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506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包括底座、缸体、活塞、镶套,缸体的一端与底座相连,缸体的另一端与镶套连接,活塞杆部延伸出行程腔与镶套之间密封且滑配合,活塞头部将行程腔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还包括与第一腔连通的第一气道、与第二腔连通的第二气道以及与镶套内腔连通的抽吹气气道;镶套用来与模具型腔连通,活塞缸与镶套之间的配合来控制模具制作产品过程中型腔内的真空度。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来控制活塞的运动来控制模具型腔与外界气体的通断;抽吹气气道实现对模具型腔抽气或吹气功能.注塑前,完成抽真空,型腔内多余的气体排出,确保成型产品外表面更加光滑;产品成型后,进行吹气,气体进入产品表面与型腔侧之间,防止产品粘在型腔侧。

A double piston cylinder for vacuumizing and blo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塞缸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体积小非常适合用在制作复合材料制品的模具上的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制品模具是一种用于制作复合材料产品的工具;根据生产的产品不同,对模具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客户对产品外观要求较高。然而目前的复合材料制品模具在成型复合材料产品的时候,由于模具合模后,型腔内还存在空气,料进入模具型腔后,型腔内的气体没法全部排出,造成成型的产品表面不够光滑,甚至出现气泡现象。此外,由于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原料中含有树脂,树脂渗透性很强,因此对配合模具使用的活塞缸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密封不好的话很容易进树脂,影响正常工作。另外,复合材料制品业容易粘在型腔侧。因此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款能够配合复合材料制品模具使用的设备是目前所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配合复合材料制品模具使用,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前提下,能够解决制品表面不光滑且制品容易粘在型腔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缸,包括底座、缸体、活塞、镶套,缸体的一端与底座相连,缸体的另一端与镶套连接,活塞包括相连的头部与杆部,活塞头部活动配合在缸体的行程腔内,活塞杆部延伸出行程腔与镶套之间密封且滑配合,活塞头部将行程腔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还包括与第一腔连通的第一气道、与第二腔连通的第二气道以及与镶套内腔连通的抽吹气气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原有活塞缸的基础上新增了镶套,镶套用来与模具型腔连通,通过活塞缸与镶套之间的配合来控制模具制作产品过程中型腔内的真空度。为了能有效地实现真空度的调整,于是设计了三条气道配合工作,分别是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抽吹气气道,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来控制活塞的运动,活塞控制模具型腔与外界气体的通断;抽吹气气道实现对模具型腔抽气或吹气功能,最终通过该三条气道实现模具型腔内部的真空度调整。注塑之前,完成抽真空,将型腔内多余的气体排出,确保成型的产品外表面更加光滑;产品成型后,进行吹气,让气体进入产品表面与型腔侧之间,防止产品粘在型腔侧。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头部与行程腔内壁之间密封配合;第一气道设置在缸体的尾端且呈轴向设置。该角度设置气道,加工相对容易。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气道设置在缸体的壁上且呈径向设置。另一种加工方式的选择。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气道设置在缸体的壁上且呈L形设置。所述的金属密封环为青铜环。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气道的外部通孔设置在底座上。该角度设置通孔,加工相对容易。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气道设置在缸体的壁上且呈径向设置。另一种加工方式的选择。作为优选,所述的镶套轴向设有通道,外壁设有若干个孔道,孔道与通道连通,抽吹气气道与孔道连通;活塞杆部滑动配合在通道内且控制孔道内口的封闭或打开。多个孔道的设置,能够以最快速度实现抽气和吹气,提高工作效率。活塞杆部与通道之间设有设在活塞杆部上的密封金属环。镶套的内端端部与缸体之间设有套设在活塞杆部的金属环密封环。金属密封环相比传统的弹性的橡胶环更加耐磨,而且密封面的面积更加大,密封效果更好,也因此能够确保树脂不会进入到缸体内。作为优选,所述的抽吹气气道设置在缸体的壁上且呈L形设置。该角度设置气道,加工相对容易。作为优选,所述的抽吹气气道的外部通孔设置在缸体上且呈径向设置。所述的抽吹气气道设置在缸体的壁上且呈径向设置。该角度设置气道,加工相对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示意图。