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42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包括机架、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和减振装置;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冷凝器立式设置;蒸发器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蒸发器并联后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减振装置包括底座、内支撑柱、外套筒、撑杆、连杆和减振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将空调的蒸发器与冷凝器分开设置,从而降低了整车的安装空间要求,可根据整车的整体布置情况进行随意调整;由于冷凝器采用立式设置,可将其放置于汽车尾部机舱内,避免了与外部的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延长其一定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减振装置的作用下,不仅可有效减振,而且空调固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
本技术涉及车载空调
,具体地涉及一种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大车用车载空调(如图1所示)通常为一体式结构,且安装在车顶,这种置顶安装方式存在多种缺陷,比如安装不方便,需要工作人员在车顶处进行安装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装风险,且不便于维修;空调系统的集成化较大,导致内部的安装结构也较为复杂,空调生产制作周期长;下雨天雨水易从风机处进入空调内部,加大了对空调的密封性、绝缘等级及安全性的要求。另外,车载空调的抗振效果差,而汽车行驶中造成的颠簸也会影响空调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包括机架、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冷凝器立式设置;所述蒸发器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蒸发器并联后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进一步,还包括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底座、内支撑柱、外套筒、撑杆、连杆和减振弹簧;所述外套筒套设在所述内支撑柱上端并通过竖直设置于两者之间的减振弹簧连接;所述外套筒上端与机架连接;所述内支撑柱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端设有通孔;所述撑杆一端与外套筒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杆一端与撑杆中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套筒与内支撑柱铰接。进一步,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所述撑杆上,且支撑弹簧一端抵接连杆,支撑弹簧另一端抵接底座。进一步,所述撑杆自由端设有撑脚;所述撑脚的长度或外径大于所述通孔内径。进一步,所述底座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内部位于所述撑脚下方或撑杆自由端的延长线方向间距设有橡胶垫块。进一步,所述外套筒侧壁设有用于连杆活动的开口。进一步,所述撑杆、连杆和支撑弹簧有多个,均匀对称布置在外套筒外侧。进一步,所述内支撑柱为圆台状;所述外套筒内部为与内支撑柱配合的圆台状空腔。进一步,所述内支撑柱为橡胶柱。本技术提出的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将空调的蒸发器与冷凝器分开设置,从而降低了整车的安装空间要求,可根据整车的整体布置情况进行随意调整;由于冷凝器采用立式设置,可将其放置于汽车尾部机舱内,避免了与外部的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延长其一定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减振装置的作用下,不仅可有效减振,而且空调固定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车载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减振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减振弹簧进一步压缩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冷凝器;3、压缩机;4、蒸发器;5、底座;6、内支撑柱;7、外套筒;8、撑杆;9、连杆;10、减振弹簧;11、支撑弹簧;12、通孔;13、开口;14、橡胶垫块;15、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2、3、4所示的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包括机架1、冷凝器2、压缩机3、蒸发器4和减振装置;冷凝器2和压缩机3分别设于机架1上,且冷凝器2立式设置;蒸发器4至少有两个,多个蒸发器4并联后与冷凝器2通过管路连通;减振装置包括底座5、内支撑柱6、外套筒7、撑杆8、连杆9、减振弹簧10和支撑弹簧11;外套筒7套设在内支撑柱6上端并通过竖直设置于两者之间的减振弹簧10连接;外套筒7上端与机架1连接;内支撑柱6下端与底座5连接,底座5上端设有通孔12;撑杆8一端与外套筒7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穿过通孔12,撑杆8自由端设有撑脚15;撑脚15的长度或外径大于通孔12内径;连杆9一端与撑杆8中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套筒7与内支撑柱6铰接,其中外套筒7侧壁设有用于连杆9活动的开口13;支撑弹簧11套设在撑杆8上,且支撑弹簧11一端抵接连杆9,支撑弹簧11另一端抵接底座5。底座5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5内部位于撑脚15下方或撑杆8自由端的延长线方向间距设有橡胶垫块14。另外,减振装置可以包括设于机架1下方两侧的至少两块底座5,每块底座5上至少设有一个内支撑柱6和外套筒7,当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每块底座5上设置有两个内支撑柱6和外套筒7;每个内支撑柱6和外套筒7上的撑杆8、连杆9和支撑弹簧11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三个),均匀对称布置在外套筒7外侧。如图2或3所示,内支撑柱6优选为圆台状;外套筒7内部为与内支撑柱6配合的圆台状空腔。内支撑柱6优选为橡胶柱。底座5可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在汽车尾部机舱内,外套筒7上端也可与机架1下端固定,从而将设有冷凝器2和压缩机3的机架1通过减振装置固定在汽车尾部;当汽车行驶遇到颠簸时,减振弹簧10可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同时由于内支撑柱6和外套筒7都优选为圆台状,因此两者不会发生过大的侧向位移,且受压时可连接更紧固,机架1不会过度晃动。另外,颠簸过程中撑杆8也在一定程度上沿撑杆8延长线方向往复移动直至最终停止,在移动过程中,支撑弹簧11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另外,撑杆8下端的撑脚15与橡胶垫块14发生碰撞时也具有一定的减振效果,由于撑杆8通过连杆9将内支撑柱6和外套筒7连接,颠簸过程中外套筒7不会过度移动,内支撑柱6不会从外套筒7内跑出。减振装置通过多重减振和防脱落结构设计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n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冷凝器立式设置;/n所述蒸发器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蒸发器并联后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
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冷凝器立式设置;
所述蒸发器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蒸发器并联后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底座、内支撑柱、外套筒、撑杆、连杆和减振弹簧;所述外套筒套设在所述内支撑柱上端并通过竖直设置于两者之间的减振弹簧连接;所述外套筒上端与机架连接;所述内支撑柱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端设有通孔;所述撑杆一端与外套筒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杆一端与撑杆中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套筒与内支撑柱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立式抗振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所述撑杆上,且支撑弹簧一端抵接连杆,支撑弹簧另一端抵接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舜尧李先换蔡永茂王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松芝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