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846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和端盖,所述端盖的侧壁和其内表面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电机壳体的端面与内壁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倒角,分别在端盖与电机壳体贴合面上形成第一存胶槽和第二存胶槽,使得端盖和电机壳体之间的密封胶在压紧时流入至所述第一存胶槽和第二存胶槽,从而形成连续不间断的密封胶环,提高了电机壳体与端盖之间密封的可靠性,且能够防止密封胶沿电机壳体向下流出,避免对电机壳体外观的影响,也减少了密封胶的浪费;此外,通过在第一存胶槽外侧设置防溢胶结构,进一步防止密封胶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可靠性。

A sealing structure of motor shell and en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技术情况下,为适应IP67防护安全级别的强制要求,需要对乘用车驱动电机的各外部部件的密封界面,即进行液态和固态微粒的防渗入设计,目前常用的密封处理做法如下:(1)对电机的前后端盖以及与之贴合的电机壳体的前后两个端面,做比较精密的加工,但由于种种原因各种精密的加工不能完全确保微小的颗粒以及水汽的渗入;(2)在相衔接的贴合面做环装槽,然后在槽里放置胶圈,依靠胶圈的受压膨胀阻止外部微粒的深入。这种结构不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线的生产,由于胶槽深度相对来说比胶圈的直径要小一些,安装过程中会很容易松脱影响生产线效率。(3)在两个衔接端面之间涂密封胶的方法,这种密封方法并不能确保安全的实现IP67的防护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两个衔接接触的端面往往加工的很精密,端盖与壳体之间受紧固件—螺栓压迫后外溢,同时由于密封胶的固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会因搬运,刮蹭等原因,造成密封胶脱离,这样密封胶的效果会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本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包括电机壳体以及配置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相贴合的平面上涂覆有密封胶;所述电机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相贴合的平面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体端面、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端盖止口,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端盖外表面、端盖侧壁以及端盖内表面,所述端盖止口凸设在所述端盖内表面上,且所述端盖止口的侧面与所述壳体内壁贴合;所述壳体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端盖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配置有压紧螺钉;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存胶槽和第二存胶槽,所述第一存胶槽包括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开设在所述端盖侧壁与端盖内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倒角与所述壳体端面构成所述第一存胶槽;所述第二存胶槽包括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开设在所述壳体端面与壳体内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倒角与所述端盖内表面以及所述端盖止口的侧壁构成所述第二存胶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存胶槽还包括壳体凸起,所述壳体凸起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凸设在所述壳体外壁,且沿电机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面且位于所述壳体端面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凸部由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面沿轴向向着所述端盖本体延伸。优选的,所述端盖本体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设置有防溢胶结构;所述防溢胶结构包括防溢胶凸部以及与所述防溢胶凸部相适配的防溢胶凹部。优选的,所述防溢胶凸部设置在所述端盖侧壁与所述第一倒角的连接处;所述防溢胶凹部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凸部上。优选的,所述防溢胶凹部设置在所述端盖侧壁与所述第一倒角的连接处;所述防溢胶凸部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凸部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倒角的角度为30°。优选的,所述第二倒角的角度为4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通过在端盖与电机壳体贴合面上设置第一存胶槽和第二存胶槽,使得端盖和电机壳体之间的密封胶在压紧时流入至所述第一存胶槽和第二存胶槽,从而形成连续不间断的密封胶环,提高了电机壳体与端盖之间密封的可靠性,且能够防止密封胶沿电机壳体向下流出,避免对电机壳体外观的影响,也减少了密封胶的浪费;此外,通过在第一存胶槽外侧设置防溢胶结构,进一步防止密封胶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一存胶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解决在电机壳体与端盖之间涂抹的密封胶因挤压溢出而易刮落影响密封性的问题。请参阅图1和图3。本技术的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存胶槽31和第二存胶槽32,其中,所述第一存胶槽31包括第一倒角310,所述第二存胶槽32包括第二倒角320,且所述第一倒角310设置在端盖2上,其与电机壳体1的对应端面共同构成第一存胶槽31;而所述第二倒角320设置在电机壳体1上,其与端盖2的对应端面共同构成第二存胶槽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倒角310的角度为30°,所述第二倒角320的角度为45°。