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及具备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72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适用于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所述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机和吐出面板,所述室内机内置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并且形成有向外部吐出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送风通路,所述吐出面板形成有接收通过所述多个送风通路吐出的空气的多个入口、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入口连通的内部空间以及向室内排出流动到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的环(ring)形状或弧(arc)形状的开口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包括与所述开口部的径向平行形成,并将内部空间沿圆周方向划分的至少两个隔壁部,以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隔壁部并且形成为弧(arc)形状的曲线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从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插入到所述开口部的内侧。

Air guide parts for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and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with th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及具备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介绍
空气调节设备是向使用者提供较舒适的室内环境的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可通过使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装置,来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空气调节设备可根据其安装位置划分为直立式空气调节设备、壁挂式空气调节设备、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等。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安装于天花板,能够向室内吐出冷气或热气。最近,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制作成圆形。作为一例,韩国授权专利公报10-0897425公开了一种包括前板和分离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所述前板具有一个形成有供外部空气流入的吸入口和使流入的内部空气吐出的吐出口的开放部,所述分离引导件设置于所述前板的开放部内并形成为环形状,并且所述吸入口位于所述分离引导件的内侧而所述吐出口位于所述分离引导件的外周。根据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空气调节设备,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形成为环形状的一个吐出口向室内的所有的方向(360°)均匀地吐出。然而,如上所述的圆形的空气调节设备,存在难以控制吐出口边缘部分的气流的缺点。另外,存在因制热运转时在吐出口边缘处以微弱方式扩散的流动再次被吸入的回风(short-circuit)的影响,导致空气调节设备的性能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生吐出的气流再次被吸入的回风现象,并解决因回风引起的性能低下的问题的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另外,提供一种与空气引导件的安装与否无关地,能够使通过吐出口吐出的风量最大的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另外,提供一种能够用简单的方式插入到吐出口,并且能够仅在需要时安装,之后还能够单独分离的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另外,提供一种制作和安装容易的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另外,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减小制热运转时传感器因回风的温度误检测到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而突然进入停止运转(thermo-off)的次数,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的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空气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另外,提供一种根据需要能够加强用于宽范围制冷的水平气流,或能够加强用于集中制热的垂直气流,而且还能够形成摇摆气流的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另外,提供一种还能够适用于未设置叶片等空气引导件的空气调节设备的空气引导件以及具备该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适用于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所述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机和吐出面板,所述室内机内置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并且形成有向外部吐出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送风通路,所述吐出面板形成有接收通过所述多个送风通路吐出的空气的多个入口、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入口连通的内部空间以及向室内排出流向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的环(ring)形状或弧(arc)形状的开口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包括:至少两个隔壁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径向平行形成,沿圆周方向划分内部空间;以及曲线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隔壁部并且形成为弧(arc)形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从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插入到所述开口部的内侧。另外,所述吐出面板的内部空间包括与所述各个入口连通并且供流入到入口的空气流动的流动区域,和设置于所述各个入口之间和所述流动区域之间的阻断区域,所述开口部包括与所述流动区域对应的第一开口区域,和与所述阻断区域对应的第二开口区域,所述曲线部安装为其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阻断区域。另外,所述曲线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隔壁部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机,内置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形成有向外部吐出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开口部;吐出面板,形成有向室内排出通过所述多个开口部吐出的空气的环(ring)形状的吐出口;以及空气引导件,具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从所述吐出口的外侧安装于所述吐出口的结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防止发生吐出的气流再次被吸入的回风现象,能够防止因回风引起的性能低下的效果。另外,还具有能够与空气引导件的安装与否无关地,保持通过吐出口吐出的风量最大的效果。另外,还具有能够用简单的方式插入到吐出口,并且能够仅在需要时安装,之后还能够单独分离的效果。另外,还具有制作和安装容易的效果。另外,还具有能够通过减小制热运转时传感器因回风的温度误检测到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而突然进入停止运转(thermo-off)的次数,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的效果。另外,还具有根据需要能够加强用于宽广制冷的水平气流,或能够加强用于集中制热的垂直气流,而且还能够形成摇摆气流的效果。另外,还具有能够适用于未设置叶片等空气引导件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示出安装有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的立体图。图4是安装有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室内机的仰视图。图6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吐出面板和吸入面板分离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吐出面板中设置的吐出流路的概念的立体图。图8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内流路体和分隔件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根据空气引导件安装与否做出的吐出气流的流动分析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思想不限定于所提到的实施例,对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容易通过构成要素的附加、变更、删除以及追加,实现相同的思想范围内的其他实施例,这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思想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附的附图是同一专利技术思想的实施例,但是为了容易理解,在不破坏专利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于详细部分不同的附图有不同的说明,另外,可以根据附图省略特定部分的图示,或根据附图夸张地表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示出安装有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的立体图,图4是安装有空气引导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的纵向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机1,内置有送风机4和热交换器5,形成有向外部吐出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4的空气的多个送风通路7、8、9、10;以及吐出面板2,形成有接收通过所述多个送风通路7、8、9、10吐出的空气的多个入口2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机和吐出面板,所述室内机内置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并且形成有向外部吐出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送风通路,所述吐出面板形成有接收通过所述多个送风通路吐出的空气的多个入口、至少一部分与多个所述入口连通的内部空间以及向室内排出流动到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的环(ring)形状或弧(arc)形状的开口部,/n所述空气引导件的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隔壁部,沿圆周方向划分所述吐出面板的内部空间;以及/n曲线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隔壁部,形成为弧(arc)形状,/n所述空气引导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从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插入到所述开口部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25 KR 10-2017-00645301.一种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机和吐出面板,所述室内机内置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并且形成有向外部吐出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送风通路,所述吐出面板形成有接收通过所述多个送风通路吐出的空气的多个入口、至少一部分与多个所述入口连通的内部空间以及向室内排出流动到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的环(ring)形状或弧(arc)形状的开口部,
所述空气引导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隔壁部,沿圆周方向划分所述吐出面板的内部空间;以及
曲线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隔壁部,形成为弧(arc)形状,
所述空气引导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从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插入到所述开口部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面板的内部空间包括:
流动区域,与各个所述入口连通,供流入到入口的空气流动;以及
阻断区域,设置于所述流动区域之间,
所述开口部包括与所述流动区域对应的第一开口区域,和与所述阻断区域对应的第二开口区域,
所述曲线部安装为其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阻断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安装于所述流动区域和阻断区域的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安装于流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断区域配置于所述隔壁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吐出面板的内部空间划分为流动区域和阻断区域的分隔件,
所述隔壁部配置于与所述分隔件对应的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益徐范洙尹俊植黄本昌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