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98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7
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包括导柱、滑动架、卡板、滚轮、龙门架、定位插块,所述导柱底部具有底座,底座内部均匀分布台阶螺纹孔,底座中部具有导向柱,导向柱外部均匀分布滑动槽,导向柱内部对称分布插板孔,所述滑动架中部具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对称分布一号连接座,一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孔,一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一号内孔,一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限位槽,一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一号轴槽,所述卡板中部具有二号连接座,二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二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二号内孔,二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二号限位槽,二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二号轴槽,所述滚轮中部具有滚轮轴,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配合形成收纳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此时常需要进行打桩,在进行较大的桩体埋入时,常使用到龙门架,传统的龙门架导向柱部分多直接采用圆柱,其在受到工作载荷时容易因震动导致局部受力过大产生弯曲等不良后果,且导向套与导向柱配合较为紧密,容易出现划伤,其结构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包括导柱、滑动架、卡板、滚轮、龙门架、定位插块,所述导柱底部具有底座,底座内部均匀分布台阶螺纹孔,底座中部具有导向柱,导向柱外部均匀分布滑动槽,导向柱内部对称分布插板孔,所述滑动架中部具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对称分布一号连接座,一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孔,一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一号内孔,一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限位槽,一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一号轴槽,所述卡板中部具有二号连接座,二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二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二号内孔,二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二号限位槽,二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二号轴槽,所述滚轮中部具有滚轮轴,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配合形成收纳槽,二号轴槽与一号轴槽配合形成转动腔,二号内孔与一号内孔配合形成滑动腔,滚轮置入收纳槽内,滚轮轴置入转动腔内,一号螺栓插入固定螺纹孔与固定螺纹槽内螺接,所述龙门架底部具有底板,底板内部均匀分布连接螺纹槽,底板两侧对称分布支脚,支脚中部具有立柱,立柱外部对称焊接肋板,立柱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固定孔内侧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插块端部具有卡头,卡头外部具有插板,插板内部具有连接孔。所述滑动架、卡板、滚轮配合形成滑动机构,导向柱置入滑动腔内,滚轮外缘与滑动槽内侧面压合,插板依次插入插板孔与定位孔内,卡头与滑动槽配合,螺柱插入固定孔与连接孔内,螺柱两端与螺母固定,滑动机构沿导向柱轴线滑动,内六角螺栓插入台阶螺纹孔与连接螺纹槽内螺接,导柱与龙门架连接。有益效果: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配合形成收纳槽,二号轴槽与一号轴槽配合形成转动腔,二号内孔与一号内孔配合形成滑动腔,滚轮置入收纳槽内,滚轮轴置入转动腔内,一号螺栓插入固定螺纹孔与固定螺纹槽内,滑动架与卡板连接,滚轮夹持在滑动腔内,导向柱置入滑动腔内,滑动槽与滚轮外缘压合,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其接触面为滚轮的外缘表面,便于滑动架的上下移动,且可以吸收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载荷,多个滑动槽与滚轮的配合还可以起到多个方向的限位作用,结构合理,卡头与滑动槽配合,插板依次插入插板孔与定位孔内,起到定位连接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滑动架因意外超线程滑动与顶梁或底板撞击,同时还可以将导柱与龙门架连接固定,减少导柱受到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载荷影响,结构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导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导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卡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定位插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包括导柱01、滑动架02、卡板03、滚轮04、龙门架05、定位插块06,所述导柱01底部具有底座11,底座11内部均匀分布台阶螺纹孔12,底座11中部具有导向柱13,导向柱13外部均匀分布滑动槽14,导向柱13内部对称分布插板孔15,所述滑动架02中部具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两侧对称分布一号连接座21,一号连接座21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孔22,一号连接座21内侧具有一号内孔25,一号内孔25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限位槽23,一号限位槽23下部对称分布一号轴槽24,所述卡板03中部具有二号连接座31,二号连接座31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32,二号连接座31内侧具有二号内孔35,二号内孔35外部均匀分布二号限位槽33,二号限位槽33下部对称分布二号轴槽34,所述滚轮04中部具有滚轮轴41,一号限位槽23与二号限位槽33配合形成收纳槽,二号轴槽34与一号轴槽24配合形成转动腔,二号内孔35与一号内孔25配合形成滑动腔,滚轮04置入收纳槽内,滚轮轴41置入转动腔内,一号螺栓插入固定螺纹孔22与固定螺纹槽32内螺接,所述龙门架05底部具有底板56,底板56内部均匀分布连接螺纹槽57,底板56两侧对称分布支脚51,支脚51中部具有立柱53,立柱53外部对称焊接肋板52,立柱53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54,固定孔54内侧具有定位孔55,所述定位插块06端部具有卡头61,卡头61外部具有插板62,插板62内部具有连接孔63。所述滑动架02、卡板03、滚轮04配合形成滑动机构,导向柱13置入滑动腔内,滚轮04外缘与滑动槽14内侧面压合,插板62依次插入插板孔15与定位孔55内,卡头61与滑动槽14配合,螺柱插入固定孔54与连接孔63内,螺柱两端与螺母固定,滑动机构沿导向柱13轴线滑动,内六角螺栓插入台阶螺纹孔12与连接螺纹槽57内螺接,导柱01与龙门架05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柱、滑动架、卡板、滚轮、龙门架、定位插块,所述导柱底部具有底座,底座内部均匀分布台阶螺纹孔,底座中部具有导向柱,导向柱外部均匀分布滑动槽,导向柱内部对称分布插板孔,所述滑动架中部具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对称分布一号连接座,一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孔,一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一号内孔,一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限位槽,一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一号轴槽,所述卡板中部具有二号连接座,二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二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二号内孔,二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二号限位槽,二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二号轴槽,所述滚轮中部具有滚轮轴,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配合形成收纳槽,二号轴槽与一号轴槽配合形成转动腔,二号内孔与一号内孔配合形成滑动腔,滚轮置入收纳槽内,滚轮轴置入转动腔内,一号螺栓插入固定螺纹孔与固定螺纹槽内螺接,所述龙门架底部具有底板,底板内部均匀分布连接螺纹槽,底板两侧对称分布支脚,支脚中部具有立柱,立柱外部对称焊接肋板,立柱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固定孔内侧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插块端部具有卡头,卡头外部具有插板,插板内部具有连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柱、滑动架、卡板、滚轮、龙门架、定位插块,所述导柱底部具有底座,底座内部均匀分布台阶螺纹孔,底座中部具有导向柱,导向柱外部均匀分布滑动槽,导向柱内部对称分布插板孔,所述滑动架中部具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对称分布一号连接座,一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孔,一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一号内孔,一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限位槽,一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一号轴槽,所述卡板中部具有二号连接座,二号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二号连接座内侧具有二号内孔,二号内孔外部均匀分布二号限位槽,二号限位槽下部对称分布二号轴槽,所述滚轮中部具有滚轮轴,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配合形成收纳槽,二号轴槽与一号轴槽配合形成转动腔,二号内孔与一号内孔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弘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