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19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取像步骤;S2,去噪步骤;S3,图像校正步骤;S4,图像预处理步骤;S5,重叠图像分割步骤;S6,标识导出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替代传统的人工进行抽检,可以以很快的速度实现对所有产品的全检,得到导电粒子的数目和位置,增加检测的效率,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A fast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number of conductive particles after binding of hetero conduct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是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除了液晶面板外,在其外围必须连动驱动芯片作为显示讯号之控制用途。COG是chiponglass的缩写,即芯片被直接绑定在玻璃上;FOG是FPConGlass的缩写。两者都是用于液晶玻璃与电路电气导通的加工方式。其中比较常用的是使用异方性导电膜(ACF)进行电性连接。ACF是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的缩写,其特点在于Z轴电气导通方向与XY绝缘平面的电阻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Z轴导通电阻值与XY平面绝缘电阻值的差异超过一定比值后,既可称为良好的导电异方性。导电原理是利用导电粒子连接IC芯片与基板两者之间的电极使之成为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电极间导通短路,而达成只在Z轴方向导通之目的。异方性导电膜(ACF)是一种显示器件与电路连接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材料,主要包括树脂粘合剂、导电粒子两大部分,导电粒子是金属涂覆的聚合物球体,粘合剂是热固性树脂。液晶显示器的封装过程中对导电粒子数目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检测方式主要是人工抽检,主要是依赖产线人员在影像机台上测量,但存在如下缺点:抽检易造成误检、漏检;人眼易疲劳,并且效率较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在市场的需求,现在市场需要得到精准的导电粒子的数目,这是人工不能做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像步骤,采用DALSA相机和LEICA微分干涉成像显微镜对屏幕边框取像,使导电粒子在物体表面起伏而产生明显的浮雕效果,得到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的图像;S2,去噪步骤,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S3,图像校正步骤;确定每条检测区域的行列坐标,通过图像灰度值不同,提取出具有导电粒子的ROI区域;S4,图像预处理步骤,去掉检测区域背景的低频部分,突出高频导电粒子部分;S5,重叠图像分割步骤,通过导电粒子间距离拉大,区分重叠的导电粒子;S6,标识导出步骤,统计导电粒子数目、位置信息,并标识展示。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去噪处理具体包括利用中值滤波去除高频噪声,取中值滤波模板未3*3的范围。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计算每个行列坐标中灰度值的过程。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采用局部极大值的方法进行判定是否具有导电粒子,用5*5的模板进行导电粒子区域的遍历,当模板的中心点是极大值时,且极大值的灰度值与模板范围内的极小值的差大于给定阈值时,此阈值用于剔除图像在平滑区域也存在极大值情况,则认为找到一个导电粒子,具有导电粒子的区域即为ROI区域。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图像的频域空间做低通高斯滤波卷积,保留图像的低频分量,再转换到时域空间生成图像的背景图像,再将原图像与背景图像相减得到去除背景后的图像。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设定一定阈值,在所述去掉检测区域背景的图像中,根据相邻导电粒子之间的灰度值的差与所述定阈值相比,来区分重叠的导电粒子。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取像单元,用于采用DALSA相机和LEICA微分干涉成像显微镜对屏幕边框取像,使导电粒子在物体表面起伏而产生明显的浮雕效果,得到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的图像;去噪单元,用于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图像校正单元,用于确定每条检测区域的行列坐标,通过图像灰度值不同,提取出具有导电粒子的ROI区域;图像预处理单元,用于去掉检测区域背景的低频部分,突出高频导电粒子部分;重叠图像分割单元,用于通过导电粒子间距离拉大,区分重叠的导电粒子;标识导出单元,用于统计导电粒子数目、位置信息,并标识展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替代传统的人工进行抽检,可以以很快的速度实现对所有产品的全检,得到导电粒子的数目和位置,增加检测的效率,提升产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ACF线路压制完成后,由于导电粒子尺寸为微米级,线路覆盖后就在线路表面形成微米级的小凸起,直接用普通相机拍摄无法分辨导电粒子凸起与周围区域的灰度变换。因此本专利技术选用DALSAHS-80-04K40线阵相机加LEICA微分干涉显微镜取像,显微镜配置:LEICA微分干涉棱镜555039+偏光片+OLYMPUS物镜LMPLANFLNBD10X+DC5V蓝色LED点光源带偏光片。具体请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的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像步骤,采用DALSA相机和LEICA微分干涉成像显微镜对屏幕边框取像,使导电粒子在物体表面起伏而产生明显的浮雕效果,得到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的图像;S2,去噪步骤,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S3,图像校正步骤;确定每条检测区域的行列坐标,通过图像灰度值不同,提取出具有导电粒子的ROI区域;S4,图像预处理步骤,去掉检测区域背景的低频部分,突出高频导电粒子部分;S5,重叠图像分割步骤,通过导电粒子间距离拉大,区分重叠的导电粒子;S6,标识导出步骤,统计导电粒子数目、位置信息,并标识展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1中,采用微分干涉成像技术,可以使物体表面微小欺负产生明显的浮雕效果,提高图像对比度。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中,去噪处理具体包括利用中值滤波去除高频噪声,取中值滤波模板未3*3的范围。因为去噪处理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中才有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对去噪图像进行恢复变换,得到灰度图像。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计算每个行列坐标中灰度值的过程。采用局部极大值的方法进行判定是否具有导电粒子,用5*5的模板进行导电粒子区域的遍历,当模板的中心点是极大值时,且极大值的灰度值与模板范围内的极小值的差大于给定阈值时,此阈值用于剔除图像在平滑区域也存在极大值情况,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取像步骤,采用DALSA相机和LEICA微分干涉成像显微镜对屏幕边框取像,使导电粒子在物体表面起伏而产生明显的浮雕效果,得到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的图像;/nS2,去噪步骤,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nS3,图像校正步骤;确定每条检测区域的行列坐标,通过图像灰度值不同,提取出具有导电粒子的ROI区域;/nS4,图像预处理步骤,去掉检测区域背景的低频部分,突出高频导电粒子部分;/nS5,重叠图像分割步骤,通过导电粒子间距离拉大,区分重叠的导电粒子;/nS6,标识导出步骤,统计导电粒子数目、位置信息,并标识展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像步骤,采用DALSA相机和LEICA微分干涉成像显微镜对屏幕边框取像,使导电粒子在物体表面起伏而产生明显的浮雕效果,得到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的图像;
S2,去噪步骤,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S3,图像校正步骤;确定每条检测区域的行列坐标,通过图像灰度值不同,提取出具有导电粒子的ROI区域;
S4,图像预处理步骤,去掉检测区域背景的低频部分,突出高频导电粒子部分;
S5,重叠图像分割步骤,通过导电粒子间距离拉大,区分重叠的导电粒子;
S6,标识导出步骤,统计导电粒子数目、位置信息,并标识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去噪处理具体包括利用中值滤波去除高频噪声,取中值滤波模板未3*3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计算每个行列坐标中灰度值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膜绑定后导电粒子数目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局部极大值的方法进行判定是否具有导电粒子,用5*5的模板进行导电粒子区域的遍历,当模板的中心点是极大值时,且极大值的灰度值与模板范围内的极小值的差大于给定阈值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向阳刘江舟王大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感知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