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77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包括设置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本体上的上刀连接座和下刀支撑座,所述上刀连接座的底部螺纹固定有上压刀,下刀支撑座的顶部螺纹固定有下切刀,上压刀和下切刀相错开,上压刀的一侧底部与下切刀靠近上压刀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所述下切刀的顶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一V形切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压紧定位线材,避免因线材自身的柔韧性出现伸缩弯折抵消切割力现象,达到便于稳定快速的一次性切断多根线材,省时省力,提高切割效率,提高上压刀和下切刀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
本技术涉及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
技术介绍
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是在电线加工中常用到的一种线材切割设备,它把线材切割后,再把切断后的线材削皮,然后再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打出来的端子不用焊接就能连,方便使用,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采用plc或者单片机控制,该类型的国产设备可实现每小时约4000pcs的线材裁剪、薄皮、单端压着端子,单端扭线+粘助焊剂+沾锡,可自动检测端子压着品质,是目前国内市场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端子机之一,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既是对线材切割裁剪时的切割刀。现有的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不便于稳定切断线材,如线材有一定的韧性,上压刀下移切割时的压力容易造成线材弯折变形,导致不能完全切断线材,而若直接用垫座支撑线材,则容易崩损撞坏上压刀的刀刃,需要多次调整切割,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包括设置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本体上的上刀连接座和下刀支撑座,所述上刀连接座的底部螺纹固定有上压刀,下刀支撑座的顶部螺纹固定有下切刀,上压刀和下切刀相错开,上压刀的一侧底部与下切刀靠近上压刀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所述下切刀的顶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一V形切槽,上压刀的底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二V形切槽,多个第二V形切槽与多个第一V形切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刀支撑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下切刀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底部内壁上粘接有防滑垫,支撑板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与上刀连接座的底部相焊接,支撑杆与对应的放置槽相错开,支撑杆的一侧滑动安装有连接片,且连接片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放置槽内并焊接有压板,所述连接杆上滑动套设有焊接在对应的支撑杆一侧的定位座,定位座的顶部与对应的连接片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连接杆上的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对应的支撑杆相配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焊接有滑轨,连接片靠近对应的支撑杆的一侧焊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开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滑槽,滑槽与对应的滑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侧壁与对应的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粘接有防滑胶皮。优选的,所述上压刀的顶部焊接有紧固座,紧固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圆孔,上刀连接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螺纹槽,紧固座的底部接触有两个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顶端贯穿对应的圆孔并延伸至螺纹槽内,螺纹槽与对应的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两侧之间的距离比对应的放置槽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刀支撑座、上刀连接座、上压刀、下切刀、第一V形切槽、第二V形切槽、支撑板、放置槽、支撑杆、连接片、连接杆、压板、定位座、弹簧与防滑垫相配合,把多根线材分别放置在对应的第一V形切槽内并搭载在两个放置槽内的防滑垫上,上刀连接座下移切割时带动上压刀和两个支撑杆同时向下移动,支撑杆通过对应的定位座带动弹簧向下移动,弹簧通过对应的连接片和连接杆配合带动压板挤压多个线材,此时支撑杆继续带动对应的定位座向下对弹簧拉伸,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得线材被压紧,而向下移动的上压刀上的第二V形切槽与下切刀配合对线材形成剪刀式剪切,剪刀式剪切的方式能够避免上压刀撞击切割现象,且此时被两个压板压住线材能够避免其因切割拉伸向下弯折现象。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压紧定位线材,避免因线材自身的柔韧性出现伸缩弯折抵消切割力现象,达到便于稳定快速的一次性切断多根线材,省时省力,提高切割效率,提高上压刀和下切刀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的上压刀和下切刀配合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的下切刀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的上压刀侧视图。