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50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包括: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设置于检测车顶部的立柱;设置于立柱正上方的下圆盘,所述下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一转动轴线;设置于下圆盘正上方的上圆盘,所述下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二转动轴线,所述上圆盘、下圆盘的相对面形成一个空间;设置于立柱内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正向转动;所述空间内具有在所述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时覆盖检测车顶部的覆盖体,设置的覆盖体,利用下圆盘转动速度快时产生的离心力而抛散开,恰好覆盖在检测车顶部的监测设备上,以使监测设备不使用时不暴露在外界,隔离了外界的污染和影响。

A coverage device of radar monitoring vehicle fo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
技术介绍
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是装备有采样雷达、污染物自动监测仪器、气象参数观测仪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他辅助设备的汽车,它是一种流动监测站,也是地面空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补充,可以随时开到发生污染事故的现场或可疑点采样测定,以便及时掌握污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现有技术中,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监测设备一般是设置在车顶上的,存在弊端:监测设备不使用时暴露在外界,容易受到外界污染以及影响,导致下次使用时的监测数据不准确,而传统的覆盖车布需要使用者手动铺设并手动收起,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设置的覆盖体利用下圆盘转动速度快时产生的离心力而抛散开,恰好覆盖在检测车顶部的监测设备上,隔离了外界的污染和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包括: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设置于检测车顶部的立柱;设置于立柱正上方的下圆盘,所述下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一转动轴线;设置于下圆盘正上方的上圆盘,所述上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二转动轴线,所述上圆盘、下圆盘的相对面形成一个空间;设置于立柱内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正向转动;所述空间内具有在所述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时覆盖检测车顶部的覆盖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立柱的上端固连有承托圆盘,且立柱的上端内设有凹槽,所述承托圆盘的中部贯穿有圆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组件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立柱上端的凹槽内,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恰好穿过圆孔并与下圆盘固连。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覆盖体包括:与下圆盘外侧固连的加强线、与加强线固连的重力球;所述加强线的数量为至少六个,且每两个相邻的加强线之间固连有盖布。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空间内的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在所述动力组件驱动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时,带动所述上圆盘绕第二转动轴线反向转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换向组件包括:与上圆盘下端固连的圆筒,所述圆筒具有开口向下的筒室;设置于所述筒室内的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对称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锥齿轮固连在下圆盘的上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固连在筒室的顶面;第一锥齿轮的上端中部固连转轴的下端,所述转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之间通过竖向的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连接在筒室侧壁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空间内的抵挡组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抵挡组件为横长延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端中部通过推杆与上圆盘的下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设置的覆盖体,利用下圆盘转动速度快时产生的离心力而抛散开,其抛散开后呈圆形结构,如图4所示,恰好覆盖在检测车顶部的监测设备上,以使监测设备不使用时不暴露在外界,隔离了外界的污染和影响。2.本技术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设置的抵挡组件在使用时能够相对于覆盖体反向转动,以对覆盖体形成抵挡,加快了覆盖体的收卷速度。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第三锥齿轮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弧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圆盘、加强线、重力球、以及盖布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圆盘、加强线、以及重力球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弧形板与覆盖体俯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覆盖体收卷时与弧形板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覆盖体收卷后与弧形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立柱1、下圆盘2、上圆盘3、承托圆盘4、伺服电机5、加强线6、重力球7、圆筒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第三锥齿轮11、弧形板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包括:覆盖装置,覆盖装置包括:设置于检测车顶部的立柱1,设置于立柱1正上方的下圆盘2,下圆盘2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一转动轴线;设置于下圆盘2正上方的上圆盘3,上圆盘3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二转动轴线,上圆盘3、下圆盘2的相对面形成一个空间,设置于立柱1内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驱动下圆盘2绕第一转动轴线正向转动,空间内具有在下圆盘2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时覆盖检测车顶部的覆盖体;设置的覆盖体,利用下圆盘2转动速度快时产生的离心力而抛散开,其抛散开后呈圆形结构,如图4所示,恰好覆盖在检测车顶部的监测设备上,以使监测设备不使用时不暴露在外界,隔离了外界的污染和影响;下面将对本申请中的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相互的配合关系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根据下面的说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立柱1的上端固连有承托圆盘4,且立柱1的上端内设有凹槽,承托圆盘4的中部贯穿有圆孔,动力组件为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固定安装在立柱1上端的凹槽内,且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恰好穿过圆孔并与下圆盘2固连,需要说明的是,伺服电机5的安装以及控制方式均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手段,不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设置于检测车顶部的立柱;/n设置于立柱正上方的下圆盘,所述下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一转动轴线;/n设置于下圆盘正上方的上圆盘,所述上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二转动轴线,所述上圆盘、下圆盘的相对面形成一个空间;/n设置于立柱内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正向转动;/n所述空间内具有在所述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时覆盖检测车顶部的覆盖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设置于检测车顶部的立柱;
设置于立柱正上方的下圆盘,所述下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一转动轴线;
设置于下圆盘正上方的上圆盘,所述上圆盘具有与其圆周方向一致的第二转动轴线,所述上圆盘、下圆盘的相对面形成一个空间;
设置于立柱内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正向转动;
所述空间内具有在所述下圆盘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时覆盖检测车顶部的覆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端固连有承托圆盘,且立柱的上端内设有凹槽,所述承托圆盘的中部贯穿有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立柱上端的凹槽内,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恰好穿过圆孔并与下圆盘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体包括:与下圆盘外侧固连的加强线、与加强线固连的重力球;
所述加强线的数量为至少六个,且每两个相邻的加强线之间固连有盖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环境雷达监测车的覆盖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中科盛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