图5是活塞运动后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缸体,3、活塞,4、镶套,4.1、通道,4.2、孔道,5、行程腔,5.1、第一腔,5.2、第二腔,6.1、第一气道,6.2、第二气道,6.3、抽吹气气道,7、金属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图5所示的是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3缸,包括底座1、缸体2、活塞3,还包括镶套4,缸体2的一端与底座1相连,缸体2的另一端与镶套4连接,镶套4与缸体2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3包括相连的头部与杆部,活塞3头部活动配合在缸体2的行程腔5内,活塞3余缸体2的行程腔5内壁密封配合;活塞3杆部延伸出行程腔5与镶套4之间密封且滑配合,活塞3头部将行程腔5隔离为第一腔5.1和第二腔5.2;还包括与第一腔5.1连通的第一气道6.1、与第二腔5.2连通的第二气道6.2以及与镶套4内腔连通的抽吹气气道6.3。所述的活塞3头部与行程腔5内壁之间密封配合;第一气道6.1设置在缸体2的尾端且呈轴向设置。所述的第一气道6.1设置在缸体2的壁上且呈径向设置。所述的第二气道6.2设置在缸体2的壁上且呈L形设置。所述的第二气道6.2的外部通孔设置在底座1上。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气道6.2设置在缸体2的壁上且呈径向设置。所述的镶套4轴向设有通道4.1,外壁设有若干个孔道4.2,孔道4.2与通道4.1连通,抽吹气气道6.3与孔道4.2连通;活塞3杆部滑动配合在通道4.1内且控制孔道4.2内口的封闭或打开。活塞3杆部与通道4.1之间设有设在活塞3杆部上的密封金属环7。镶套的内端端部与缸体之间设有套设在活塞3杆部的金属环密封环7。金属密封环7相比传统的弹性的橡胶环更加耐磨,而且密封面的面积更加大,密封效果更好,也因此能够确保树脂不会进入到缸体内。所述的抽吹气气道6.3设置在缸体2的壁上且呈L形设置。所述的金属密封环为青铜环。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抽吹气气道6.3的外部通孔设置在缸体2上且呈径向设置。所述的抽吹气气道6.3设置在缸体2的壁上且呈径向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在原有活塞缸的基础上新增了镶套4,镶套4用来与模具型腔连通,通过活塞缸与镶套4之间的配合来控制模具制作产品过程中型腔内的真空度。注塑之前,第一步,第二气道6.2启动吹气,推动活塞3运动,使得镶套4上的孔道4.2打开;第二部,抽吹气气道6.3启动抽气,将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抽出;第三步,第一气道6.1启动吹气,将活塞3推动复位,此时活塞3将镶套4的通道4.1以及孔道4.2均堵住,隔绝了模具型腔与外界空气之间的连通。第四步,注塑。注塑完成后,启动第二气道6.2吹气,活塞3与孔道4.2分离,抽吹气气道6.3启动吹气,让气体进入产品表面与型腔侧之间,防止产品粘在型腔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3)缸,包括底座(1)、缸体(2)、活塞(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镶套(4),缸体(2)的一端与底座(1)相连,缸体(2)的另一端与镶套(4)连接,活塞(3)包括相连的头部与杆部,活塞(3)头部活动配合在缸体(2)的行程腔(5)内,活塞(3)杆部延伸出行程腔(5)与镶套(4)之间密封且滑配合,活塞(3)头部将行程腔(5)隔离为第一腔(5.1)和第二腔(5.2);还包括与第一腔(5.1)连通的第一气道(6.1)、与第二腔(5.2)连通的第二气道(6.2)以及与镶套(4)内腔连通的抽吹气气道(6.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3)缸,包括底座(1)、缸体(2)、活塞(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镶套(4),缸体(2)的一端与底座(1)相连,缸体(2)的另一端与镶套(4)连接,活塞(3)包括相连的头部与杆部,活塞(3)头部活动配合在缸体(2)的行程腔(5)内,活塞(3)杆部延伸出行程腔(5)与镶套(4)之间密封且滑配合,活塞(3)头部将行程腔(5)隔离为第一腔(5.1)和第二腔(5.2);还包括与第一腔(5.1)连通的第一气道(6.1)、与第二腔(5.2)连通的第二气道(6.2)以及与镶套(4)内腔连通的抽吹气气道(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3)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3)头部与行程腔(5)内壁之间密封配合;第一气道(6.1)设置在缸体(2)的尾端且呈轴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3)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道(6.1)设置在缸体(2)的壁上且呈径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3)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气道(6.2)设置在缸体(2)的壁上且呈L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抽真空和吹气双用活塞(3)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气道(6.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刘艳雄张彦龙彭河王少峰余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益普乐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