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64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化全面屏结构,所述智能化全屏信息标识包括: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板状,并且所述主体结构内部具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接的线缆槽;所述空腔由所述主体结构的内壁围成;电子屏,位于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的空腔内并与所述主体结构的内壁贴合;线缆槽,设置在主体结构的空腔内,且连接所述电子屏下方并且延伸到所述主体结构的端面上;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包括叠加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层透明板和第二层透明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全面屏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屏产品和技术在公共信息导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全面屏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化电子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的普及化应用,在城市和建筑的公共空间中,电子屏逐步替代公共信息标识的静态画面和原有灯箱,成为电子地图、导航信息的主要载体。电子屏因其易用性和信息量大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触控查询机、广告机、信息屏、公告屏等具有公共信息发布和交互功能的设施当中。在电子屏的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嵌入式、挂载、依附等方式设置安装在墙面、顶面、立杆或其他载体上。应用在公共信息标识上的时候,通常都会与标识的实体结合设置,依托标识的金属结构支撑强度和安全,依靠标识的箱体来内置控制器、线缆等电气设备,实现设备的隐藏和屏蔽。这样的结合式设置方式导致标识必须有较大的尺寸体量和形体结构,有较大的占地面积和复杂的条件要求,设置安装时的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子屏采用独立安装的应用方式时,必须保持其与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以消除电子屏的边角、电气等对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人员对电子屏自身的干扰和破坏。这样的单体式独立安装方式导致不能近距离观看使用,无法实现交互操作,电子屏的智能化功能应用不足。在墙体、柱体等位置安装时,嵌入式方式同样存在条件苛刻、操作复杂、成本较高、维护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化全面屏结构,目的是为了简化结构、工艺和安装方式。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智能化全面屏结构,所述智能化全屏信息标识包括: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为板状,为亚克力材质,并且所述主体结构1内部具有激光刻槽形成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接的线缆槽3;所述空腔由所述主体结构1的内壁围成;电子屏2,位于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的空腔内并与所述主体结构1的内壁贴合;线缆槽3,设置在主体结构的空腔内,且连接所述电子屏2下方并且延伸到所述主体结构1的端面上;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包括叠加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层透明板和第二层透明板,设备盒开口,位于所述电子屏2的下端,设置在第一层透明板中并延伸到第一层透明板的外表面上,设备盒开口与所述线缆槽3连接;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还包括:嵌入式智能设备盒6,嵌入在第一层透明板的设备盒开口中,所述嵌入式智能设备盒内设有麦克风、扬声器、充电插口、体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所述嵌入式智能设备盒6为长方体形;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还包括:摄像头开口,设置在第一层透明板的顶角上并延伸到第一层透明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摄像头开口与所述线缆槽3连接;摄像头开口为长方体形;摄像头,设置在摄像头开口中;所述电子屏2位于摄像头开口与设备盒开口之间;所述摄像头开口与设备盒开口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主体结构1的二分之一,小于或等于主体结构1的三分之二。可选的,还包括:主体结构埋设部分41,与所述主体结构1下端连接且与所述主体结构1处于同一平面。可选的,还包括:嵌入式智能设备盒6,位于所述电子屏2的下端,且位于主体结构1的空腔内;所述嵌入式智能设备盒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充电插口、体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可选的,还包括:板状的底座4,位于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下端,与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垂直连接。可选的,主体结构1和电子屏均为长方体形,所述电子屏2位于主体结构1的下端,电子屏的长度小于主体结构的长度,电子屏的下端与主体结构的下端平行。可选的,主体结构1和电子屏均为长方体形,电子屏的上端与主体结构的上端平行;主体结构的上端设置有两根连接线或连接杆;电子屏居中设置,电子屏的上端与主体结构的上端的高度差小于电子屏的左端与主体结构的左端的宽度差,电子屏右端与主体结构的右端的宽度差等于电子屏的左端与主体结构的左端的宽度差。可选的,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上平板和下平板形成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所述空腔设置在上部分内,所述电子屏放置在上部分的空腔内,所述线缆槽3从上部分经过下部分延伸到下部分的下端的端面上,上平板向后倾斜可选的,主体结构1和电子屏均为长方体形,所述主体结构1的宽度大于主体结构的高度;电子屏的上端与主体结构的上端的高度差小于电子屏的下端与主体结构的下端的宽度差,电子屏右端与主体结构的右端的宽度差等于电子屏的左端与主体结构的左端的宽度差。