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40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包括筒体和吸能器杆,吸能器杆沿筒体轴向设置于筒体内,并至少部分露出筒体外,用于接受凿岩机冲击;吸能器杆与筒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固态介质;吸能器杆位于筒体内的部分间隔设置若干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用于在吸能器杆受到冲击时与固态介质产生摩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有效消除吸能器杆端反射波的影响,以获得正确的入射应力波形及相应冲击能量,且能模拟凿岩机在凿岩钻孔时,钎杆中能量被不断吸收的情况,还能消除钎杆多余振动,对提高测试精度和应变片的使用寿命都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能装置,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我国凿岩机冲击性能的测试一般是采用应力波测试法,其技术核心在于利用应变计捕捉钎杆中的应力波,然后通过对应力波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凿岩机冲击性能参数。这套应力波测试系统需要有相应的吸能装置,以减少钎杆中的反射波影响,便于准确的捕捉钎杆中的应力波,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目前基本都是长管式吸能器,但大多由于没有经过较好的结构设计,受体积和吸能材料的限制,导致吸能效果不好;也有一些钢球吸能装置,其是利用钢球间和钢球对管壁的摩擦,产生摩擦热,吸收能量,其不足之处在于:钢球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钢球,由于杆体与钢球是刚性接触,能量反射较大,效果一般。随着我国冲击凿岩机具的急速发展及检测手段的迫切需要,行业内急需一种吸能特性好,且易于实现的吸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吸能特性好,且易于实现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包括筒体和吸能器杆,吸能器杆沿筒体轴向设置于筒体内,并至少部分露出筒体外,用于接受凿岩机冲击;吸能器杆与筒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固态介质;吸能器杆位于筒体内的部分间隔设置若干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用于在吸能器杆受到冲击时与固态介质产生摩擦。进一步地,所述固态介质为沥青。进一步地,所述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为环形,并垂直于所述吸能器杆。进一步地,所述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为套设并焊接在吸能器杆上的环形钢片。进一步地,所述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有五个。进一步地,所述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进一步地,所述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间距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橡胶盖板,底部设置橡胶底板,固态介质填充在二者之间,橡胶盖板套装在吸能器杆上。进一步地,最底部的环形钢片直径与橡胶底板直径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装置能有效消除吸能器杆端反射波的影响,以获得正确的入射应力波形及相应冲击能量,且能模拟凿岩机在凿岩钻孔时,钎杆中能量被不断吸收的情况,还能消除钎杆多余振动,对提高测试精度和应变片的使用寿命都是有利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吸能器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筒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部法兰盘;2、橡胶底板;3、筒体;4、吸能器杆;5、沥青;6、橡胶盖板;7、上盖法兰盘;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尾柄;11、杆体;12、环形钢片;13、三角筋板;14、底部环形钢片;15、上法兰;16、管体;17、下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1,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包括底部法兰盘1,以及与所述底部法兰盘1通过第二螺栓9相连接的筒体3;以及筒体3内部从底部至上端依次设置的橡胶底板2、吸能器杆4与橡胶盖板6。吸能器杆4沿筒体3轴向设置;所述橡胶盖板6通过中部通孔套装于吸能器杆4上,且其与所述橡胶底板2之间由固态介质,例如沥青5填充;所述筒体3上端面通过第一螺栓8与上盖法兰盘7连接。所述橡胶盖板6上表面与上盖法兰盘7底面紧压贴合,且其下表面和筒体3内部的填充沥青5表层紧压贴合。参照图2,所述吸能器杆4由杆体11、尾柄10、三角筋板13、环形钢片12构成。杆体11下部间隔设置五个伸入到沥青5中的部件,用于在吸能器杆4受到冲击时与沥青5产生摩擦。具体的,杆体11下部通过三角筋板13焊接有五个环形钢片12。所述五个环形钢片12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环形钢片12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最底部的底部环形钢片14直径与所述橡胶底板2直径一致。所述尾柄10位于吸能器杆体11最上端,部分杆体11和尾柄10露出筒体3外。参照图3,所述筒体3由上法兰15、管体16与下法兰17构成,所述上法兰15与管体16上端部相焊接,所述下法兰17与管体16下端部相焊接。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进行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时,凿岩机打击吸能器杆4的尾柄10,凿岩机冲击能量以应力波的形式沿吸能器杆体11自上而下传导,当应力波传至吸能器杆体11下部时,吸能器杆4上的环形钢片12因受到应力脉冲能量作用,便会与周围的填充沥青5产生摩擦,这样应力波能量便会因摩擦而漏损,通过从小到大五个环形钢片12与沥青的摩擦消耗,应力波能量基本能全部漏损掉,只会有极少能量重新以反射应力波的形式沿杆体11至下而上传回吸能器杆4的尾柄10处。由于本装置的作用,反射应力波基本被消除,在进行凿岩机冲击性能试验时,通过应变片或传感器捕捉杆体11中的应力波,由于几乎没有了反射应力波的影响,这样通过对捕捉到的应力波进行分析、处理,便能精确的测试凿岩机的冲击能量大小,以获取凿岩机冲击性能参数。上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能装置包括筒体和吸能器杆,吸能器杆沿筒体轴向设置于筒体内,并至少部分露出筒体外,用于接受凿岩机冲击;吸能器杆与筒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固态介质;吸能器杆位于筒体内的部分间隔设置若干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用于在吸能器杆受到冲击时与固态介质产生摩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能装置包括筒体和吸能器杆,吸能器杆沿筒体轴向设置于筒体内,并至少部分露出筒体外,用于接受凿岩机冲击;吸能器杆与筒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固态介质;吸能器杆位于筒体内的部分间隔设置若干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用于在吸能器杆受到冲击时与固态介质产生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介质为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为环形,并垂直于所述吸能器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凿岩机冲击性能测试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到固态介质中的部件为套设并焊接在吸能器杆上的环形钢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闯高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