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10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第一导管、漏斗形容器、第二导管、第三导管、控制面板和导线,第一箱体包括转盘式试管盘,转盘式试管盘水平设于第一箱体内的底部,转盘式试管盘包括试管架、试管槽、试管、电机转轴和电机,第二箱体设于第二导管的右端,第三箱体设于第三导管的右端,第一导管竖直设于转盘式试管盘的上端,漏斗形容器水平设于第一箱体的上端,第二导管上设有第一计量泵和通风管,第三导管上设有第二计量泵和通风管,通风管开口端竖直向上设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上,控制面板设于导线的右端,导线的左端分别与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连接,右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An automatic diluter for organic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仪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在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人员进行浓度比例的计算,一般就是把母液按照不同的量分别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加稀释液至特定的体积,混匀,得到不同浓度的溶液。此操作过程中全是人工进行复杂的计算,在进行溶液的转移及稀释时,实验周期较长且重复性和精度较差,容易出错,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全自动的溶液稀释仪。但是市面上的大部分全自动的溶液稀释仪均是采用了计量泵来对溶液进行计量的,在计量泵将溶液排出去的时候排出阀会闭合,这时导管内存在一定的气压,会导致溶液不能完全通过导管流到试管中,会导致溶液精度偏差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第一导管、漏斗形容器、第二导管、第三导管、控制面板和导线,所述第一箱体包括转盘式试管盘,转盘式试管盘水平设于第一箱体内的底部,所述转盘式试管盘包括试管架、试管槽、试管、电机转轴和电机,试管架水平设于转盘式试管盘内,试管槽设于试管架上,试管竖直放置在试管槽中,电机通过螺丝竖直固定在转盘式试管盘内底部,通过第一电机转轴与试管架连接,所述第二箱体设于第二导管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母液,所述第三箱体设于第三导管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稀释液,所述第一导管竖直设于转盘式试管盘的上端,第一导管的上端与漏斗形容器连接,下端竖直设于试管开口端,所述漏斗形容器水平设于第一箱体的上端,漏斗形容器的上端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连接,下端与第一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第一计量泵和通风管,第二导管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连接,右端与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三导管上设有第二计量泵和通风管,第三导管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连接,右端与第三箱体连接,所述通风管开口端竖直向上设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上,下端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相连通,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导线的右端,所述导线的左端分别与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连接,右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均为矩形。进一步的,所述试管的开口端为喇叭状,可以卡在试管槽上,防止试管跌落和固定试管。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设于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出口端的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竖直固定在第一箱体的上端,所述漏斗形容器固定在支撑架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震动马达,所述震动马达通过螺丝水平固定在试管架的底部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全自动的溶液稀释仪可以降低溶液的精度偏差,提高工作效率;在计量泵出口端的导管上设置一个竖直向上的通风管,可以将由于计量泵排出阀的闭合而导致导管内存在的气压排放出去,让导管内的溶液完全流出,从而提高溶液的精度,试管的开口端为喇叭状,可以卡在试管槽上,防止试管跌落和固定试管。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计量泵活塞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转盘式试管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箱体,2、转盘式试管盘,3、试管架,4、试管槽,5、试管,6、震动马达,7、电机,8、电机转轴,9、第一导管,10、漏斗形容器,11、第二导管,12、第三导管,13、通风管,14、导线,15、控制面板,16、第二箱体,17、第三箱体,18、母液,19、稀释液,20、第一计量泵,21、第二计量泵,22、活塞杆,23、活塞,24、泵缸,25、排出阀,26、吸入阀,27、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16、第三箱体17、第一导管9、漏斗形容器10、第二导管11、第三导管12、控制面板15和导线14,所述第一箱体1包括转盘式试管盘2,转盘式试管盘1水平设于第一箱体1内的底部,所述转盘式试管盘2包括试管架3、试管槽4、试管5、电机转轴8和电机7,试管架3水平设于转盘式试