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45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穿戴组件,能保持所述第一本体和穿戴者的稳定关系;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一本体提供电源;第一电池管理组件,能给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充电,且能输出所述第一电池组件中的电能以给第二电池组件充电;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和第二固定组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保持稳定关系,且所述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充电;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上述的电子设备,能通过可穿戴的第一本体随时随地的给第二本体充电,从而令电子设备可以更长时间的工作,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An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为了便于携带,其体积都设计的较小,但是较小的体积会对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造成限制,导致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较短。另外,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容易丢失,即使配备专门的收纳盒也不便于随身携带,丢失风险仍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能够使续航时间得到延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穿戴组件,能保持所述第一本体和穿戴者的稳定关系;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一本体提供电源;第一电池管理组件,能给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充电,且能输出所述第一电池组件中的电能以给第二电池组件充电;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和第二固定组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保持稳定关系,且所述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充电;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二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二输出组件提供电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未配合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能使所述穿戴者感知;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配合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能使所述穿戴者感知。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一输出组件,能输出媒体信息;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第二穿戴组件,能保持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穿戴者的稳定关系;第二输出组件,能输出媒体信息,且所述第二电池组件至少能给所述第二输出组件提供电源;第二电池管理组件,至少能给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充电。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穿戴组件和所述第二穿戴组件不同;其中,所述第一穿戴组件包括第一接触局部,所述第二穿戴组件包括第二接触局部,所述第一接触局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接触局部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局部和所述第二接触局部分别为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穿戴时与所述穿戴者接触的局部。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组件不同;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组件为第一声音输出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穿戴组件的表面,使得所述穿戴者通过身体传递震动的方式感知所述第一输出组件的声音;所述第二输出组件为第二声音输出模组,使得所述穿戴者通过空气传递震动的方式感知所述第二输出组件的声音。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未配合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均能使所述穿戴者感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配合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均能使所述穿戴者感知。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未配合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均能使所述穿戴者感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配合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不能同时使所述穿戴者感知。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背离所述第一输出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在背离所述第二输出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配合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组件的朝向相反,且所述第二电池组件被充电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不输出媒体信息。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控制组件,在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充电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停止输出媒体信息。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不同;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组件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件的容量。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其能够穿戴于穿戴者身上的第一本体包括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一电池管理组件,第一电池组件能够作为电源以至少给输出组件(此输出组件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上的用于输出媒体信息的组件)供电,并且第一电池组件还能够通过第一电池管理组件给第二本体的第二电池组件充电,即通过可穿戴的第一本体能够随时随地的给第二本体充电,从而令电子设备可以更长时间的工作,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第二本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第一本体中各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输出组件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第二本体中各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连接时第一输出组件和第二输出组件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能够使续航时间得到延长。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优选为随身携带的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例如耳机、眼镜,手表,智能首饰或智能服饰等,第一本体又主要包括第一穿戴组件、第一电池组件、第一电池管理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其中:第一穿戴组件能够保持第一本体和穿戴者的稳定关系,即第一穿戴组件能够穿戴在人体上,以实现与人体的稳固接触;第一电池组件能给第一本体提供电源,具体优选的是给第一本体的输出组件提供电能,即第一电池组件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电源,并至少可以给输出组件供电,该输出组件指的是能够输出媒体信息(例如视频、音频等)的组件,其可以为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本实施例中,输出组件为后述的第一输出组件和第二输出组件的统称;第一电池管理组件能给第一电池组件充电,并且还能够输出第一电池组件中的电能以给第二电池组件充电,此第一电池管理组件可以包括将电能导入到第一电池组件中的输入电路、将第一电池组件中的电能从第一电池组件中导出的输出电路、控制第一电池组件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等;第一固定组件用于连接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本实施例优选第二本体是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隶属于同一电子设备),第二本体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可以和第二固定组件配合连接,通过此两者的连接,能够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保持稳定关系,即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并且在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连接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n第一穿戴组件,能保持所述第一本体和穿戴者的稳定关系;/n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一本体提供电源;/n第一电池管理组件,能给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充电,且能输出所述第一电池组件中的电能以给第二电池组件充电;/n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和第二固定组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保持稳定关系,且所述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充电;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
第一穿戴组件,能保持所述第一本体和穿戴者的稳定关系;
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一本体提供电源;
第一电池管理组件,能给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充电,且能输出所述第一电池组件中的电能以给第二电池组件充电;
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和第二固定组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保持稳定关系,且所述第一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充电;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二电池组件能给所述第二输出组件提供电源;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未配合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能使所述穿戴者感知;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配合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输出的媒体信息能使所述穿戴者感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
第一输出组件,能输出媒体信息;
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
第二穿戴组件,能保持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穿戴者的稳定关系;
第二输出组件,能输出媒体信息,且所述第二电池组件至少能给所述第二输出组件提供电源;
第二电池管理组件,至少能给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组件和所述第二穿戴组件不同;其中,
所述第一穿戴组件包括第一接触局部,所述第二穿戴组件包括第二接触局部,所述第一接触局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接触局部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局部和所述第二接触局部分别为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穿戴时与所述穿戴者接触的局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焱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