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74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4
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包括安装座、连接组件和水冷组件;连接组件设置多组,多组连接组件均设置在安装座上;套接在动力电池外部的水冷组件为上下端敞口的套筒状结构,水冷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安装座;水冷组件包括水冷件和缓冲件;水冷件包括回型水冷管组、横向水冷管、竖向水冷管和外水冷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回型水冷管组与横向水冷管和竖向水冷管连通,将热能不断扩散至相邻的回型水冷管组和水冷仓内,从而避免回型水冷管组局部吸热过多,造成冷却效果降低,而设置在远离电池侧的水冷仓吸热后向外界散热,设置的凹槽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加快了冷却仓内冷却水的降温速度,使得回型水冷管组的冷却水始终保持良好的降温吸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用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持续工作,产生大量的热能,若不及时降温散热会影响车体性能,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现有的动力电池散热装置多采用风冷散热,占地面积大,且增加了能耗,不利于节约能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通过设置回型水冷管组与横向水冷管和竖向水冷管连通,将热能不断扩散至相邻的回型水冷管组和水冷仓内,从而避免回型水冷管组局部吸热过多,造成冷却效果降低,而设置在远离电池侧的水冷仓吸热后向外界散热,设置的凹槽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加快了冷却仓内冷却水的降温速度,使得回型水冷管组的冷却水始终保持良好的降温吸热性能。(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连接组件(2)和水冷组件(3);连接组件(2)设置多组,多组连接组件(2)均设置在安装座(1)上;套接在动力电池外部的水冷组件(3)为上下端敞口的套筒状结构,水冷组件(3)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安装座(1);水冷组件(3)包括水冷件(8)和缓冲件(11);/n水冷件(8)包括回型水冷管组(5)、横向水冷管(6)、竖向水冷管(7)和外水冷套(4);外水冷套(4)为口字型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填装冷却水的水冷仓(9);直接与动力电池接触的回型水冷管组(5)设置四组,每组回型水冷管组(5)由多个大小不一的环形水冷管按照大小顺序套接构成,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连接组件(2)和水冷组件(3);连接组件(2)设置多组,多组连接组件(2)均设置在安装座(1)上;套接在动力电池外部的水冷组件(3)为上下端敞口的套筒状结构,水冷组件(3)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安装座(1);水冷组件(3)包括水冷件(8)和缓冲件(11);
水冷件(8)包括回型水冷管组(5)、横向水冷管(6)、竖向水冷管(7)和外水冷套(4);外水冷套(4)为口字型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填装冷却水的水冷仓(9);直接与动力电池接触的回型水冷管组(5)设置四组,每组回型水冷管组(5)由多个大小不一的环形水冷管按照大小顺序套接构成,四组回型水冷管组(5)分别设置在外水冷套(4)内侧四壁上;横向水冷管(6)设置在外水冷套(4)的内壁上,且沿水平方向贯穿回型水冷管组(5);相邻回型水冷管组(5)之间通过横向水冷管(6)连通;竖向水冷管(7)设置在外水冷套(4)的内壁上,且沿竖直方向贯穿回型水冷管组(5);回型水冷管组(5)与水冷仓(9)之间通过竖向水冷管(7)连通;
缓冲件(11)包括安装板(12)、缓冲垫(16)和弹性件(13);外水冷套(4)的外壁上水平设置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洋云创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