可选的,主体结构1和电子屏均为长方体形,所述主体结构1的宽度小于主体结构的高度;电子屏的上端与主体结构的上端的高度差小于电子屏的下端与主体结构的下端的宽度差,电子屏右端与主体结构的右端的宽度差等于电子屏的左端与主体结构的左端的宽度差。可选的,线缆槽3上端连接电子屏的下端,线缆槽下端连接底座。与立地式设置的传统标识相对比,本技术去除了传统标识的金属框架和面板的结构形式,采用独立的透明材料做为主体结构(这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亚克力或者PC板等材料)。这种透明材料具有足够的厚度和强度保证支撑电子屏的重量和自身的稳固。电子屏嵌入安装在透明材料内,可以保障安装稳固和使用便利。与传统标识相比,本技术去除了原有标识的地基、金属框架和面板,以及原有的照明电气部件,简化了结构、工艺和安装方式,在整体成本可控的条件下,实现智能化升级,并呈现更加简约、时尚的外观形态。与原嵌入式设置的电子屏相对比,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更灵活的设置方式和更便捷的检修维护方式。与原独立设置的电子屏相比,采用本技术可以实现电子屏的近人设置,通过透明结构材料包覆电子屏的外露边角,避免人员磕碰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电子屏损伤的隐患。采用玻璃、亚克力等单一的结构材料,可以大幅度减少传统标识的材料种类和加工工艺的复杂度,减少生产流程环节,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单一材料的使用,可以较大幅度的减少除锈、油漆等污染性的加工环节,提升整体的环保水平。本技术采用玻璃、亚克力等单一材料和加工工艺,在其他智能化设备设施的配置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采用独立的透明材料做为主体结构的技术手段,所以达到了实现智能化升级,并呈现更加简约、时尚的外观形态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智能化全面屏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智能化全面屏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悬挂式设置方式;图3是智能化全面屏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悬挂式设置方式;图4是智能化全面屏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倾斜式设置方式;图5是智能化全面屏结构第五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包括:/n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为板状且为长方体形,为亚克力材质,并且所述主体结构(1)内部具有通过激光刻槽形成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接的线缆槽(3);所述空腔由所述主体结构(1)的内壁围成;/n电子屏(2),位于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的空腔内并与所述主体结构(1)的内壁贴合;/n线缆槽(3),设置在主体结构的空腔内,且连接所述电子屏(2)下方并且延伸到所述主体结构(1)的端面上;/n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包括叠加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层透明板和第二层透明板;设备盒开口,位于所述电子屏(2)的下端,设置在第一层透明板中并延伸到第一层透明板的外表面上,设备盒开口与所述线缆槽(3)连接;/n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还包括:嵌入式智能设备盒(6),嵌入在第一层透明板的设备盒开口中,所述嵌入式智能设备盒内设有麦克风、扬声器、充电插口、体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n所述嵌入式智能设备盒(6)为长方体形;/n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还包括:摄像头开口,设置在第一层透明板的顶角上并延伸到第一层透明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摄像头开口与所述线缆槽(3)连接;摄像头开口为长方体形;/n摄像头,设置在摄像头开口中;/n所述电子屏(2)位于摄像头开口与设备盒开口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包括:
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为板状且为长方体形,为亚克力材质,并且所述主体结构(1)内部具有通过激光刻槽形成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接的线缆槽(3);所述空腔由所述主体结构(1)的内壁围成;
电子屏(2),位于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的空腔内并与所述主体结构(1)的内壁贴合;
线缆槽(3),设置在主体结构的空腔内,且连接所述电子屏(2)下方并且延伸到所述主体结构(1)的端面上;
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包括叠加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层透明板和第二层透明板;设备盒开口,位于所述电子屏(2)的下端,设置在第一层透明板中并延伸到第一层透明板的外表面上,设备盒开口与所述线缆槽(3)连接;
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还包括:嵌入式智能设备盒(6),嵌入在第一层透明板的设备盒开口中,所述嵌入式智能设备盒内设有麦克风、扬声器、充电插口、体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所述嵌入式智能设备盒(6)为长方体形;
所述智能化全面屏结构还包括:摄像头开口,设置在第一层透明板的顶角上并延伸到第一层透明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摄像头开口与所述线缆槽(3)连接;摄像头开口为长方体形;
摄像头,设置在摄像头开口中;
所述电子屏(2)位于摄像头开口与设备盒开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体结构埋设部分(41),与所述主体结构(1)下端连接且与所述主体结构(1)处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线缆槽(3)内的线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全面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状的底座(4),位于所述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下端,与透明材料的主体结构(1)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凤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