构通式为:R1-R2-R1,其中,R1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一种,R2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一种,所述合成的输出材料结构式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选一种:优选地,所述输出材料的合成原料中,包括有分别包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和包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其中,R1基团的第一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11)、(12)、(13)R2基团的第二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21)、(22)、(23)、相应地,根据所需合成的化合物挑选匹配的原料进行合成反应,其中,原料(11)和原料(21)合成获得化合物1原料(12)和原料(22)合成获得化合物2原料(13)和原料(33)合成获得化合物3原料(11)、(12)、(13)与原料(21)、(22)或(23)可以任意排列排列组合。另外,第一原料为含溴的吸电子杂环,第二原料为含有大共轭基团的硼酸化合物,这样可以进行C-C偶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入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包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Pd(dppf)Cl2和醋酸钾,抽通多次;步骤2)在氩气氛围下,打入除氧的N,N’-二甲基甲酰胺,在70-10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步骤3)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旋成硅胶;步骤4)柱层析分离纯化,得淡蓝色粉末。所述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11)、(12)、(13)所述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21)、(22)、(23)、所述合成的输出材料结构式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选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原料的投入重量配比为:2.6g-3.4g,摩尔量为:10mmol;所述第二原料的投入重量配比为:1.0g-2.1g,摩尔量为:5mmol。在步骤2)中,在氩气氛围下打入100ml除氧的N,N’-二甲基甲酰胺,在8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步骤4)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正己烷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的配比(体积比)为1:3,经过柱层析分离纯化。步骤3)中,将反应液倒入200ml冰水中,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旋成硅胶。实施例一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路线: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为原料(11)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21)Pd(dppf)Cl2和醋酸钾相互混合。合成步骤:向250mL二口瓶中加入原料(11)(重量配比3.39g,10mmol),原料(12)(重量配比1.08g,5mmol),Pd(dppf)Cl2(重量配比0.36g,0.4mmol)和醋酸钾(重量配比0.12g,1.2mmol),抽通三次,在氩气氛围下打入100mL事先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通式为: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通式为:R1-R2-R1,其中,
R1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一种,



R2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的输出材料结构式可选自以下结构中任选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材料的合成原料中,包括有分别包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和包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其中,R1基团的第一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



R2基团的第二原料可选自以下组分中任选一种:





4.一种N杂环平面状光耦输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加入含有R1基团的第一原料、包含有R2基团的第二原料,Pd(dppf)Cl2和醋酸钾,抽通多次;
步骤2)在氩气氛围下打入除氧的N,N’-二甲基甲酰胺,在70-100℃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
步骤3)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旋成硅胶;
步骤4)柱层析分离纯化,得淡蓝色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