具体地,所述电机壳体1为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其包括壳体外壁11和壳体内壁12,以及壳体端面10,在电机壳体1的两端配置有所述端盖2,所述端盖2包括端盖本体20和端盖止口24,所述端盖本体20包括端盖外表面21、端盖侧壁22和端盖内表面23,所述端盖止口24凸设在所述端盖内表面23上,并插入到所述电机壳体1的开口处内;当电机壳体1与端盖2密封时,所述端盖内表面23与壳体端面10贴合,且所述端盖止口24的侧壁与所述壳体内壁23贴合;同时在所述壳体端盖10上开设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端盖本体2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配置有压紧螺钉4。实施例一为了保证所述电机壳体1与端盖2的密封性,在两者贴合的表面均涂抹密封胶,玩儿为了防止密封胶溢出并凸设在电机壳体1和端盖2的表面,在所述端盖2和电机壳体1的贴合面上设置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存胶槽31和第二存胶槽32,所述第一存胶槽31包括第一倒角310,所述第一倒角310开设在所述端盖侧壁22与端盖内表面2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倒角310与所述壳体端面10构成所述第一存胶槽31;且由于所述壳体端面10呈平面,使得密封胶不易沿电机壳体1向下流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存胶槽31的纵截面呈近似三角形。而所述第二存胶槽32包括第二倒角320,所述第二倒角320开设在所述壳体端面10与壳体内壁12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倒角320与所述端盖内表面23以及所述端盖止口24的侧壁构成所述第二存胶槽3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放置密封胶溢出而设计,所述第一存胶槽31还包括壳体凸起110,所述壳体凸起包括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12,所述第一凸部111凸设在所述壳体外壁11,且沿电机壳体1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凸部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凸部111的端面且位于所述壳体端面10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凸部112由所述第一凸部111的端面沿轴向向着所述端盖本体延伸,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倒角310与壳体端面10构成的开口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端盖本体20与所述第二凸部112之间设置有防溢胶结构113;所述防溢胶结构113包括防溢胶凸部1131以及与所述防溢胶凸部1131相适配的防溢胶凹部1132。所述防溢胶凸部1131可以设置在所述端盖侧壁22与所述第一倒角310的连接处,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以及配置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相贴合的平面上涂覆有密封胶;所述电机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相贴合的平面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体端面、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端盖止口,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端盖外表面、端盖侧壁以及端盖内表面,所述端盖止口凸设在所述端盖内表面上,且所述端盖止口的侧面与所述壳体内壁贴合;所述壳体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端盖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配置有压紧螺钉;/n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存胶槽和第二存胶槽,所述第一存胶槽包括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开设在所述端盖侧壁与端盖内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倒角与所述壳体端面构成所述第一存胶槽;所述第二存胶槽包括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开设在所述壳体端面与壳体内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倒角与所述端盖内表面以及所述端盖止口的侧壁构成所述第二存胶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以及配置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相贴合的平面上涂覆有密封胶;所述电机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相贴合的平面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体端面、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端盖止口,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端盖外表面、端盖侧壁以及端盖内表面,所述端盖止口凸设在所述端盖内表面上,且所述端盖止口的侧面与所述壳体内壁贴合;所述壳体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端盖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配置有压紧螺钉;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存胶槽和第二存胶槽,所述第一存胶槽包括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开设在所述端盖侧壁与端盖内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倒角与所述壳体端面构成所述第一存胶槽;所述第二存胶槽包括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开设在所述壳体端面与壳体内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倒角与所述端盖内表面以及所述端盖止口的侧壁构成所述第二存胶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胶槽还包括壳体凸起,所述壳体凸起包括第一凸部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聚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思灵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