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等特点,已成为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动力产品、能源存储的主力电源,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市场,特别是动力电池市场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对更高压实密度和更高容量的正极材料的需求更加强烈。在二次电池中,为了满足电池大容量需求,目前主要通过提高充电截止电压和提高克容量两种方式实现。然而,对于常规的正极活性材料,在过高的充放电电压下,正极活性物质例如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镍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一方面容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导致产气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对隔离膜表面也会发生氧化,导致隔离膜的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下降,引起电池容量衰减、循环性能变差、高温存储性能严重恶化,不仅给电池寿命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更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对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进行包覆改性,稳定颗粒晶体结构、避免颗粒表面的电解液副反应,同时在隔离膜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电池,包括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一无机材料层,至少部分的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表面设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至少部分的面向所述隔离膜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设有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所述隔离膜包括基材和第二无机材料层,至少部分的面向所述正极极片的所述基材表面设有所述第二无机材料层,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和/或第二无机材料层不含有粘结剂;/n所述正极极片的膜片电阻R不高于8ohm;/n所述基材的孔隙率为30%~60%,所述隔离膜的透气度G1与所述基材透气度G2满足:1<G1/G2≤3。/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9 CN 20181071608091.一种电化学电池,包括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一无机材料层,至少部分的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表面设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至少部分的面向所述隔离膜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设有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所述隔离膜包括基材和第二无机材料层,至少部分的面向所述正极极片的所述基材表面设有所述第二无机材料层,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和/或第二无机材料层不含有粘结剂;
所述正极极片的膜片电阻R不高于8ohm;
所述基材的孔隙率为30%~60%,所述隔离膜的透气度G1与所述基材透气度G2满足:1<G1/G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为锂离子电池,优选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和/或所述第二无机材料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达到5V以上时,厚度变化率不超过±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孔隙率P为10%~40%,优选的,0.5≤P*R≤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A1)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的厚度T1为50nm~1000nm,所述第二无机材料层的厚度T2为5nm~1000nm;优选的,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的厚度T1为100nm~600nm,所述第二无机材料层的厚度T2为10nm~500nm;
A2)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的厚度T1与所述第二无机材料层的厚度T2满足:
100nm≤T1+T2≤1000nm;优选的,T1≥T2;进一步优选的,T1和T2满足0.5<T1/(T1+T2)≤0.9;
A3)至少部分的第一无机材料层和第二无机材料层相对应;
A4)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和/或第二无机材料层为非连续的分布;
A5)所述第一无机材料层和/或第二无机材料层包括Al的氧化物、AlO(OH)、Al的氮化物、Al的氟化物、Si的氧化物、Si的氮化物、Si的氟化物、Ti的氧化物、Ti的氮化物、Ti的氟化物、Zn的氧化物、Zn的氮化物、Zn的氟化物、Mg的氧化物、Mg的氮化物、Mg的氟化物、Zr的氧化物、Zr的氮化物、Zr的氟化物、Ca的氧化物、Ca的氮化物、Ca的氟化物、Ba的氧化物、Ba的氮化物、Ba的氟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锋,盛长亮,黄起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