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24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所述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上设有第一窗口;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错开时露出;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窗口,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重合且与所述第三窗口错开时露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分别标识不同元素周期内元素的原子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具有使用方便、示意效果好等优点。

Teaching aids of atomic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具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功能比较单一,仅能示意原子的结构,不便于通过用户的操作显示不同原子的结构信息,不便于用户发现和掌握各元素周期内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影响用户的参与感,影响用户对周期元素的学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该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具有使用方便、示意效果好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所述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上设有第一窗口;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错开时露出;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窗口,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重合且与所述第三窗口错开时露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分别标识不同元素周期内元素的原子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具有使用方便、示意效果好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还包括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三筒体上设有第三显示区域,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重合时露出,所述第三显示区域标识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不同的元素周期内元素的原子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筒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的转动轴线相互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筒、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中的每一个的壁厚均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筒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筒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中的每一个具有沿周向等分的九个轴向区域,所述第一筒体上的一个所述轴向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镂空以构成所述第二窗口且其余八个所述轴向区域构成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筒体上的一个所述轴向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镂空以构成所述第三窗口且其余八个所述轴向区域构成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三筒体上的九个所述轴向区域构成所述第三显示区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标识第三周期内一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标识第二周期内一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标识第一周期内一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标识元素符号、第一层核外电子数、第二层核外电子数和第三层核外电子数,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标识元素符号、第一层核外电子数和第二层核外电子数,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标识元素符号和第一层核外电子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具有在轴向上等间隔的三个纬线以将所在轴向区域划分为四个子区域,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的所述四个子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标识所述元素符号、所述第一层核外电子数、所述第二层核外电子数和所述第三层核外电子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标识元素符号、第一层核外电子数、第二层核外电子数和第三层核外电子数以及与所在轴向区域内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符号,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标识元素符号、第一层核外电子数和第二层核外电子数以及与所在轴向区域内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符号,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标识元素符号和第一层核外电子数以及与所在轴向区域内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符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具有在轴向上等间隔的四个纬线以将所在轴向区域划分为五个子区域,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的所述五个子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标识所述元素符号、所述第一层核外电子数、所述第二层核外电子数、所述第三层核外电子数以及与所在轴向区域内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符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筒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三筒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外筒10毫米,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筒体10毫米,所述第三筒体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筒体10毫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分别具有标识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印刷层以及保护所述印刷层的保护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窗口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相区分的第二识别块,所述第三窗口内设有将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相区分的第三识别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适于拨动所述第一筒体转动的第一拨片,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适于拨动所述第二筒体转动的第二拨片,所述第三筒体上设有适于拨动所述第三筒体转动的第三拨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的第一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的第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的第三筒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外筒100、第一窗口101、第一筒体200、第一显示区域210、第二窗口201、第二识别块202、第二筒体300、第二显示区域310、第三窗口301、第三识别块302、第三筒体400、第三显示区域410、轴向区域411、子区域41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筒,所述外筒上设有第一窗口;/n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错开时露出;/n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窗口,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重合且与所述第三窗口错开时露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分别标识不同元素周期内元素的原子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上设有第一窗口;
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错开时露出;
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窗口,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重合且与所述第三窗口错开时露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分别标识不同元素周期内元素的原子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三筒体上设有第三显示区域,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重合时露出,所述第三显示区域标识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不同的元素周期内元素的原子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的转动轴线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中的每一个的壁厚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处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中的每一个具有沿周向等分的九个轴向区域,所述第一筒体上的一个所述轴向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镂空以构成所述第二窗口且其余八个所述轴向区域构成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筒体上的一个所述轴向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镂空以构成所述第三窗口且其余八个所述轴向区域构成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三筒体上的九个所述轴向区域构成所述第三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标识第三周期内一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标识第二周期内一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内标识第一周期内一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示意原子结构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每个所述轴向区域在轴向上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标识元素符号、第一层核外电子数、第二层核外电子数和第三层核外电子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菲任成哲钱康
申请(专利权)人: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