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65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52
本公开提出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终端测量的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终端的反馈信息,包括终端反馈的到达角信息或码本信息;根据终端的反馈信息确定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终端进行联合定位,以确定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根据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进行波束赋形,使主波束指向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所在的方向。本公开根据基于最小化路测的终端定位信息和基于终端反馈的终端定位信息对终端进行联合定位,提高终端定位的准确性,并使波束赋形的主波束指向终端联合定位的方向,改善波束赋形效果。

Beam shap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波束赋形(Beamforming,BF)是自适应阵列智能天线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在多个阵元组成的天线阵列上实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利用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在到达角(DirectionofArrival,DoA)等空间信道特性上的差异,通过对天线阵列设置适当的加权值,在空间上隔离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实现扩大覆盖范围、改善边缘吞吐量以及抑止干扰的目的。通过终端反馈的到达角可以确定终端的位置,然后根据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波束赋形,使主波束指向终端位置所在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多径丰富的复杂环境中,终端定位的准确性下降,造成波束赋形效果不佳。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一种波束赋形方案,来改善波束赋形效果。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包括:获取终端测量的最小化路测信息,所述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反馈的到达角信息或码本信息;根据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联合定位,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进行波束赋形,使主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所在的方向。可选地,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对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进行加权计算,计算结果作为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可选地,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利用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指纹库中查找匹配的记录,并将匹配记录中的终端实际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指纹库中的记录包括:通过最小化路测信息获取的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终端反馈信息确定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终端实际位置信息。可选地,波束赋形的周期为预设的固定周期,最小化路测周期,根据固定周期和最小化路测周期确定的双周期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最小化路测的测量周期是可配置的,最小化路测的范围可被配置为全网小区或有波束赋形需求的小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波束赋形的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测量的最小化路测信息,所述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反馈的到达角信息或码本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联合定位,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波束赋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进行波束赋形,使主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所在的方向。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进行加权计算,计算结果作为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指纹库中查找匹配的记录,并将匹配记录中的终端实际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指纹库中的记录包括:通过最小化路测信息获取的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终端反馈信息确定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终端实际位置信息。可选地,波束赋形的周期为预设的固定周期,最小化路测周期,根据固定周期和最小化路测周期确定的双周期中的任意一种;最小化路测的测量周期是可配置的;最小化路测的范围可被配置为全网小区或有波束赋形需求的小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波束赋形的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本公开根据基于最小化路测的终端定位信息和基于终端反馈的终端定位信息对终端进行联合定位,提高终端定位的准确性,并使波束赋形的主波束指向终端联合定位的方向,改善波束赋形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根据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的波束赋形的方法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的波束赋形的装置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的波束赋形的装置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为本公开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网络中包括基站和若干终端。终端向基站上报最小化路测信息,并向基站返回到达角或码本等反馈信息。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终端的反馈信可以确定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基站根据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终端进行联合定位,提高终端定位的准确性,并使波束赋形的主波束指向终端联合定位的方向,改善波束赋形效果。图2为本公开的波束赋形的方法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波束赋形的方法包括:步骤210~250。在步骤210,基站获取终端测量的最小化路测(MinimizationDriveTest,MDT)信息,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开启MDT功能,终端执行MDT指令,并上报MDT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启MDT功能包括:打开MDT功能开关、配置MDT功能开关、订阅MDT测量并配置测量事件、上报周期、定位方式等相关参数。具体地,开启MDT功能包括:打开MDT功能开关,根据波束赋形的范围需求配置MDT跟踪范围,设置MDT观察对象,选择测量事件,并设置其参数,包括测量事件的门限类型、触发机制、上报次数、测量阈值、上报间隔、定位方法、日志时长、日志间隔、UE最大个数或小区等。例如,设置MDT跟踪范围为有波束赋形需求的小区(或者全网小区),MDT观察对象设为立即(Immediate)MDT(立即MDT需要终端在连接状态下进行测量,并直接上报测量结果给网络),测量事件选择M1,M1门限类型为RSRP(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M1触发机制为周期、M1上报次数为无限制、M1RSRP阈值为97、M1RSRQ(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阈值为默认、M1上报间隔为5120ms、M1定位方法为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和增强型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包括:/n获取终端测量的最小化路测信息,所述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n获取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反馈的到达角信息或码本信息;/n根据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n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联合定位,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n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进行波束赋形,使主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所在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测量的最小化路测信息,所述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反馈的到达角信息或码本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联合定位,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进行波束赋形,使主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所在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
对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进行加权计算,计算结果作为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指纹库中查找匹配的记录,并将匹配记录中的终端实际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纹库中的记录包括:通过最小化路测信息获取的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终端反馈信息确定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终端实际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波束赋形的周期为预设的固定周期,最小化路测周期,根据固定周期和最小化路测周期确定的双周期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最小化路测的测量周期是可配置的,最小化路测的范围可被配置为全网小区或有波束赋形需求的小区。


6.一种波束赋形的装置,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测量的最小化路测信息,所述最小化路测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华张赛宋捷李建光许向东陈秀敏钟期洪卢洪涛王庆扬张琳峰杨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