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原位翻土混合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23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原位翻土混合修复装置,包括:车体,其上设置有一壳体;植被收取粉碎组件设置在靠近壳体的前端,且植被收取粉碎组件包括相互衔接设置的收取部和粉碎部,自收取部向粉碎部内形成一倾斜的物料输送通道;取土组件倾斜设置在靠近壳体的底部处;取土组件包括首尾衔接设置的取土体和螺旋输送体;混合桶设置在壳体内,粉碎部的上端的出料口I、螺旋输送体的上端的出土口II和加料桶的出料口I工I延伸至混合桶的开口;覆土仓贯通壳体的后端且连通至混合桶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就地取土后掺入土壤修复剂和地表植被碎屑,同时将混合后的土均匀覆盖在取土后的地表,以提高土壤修复剂在土中的均匀度,同时极大提高混合修复效率。

A kind of in-situ turning soil mixed remediation device for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原位翻土混合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原位翻土混合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主要包括化工、电镀、电子和制革等工业产生的“三废”的排放,矿山的开采和冶炼,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污水灌溉和污泥农用等。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是环境长期、潜在的污染物,容易对土壤生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产生影响,会对植物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目前对重金属污染的处理多采用在待修复地块的地表喷洒化学修复剂或移除表层重金属污染土壤,见效快,但是均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在使用化学修复剂进行重金属土壤修复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械进行就地取土混合后再覆土,只能将化学修复剂撒播在地表后再进行翻地处理,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化学修复剂并不能均匀的掺入土壤层中,影响其修复效果;另一方面,工序比较繁杂,无形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原位翻土混合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其上设置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容纳腔,所述车体的两侧设置至少两组轮体,且所述车体的前方设置有牵引车头或所述车体的后方设置有推进车;/n植被收取粉碎组件,其设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前端的第一侧壁处,且所述植被收取粉碎组件包括相互衔接设置的收取部和粉碎部,所述收取部的后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收取部包括上下排布的第一收取体和第二收取体,所述第二收取体的前端在水平方向上呈扇形展开的叉状结构,所述收取部通过第一伸缩杆以铰接点为圆心在一定角度内可上下往复移动的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收取体的前端部分插入所述车体行进方向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原位翻土混合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其上设置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容纳腔,所述车体的两侧设置至少两组轮体,且所述车体的前方设置有牵引车头或所述车体的后方设置有推进车;
植被收取粉碎组件,其设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前端的第一侧壁处,且所述植被收取粉碎组件包括相互衔接设置的收取部和粉碎部,所述收取部的后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收取部包括上下排布的第一收取体和第二收取体,所述第二收取体的前端在水平方向上呈扇形展开的叉状结构,所述收取部通过第一伸缩杆以铰接点为圆心在一定角度内可上下往复移动的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收取体的前端部分插入所述车体行进方向的所述车体前方的土壤层内,所述第一收取体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车体行进方向的前方的土壤层的上表面:第一收取体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取体上,且第一收取体和第二收取体的前端近平齐设置,且第一收取体和第二收取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20cm;所述第一收取体包括相互平行且同向旋转设置的多个收割机滚筒,多个收割机滚筒自所述第二收取体的尾端向所述第二收取体的前端的延伸方向同步旋转设置,且随所述第一收取体的宽度的逐渐减小,多个收割机滚筒的长度逐渐减小;粉碎部,其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粉碎部为一螺旋破碎机,所述粉碎部与所述收取部的衔接处贯通所述第一侧壁设置,以自收取部向粉碎部内形成一倾斜的物料输送通道;挡板,其设置在所述收取部的上方,且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在的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收取体的上方延伸设置,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取体的上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至少为20cm;在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行进方向上,所述挡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收取体的长度相适应;
取土组件,其倾斜设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底部处,且在所述车体的行进方向上,所述取土组件位于所述植被粉碎组件的后侧;所述取土组件包括首尾衔接设置的取土体和螺旋输送体,所述取土体为一底面呈三角形的开口向上的容纳槽,且与所述螺旋输送体衔接的所述取土体的相对较小端还通过第二伸缩杆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下表面上,所述取土体的相对较大端向车体的行进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取土体以铰接点为圆心在一定角度内可上下往复移动的设置,以使得所述容纳槽的前端部分插入所述车体行进方向的所述车体的底部的土壤层内;螺旋输送体,其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螺旋输送体的下端贯穿所述壳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取土体的相对较小端处,以自取土体向螺旋输送体内形成一贯通的土壤输送通道;
混合桶,其为一开口向上的桶体,所述混合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粉碎部的上端的出料口I和螺旋输送体的上端的出土口II延伸至所述混合桶的开口内;搅拌器,其设置在所述混合桶内;
加料桶,其内容纳有重金属固化剂,且所述加料桶的出料口III延伸至所述混合桶的开口,定量向所述混合桶内加入重金属固化剂;
覆土仓,其为一扁平化的漏斗结构,且扁平化的漏斗结构的小口贯通所述壳体的后端的侧壁并连通至所述混合桶的底部,扁平化的漏斗结构的大口朝向所述车体的后方的土壤层,且扁平化的漏斗结构的大口的长径与地面平行;以及
驱动部,其用于分别驱动所述车体、植被收取粉碎组件、取土组件、搅拌器和加料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兴李海栋许军华刘龙牛艳君李静翟飞飞王同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