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58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卡毂与外轮毂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轮毂的重量并能够保证其支撑能力,同时,在内部设置内辊圈,有效提高支撑能力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动压转动圈头,动压转动圈头与环形油膜槽之间构设为在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产生动压油膜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轮毂在高速转动时的精度,防止出现偏移而对轮毂和主轴产生磨损,本发明专利技术间隙调节卡环便于在装配时进行调隙处理,有效保证装配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弧球结构的轮毂,有效提高其支撑强度,保证其轻量化的要求。

A lightweight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wheel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无污染,噪声低且不依赖化石能源的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电动汽车作为科研攻关的热点。在电动汽车的各种驱动方式中,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因其传输效率高、控制灵活等独到的优点,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的轮毂电机结构一般是将一体式的轮毂直接卡设固定在直驱电机的转子上,这种结构,由于轮毂为一体式结构,其重量较重,而且其散热性能不佳,同时,轮毂与支取电机之间在高速下容易产生偏移,这种便宜久而久之,对轮毂或者主轴产生极大的磨损,严重影响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包括外轮毂、内卡毂、外转子、内定子和主轴,其中,所述外轮毂的外周设置有固定轮胎的胎座,所述内卡毂嵌合固定在所述外轮毂内且采用螺栓与所述外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外轮毂、内卡毂的中心采用轴承支撑设置有所述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内卡毂之间围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定位座,所述固定座上采用定子座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定子,所述内卡毂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外转子,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内定子构设为直驱电机,所述外轮毂和内卡毂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内辊圈,所述定子座上固定设置有内导向圈,所述内辊圈上设置有环形油膜槽,所述内导向圈的端部设置有动压转动圈头,所述动压转动圈头与所述环形油膜槽导向滑动配合,且所述动压转动圈头与所述环形油膜槽之间构设为在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产生动压油膜支撑。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辊圈与所述外轮毂之间以及与内卡毂之间均设置有散热间隙腔。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辊圈的径向内端采用连接卡合块与所述外轮毂、内卡毂固定焊接或者固定卡合。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轮毂包括胎座段、弧球环段和轴承座段,其中,所述胎座固定在所述胎座段上,所述胎座段为圆柱结构,所述胎座段的一侧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弧球环段,所述弧球环段的中心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轴承座段。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卡毂包括内连接段、内弧球环段和轴承座段,其中,所述内连接段伸入套设在所述胎座段内,且所述内连接段的轴向端部与所述胎座段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段的一侧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弧球环段,所述内弧球环段的中心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轴承座段。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弧球环段和内弧球环段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段内设置有位于轴承的内侧还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定位座之间设置有间隙调节卡环。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段的轴承座的外侧设置有轴承端盖。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为环形座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减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卡毂与外轮毂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轮毂的重量并能够保证其支撑能力,同时,在内部设置内辊圈,有效提高支撑能力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动压转动圈头,动压转动圈头与环形油膜槽之间构设为在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产生动压油膜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轮毂在高速转动时的精度,防止出现偏移而对轮毂和主轴产生磨损,本专利技术间隙调节卡环便于在装配时进行调隙处理,有效保证装配精度,本专利技术采用弧球结构的轮毂,有效提高其支撑强度,保证其轻量化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中外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中内卡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包括外轮毂11、内卡毂7、外转子5、内定子4和主轴1,其中,所述外轮毂的外周设置有固定轮胎的胎座10,所述内卡毂7嵌合固定在所述外轮毂11内且采用螺栓与所述外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的中心采用轴承支撑设置有所述主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之间围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定位座2,所述固定座上采用定子座3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定子4,所述内卡毂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外转子5,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内定子构设为直驱电机,所述外轮毂11和内卡毂7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内辊圈6,所述定子座上固定设置有内导向圈8,所述内辊圈上设置有环形油膜槽12,所述内导向圈8的端部设置有动压转动圈头9,所述动压转动圈头9与所述环形油膜槽12导向滑动配合,且所述动压转动圈头9与所述环形油膜槽12之间构设为在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产生动压油膜支撑。