管盘2内,试管槽4设于试管架3上,试管5竖直放置在试管槽4中,电机7通过螺丝竖直固定在转盘式试管盘2内底部,通过电机转轴8与试管架3连接,所述第二箱体16设于第二导管11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母液18,所述第三箱体17设于第三导管12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稀释液19,所述第一导管9竖直设于转盘式试管盘2的上端,第一导管9的上端与漏斗形容器10连接,下端竖直设于试管5开口端,所述漏斗形容器10水平设于第一箱体1的上端,漏斗形容器10的上端与第二导管11和第三导管12连接,下端与第一导管9连接,所述第二导管11上设有第一计量泵20和通风管13,第二导管11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10连接,右端与第二箱体16连接,所述第三导管12上设有第二计量泵21和通风管13,第三导管12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10连接,右端与第三箱体17连接,所述通风管13开口端竖直向上设于第二导管11和第三导管12上,下端与第二导管11和第三导管相12连通,所述控制面板15设于导线14的右端,所述导线14的左端分别与第一计量泵20和第二计量泵21连接,右端与控制面板15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16和第三箱体17均为矩形。进一步的,所述试管5的开口端为喇叭状,可以卡在试管槽4上,防止试管5跌落和固定试管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13设于第一计量泵20和第二计量泵21出口端的第二导管11和第三导管12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27,所述支撑架27竖直固定在第一箱体1的上端,所述漏斗形容器10固定在支撑架27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震动马达6,所述震动马达6通过螺丝水平固定在试管架3的底部中间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控制面板15通过导线14控制第一计量泵20和第二计量泵21分别吸取母液18和稀释液19,通过控制面板15可以调节第一计量泵20和第二计量泵21的吸取量,然后第一计量泵20和第二计量泵21分别通过第二导管11和第三导管12向漏斗形容器10注入母液18和稀释液19,然后母液18和稀释液19将会同时通过第一导管9流到试管5中,等全部试管5都装有溶液时,震动马达6会震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第一导管、漏斗形容器、第二导管、第三导管、控制面板和导线,所述第一箱体包括转盘式试管盘,转盘式试管盘水平设于第一箱体内的底部,所述转盘式试管盘包括试管架、试管槽、试管、电机转轴和电机,试管架水平设于转盘式试管盘内,试管槽设于试管架上,试管竖直放置在试管槽中,电机通过螺丝竖直固定在转盘式试管盘内底部,通过第一电机转轴与试管架连接,所述第二箱体设于第二导管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母液,所述第三箱体设于第三导管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稀释液,所述第一导管竖直设于转盘式试管盘的上端,第一导管的上端与漏斗形容器管接,下端竖直设于试管开口端,所述漏斗形容器水平设于第一箱体的上端,漏斗形容器的上端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连接,下端与第一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第一计量泵和通风管,第二导管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连接,右端与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三导管上设有第二计量泵和通风管,第三导管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连接,右端与第三箱体连接,所述通风管开口端竖直向上设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上,下端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相连通,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导线的右端,所述导线的左端分别与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连接,右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有机溶液稀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第一导管、漏斗形容器、第二导管、第三导管、控制面板和导线,所述第一箱体包括转盘式试管盘,转盘式试管盘水平设于第一箱体内的底部,所述转盘式试管盘包括试管架、试管槽、试管、电机转轴和电机,试管架水平设于转盘式试管盘内,试管槽设于试管架上,试管竖直放置在试管槽中,电机通过螺丝竖直固定在转盘式试管盘内底部,通过第一电机转轴与试管架连接,所述第二箱体设于第二导管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母液,所述第三箱体设于第三导管的右端,且内部放置有稀释液,所述第一导管竖直设于转盘式试管盘的上端,第一导管的上端与漏斗形容器管接,下端竖直设于试管开口端,所述漏斗形容器水平设于第一箱体的上端,漏斗形容器的上端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连接,下端与第一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第一计量泵和通风管,第二导管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连接,右端与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三导管上设有第二计量泵和通风管,第三导管的左端与漏斗形容器连接,右端与第三箱体连接,所述通风管开口端竖直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穗粮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