图中:1下刀支撑座、2上刀连接座、3上压刀、4下切刀、5第一V形切槽、6第二V形切槽、7支撑板、8放置槽、9支撑杆、10连接片、11连接杆、12压板、13定位座、14弹簧、15防滑垫、16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包括设置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本体上的上刀连接座2和下刀支撑座1,上刀连接座2的底部螺纹固定有上压刀3,下刀支撑座1的顶部螺纹固定有下切刀4,上压刀3和下切刀4相错开,上压刀3的一侧底部与下切刀4靠近上压刀3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下切刀4的顶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一V形切槽5,上压刀3的底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二V形切槽6,多个第二V形切槽6与多个第一V形切槽5一一对应设置,下刀支撑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7,下切刀4位于两个支撑板7之间,支撑板7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放置槽8,且放置槽8的底部内壁上粘接有防滑垫15,支撑板7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的顶端与上刀连接座2的底部相焊接,支撑杆9与对应的放置槽8相错开,支撑杆9的一侧滑动安装有连接片10,且连接片10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放置槽8内并焊接有压板12,连接杆11上滑动套设有焊接在对应的支撑杆9一侧的定位座13,定位座13的顶部与对应的连接片10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连接杆11上的弹簧14,支撑板7的一侧焊接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与对应的支撑杆9相配合,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压紧定位线材,避免因线材自身的柔韧性出现伸缩弯折抵消切割力现象,达到便于稳定快速的一次性切断多根线材,省时省力,提高切割效率,提高上压刀3和下切刀4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本技术中,支撑杆9的一侧焊接有滑轨,连接片10靠近对应的支撑杆9的一侧焊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开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滑槽,滑槽与对应的滑轨滑动连接,定位座13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侧壁与对应的连接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压板12的底部粘接有防滑胶皮,上压刀3的顶部焊接有紧固座,紧固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圆孔,上刀连接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包括设置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本体上的上刀连接座(2)和下刀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连接座(2)的底部螺纹固定有上压刀(3),下刀支撑座(1)的顶部螺纹固定有下切刀(4),上压刀(3)和下切刀(4)相错开,上压刀(3)的一侧底部与下切刀(4)靠近上压刀(3)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所述下切刀(4)的顶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一V形切槽(5),上压刀(3)的底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二V形切槽(6),多个第二V形切槽(6)与多个第一V形切槽(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刀支撑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7),下切刀(4)位于两个支撑板(7)之间,支撑板(7)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放置槽(8),且放置槽(8)的底部内壁上粘接有防滑垫(15),支撑板(7)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的顶端与上刀连接座(2)的底部相焊接,支撑杆(9)与对应的放置槽(8)相错开,支撑杆(9)的一侧滑动安装有连接片(10),且连接片(10)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放置槽(8)内并焊接有压板(12),所述连接杆(11)上滑动套设有焊接在对应的支撑杆(9)一侧的定位座(13),定位座(13)的顶部与对应的连接片(10)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连接杆(11)上的弹簧(14),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焊接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与对应的支撑杆(9)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用的线材切刀,包括设置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本体上的上刀连接座(2)和下刀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连接座(2)的底部螺纹固定有上压刀(3),下刀支撑座(1)的顶部螺纹固定有下切刀(4),上压刀(3)和下切刀(4)相错开,上压刀(3)的一侧底部与下切刀(4)靠近上压刀(3)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所述下切刀(4)的顶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一V形切槽(5),上压刀(3)的底部设有多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二V形切槽(6),多个第二V形切槽(6)与多个第一V形切槽(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刀支撑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7),下切刀(4)位于两个支撑板(7)之间,支撑板(7)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放置槽(8),且放置槽(8)的底部内壁上粘接有防滑垫(15),支撑板(7)的一侧顶部活动接触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的顶端与上刀连接座(2)的底部相焊接,支撑杆(9)与对应的放置槽(8)相错开,支撑杆(9)的一侧滑动安装有连接片(10),且连接片(10)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放置槽(8)内并焊接有压板(12),所述连接杆(11)上滑动套设有焊接在对应的支撑杆(9)一侧的定位座(13),定位座(13)的顶部与对应的连接片(10)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连接杆(11)上的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朱金鸿李本文张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摩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