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散热能力和散热效果,所述内辊圈6与所述外轮毂11之间以及与内卡毂7之间均设置有散热间隙腔。其中,所述内辊圈6的径向内端采用连接卡合块13与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固定焊接或者固定卡合。所述外轮毂11包括胎座段16、弧球环段17和轴承座段18,其中,所述胎座固定在所述胎座段16上,所述胎座段16为圆柱结构,所述胎座段16的一侧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弧球环段17,所述弧球环段17的中心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轴承座段18。所述内卡毂包括内连接段21、内弧球环段20和轴承座段,其中,所述内连接段21伸入套设在所述胎座段16内,且所述内连接段21的轴向端部与所述胎座段16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段21的一侧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弧球环段20,所述内弧球环段20的中心一体固定设置有所述轴承座段。所述弧球环段17和内弧球环段20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19。为了在装配时保证装配精度,所述轴承座段内设置有位于轴承的内侧还设置有限位套23,所述限位套与定位座之间设置有间隙调节卡环14。所述轴承座段的轴承座的外侧设置有轴承端盖15。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16。所述定位座2为环形座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减重孔。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卡毂与外轮毂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轮毂的重量并能够保证其支撑能力,同时,在内部设置内辊圈,有效提高支撑能力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动压转动圈头,动压转动圈头与环形油膜槽之间构设为在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产生动压油膜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轮毂在高速转动时的精度,防止出现偏移而对轮毂和主轴产生磨损,本专利技术间隙调节卡环便于在装配时进行调隙处理,有效保证装配精度,本专利技术采用弧球结构的轮毂,有效提高其支撑强度,保证其轻量化的要求。以上所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包括外轮毂(11)、内卡毂(7)、外转子(5)、内定子(4)和主轴(1),其中,所述外轮毂的外周设置有固定轮胎的胎座(10),所述内卡毂(7)嵌合固定在所述外轮毂(11)内且采用螺栓与所述外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的中心采用轴承支撑设置有所述主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之间围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定位座(2),所述固定座上采用定子座(3)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定子(4),所述内卡毂(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外转子(5),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内定子构设为直驱电机,所述外轮毂(11)和内卡毂(7)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内辊圈(6),所述定子座上固定设置有内导向圈(8),所述内辊圈上设置有环形油膜槽(12),所述内导向圈(8)的端部设置有动压转动圈头(9),所述动压转动圈头(9)与所述环形油膜槽(12)导向滑动配合,且所述动压转动圈头(9)与所述环形油膜槽(12)之间构设为在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产生动压油膜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包括外轮毂(11)、内卡毂(7)、外转子(5)、内定子(4)和主轴(1),其中,所述外轮毂的外周设置有固定轮胎的胎座(10),所述内卡毂(7)嵌合固定在所述外轮毂(11)内且采用螺栓与所述外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的中心采用轴承支撑设置有所述主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之间围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定位座(2),所述固定座上采用定子座(3)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定子(4),所述内卡毂(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外转子(5),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内定子构设为直驱电机,所述外轮毂(11)和内卡毂(7)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内辊圈(6),所述定子座上固定设置有内导向圈(8),所述内辊圈上设置有环形油膜槽(12),所述内导向圈(8)的端部设置有动压转动圈头(9),所述动压转动圈头(9)与所述环形油膜槽(12)导向滑动配合,且所述动压转动圈头(9)与所述环形油膜槽(12)之间构设为在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产生动压油膜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辊圈(6)与所述外轮毂(11)之间以及与内卡毂(7)之间均设置有散热间隙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辊圈(6)的径向内端采用连接卡合块(13)与所述外轮毂(11)、内卡毂(7)固定焊接或者固定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11)包括胎座段(16)、弧球环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韬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