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电热熔带及其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76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电热熔带,属于塑料管道热熔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包覆塑料层、热熔塑料层及二者中间的增强丝网层,热熔塑料层的表面布有发热金属网,发热金属网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带,电极带沿增强电热熔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增强电热熔带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倒角端部,增强电热熔带的另一端包覆在倒角端部的斜面侧外部。应用上述电热熔带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增强电热熔带的两端搭接在待连接的两个塑料管端连接区域的内壁或外壁表面,发热金属网紧贴两个塑料管端连接区域的内壁或外壁表面,所述增强电热熔带的末端至少延伸搭接至倒角端部的斜面根部。通过改变增强电热熔带的包覆方式和通电方向,提高了连接效率及焊接质量。

Reinforced electrothermal melting zone and its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plastic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电热熔带及其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塑料管道热熔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电热熔带及其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热熔带通常包括内嵌增强夹层的热塑性塑料板带,板带压合面上镶嵌导电金属网,与导电金属网两端相连的电极带通常设置在电热熔带的长度方向上。这种结构的电热熔带在塑料管道表面无法进行搭接焊接,只能采用对接焊接,然后手工补焊对接缝,再在对接缝上补焊搭接电热熔带。这种连接方式过程步骤较多、操作过程繁琐、用时较长,操作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也对手工补焊对接缝的质量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电热熔带及其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热熔带不能搭接焊接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电热熔带,包括包覆塑料层、增强丝网层和用于与塑料管道表面热熔焊接的热熔塑料层,所述增强丝网层内置于包覆塑料层和热熔塑料层之间,所述热熔塑料层的表面布有发热金属网,所述发热金属网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带,所述电极带沿增强电热熔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所述增强电热熔带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倒角端部,所述增强电热熔带的另一端包覆在倒角端部的斜面侧外部。优选的,所述包覆塑料层、增强丝网层和热熔塑料层的宽度一致,所述发热金属网的宽度大于热熔塑料层的宽度,所述发热金属网的两边缘距离热熔塑料层的两边缘预留相同宽度的余量,所述电极带扣压在发热金属网的预留余量上。优选的,所述电极带为铜带电极。r>优选的,所述增强丝网层的材质为增强钢丝网。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增强电热熔带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增强电热熔带,所述增强电热熔带的两端搭接在待连接的两个塑料管端部连接区域的内壁或外壁表面,所述发热金属网紧贴两个塑料管端部连接区域的内壁或外壁表面,所述增强电热熔带的末端至少延伸搭接至倒角端部的斜面根部。优选的,所述热熔塑料层、包覆塑料层与待连接的两个塑料管的材质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单片搭接的包覆方式,去掉了人工补焊对接缝和补焊搭接电热熔带的步骤,提高了连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将电极带布置在增强电热熔带宽度方向,使通电方向变为沿管道轴向,避免了发热金属网接触短路的情况发生。本技术通过改变增强电热熔带的包覆方式和通电方向,解决现有电热熔带连接过程步骤较多、操作过程繁琐、用时较长的问题,同时解决操作者的操作熟练度对手工补焊对接缝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电热熔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图1中增强电热熔带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极带,2-发热金属网,3-热熔塑料层,4-增强丝网层,5-包覆塑料层;6-增强电热熔带,7-塑料管道,8-倒角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增强电热熔带6,包括包覆塑料层5、增强丝网层4和用于与塑料管道7表面热熔焊接的热熔塑料层3,所述增强丝网层4内置于包覆塑料层5和热熔塑料层3之间,所述热熔塑料层3的表面布有发热金属网2,所述发热金属网2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带1,所述电极带1沿增强电热熔带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所述增强电热熔带6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倒角端部8,所述增强电热熔带6的另一端包覆在倒角端部8的斜面侧外部,能够避免搭接处形成空腔。在发热金属网2的两侧各有一条电极带1,电极带与发热金属网的长度一致,对电极带1进行通电熔焊,由于通电方向为塑料管道轴向通电,即使搭接处的发热金属网2有接触也不会产生短路等影响焊接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包覆塑料层5、增强丝网层4和热熔塑料层3的宽度一致,所述发热金属网2的宽度大于热熔塑料层3的宽度,所述发热金属网2的两边缘距离热熔塑料层3的两边缘预留相同宽度的余量,所述电极带1扣压在发热金属网2的预留余量上。其中,电极带1为铜带电极。增强丝网层4为增强电热熔带6提供承压强度,发热金属网2宽度方向的两侧预留余量上扣压铜带电极,两者组成的系统通电后发热熔化热熔塑料层3和塑料管道7的表层形成热熔焊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增强丝网层4的材质为增强钢丝网。当然,增强丝网层也可以选用其它金属或非金属材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增强电热熔带连接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增强电热熔带6,所述增强电热熔带6的两端搭接在待连接的两个塑料管7端部连接区域的内壁或外壁表面,所述发热金属网2紧贴两个塑料管7端部连接区域的内壁或外壁表面,所述增强电热熔带6的末端至少延伸搭接至倒角端部8的斜面根部。增强电热熔带在待连接的两个塑料管道7连接区域包覆连接时,将倒角端部8压在里面,倒角端部的设置能够避免搭接处形成空腔。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熔塑料层3、包覆塑料层5与待连接的两个塑料管7的材质相同。通过增强电热熔带的铜带电极通电熔焊,利用单片增强电热熔带搭接包覆在两个塑料管道的对接处,将三者熔焊连接为一体。具体操作时,将增强电热熔带6以搭接方式包覆在被连接的两个塑料管道7连接区域的外壁表面或者贴合在内壁表面,搭接处增强电热熔带倒角端部在内侧,倒角端部使搭接平滑过度不会产生空腔。完成连接后,对铜带电极进行通电熔焊,由于通电方向为沿塑料管道轴向通电,即使搭接处的发热金属网2有接触也不会产生短路等影响焊接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熔焊质量好的优点,通过单片增强电热熔带搭接包覆的方式,将两个塑料管道熔焊在一起,去掉了人工补焊对接缝和补焊搭接电热熔带的步骤,提高了连接效率和焊接质量;通过将铜带电极布置在增强电热熔带宽度方向,使通电方向变为平行于塑料管道的轴向,避免了发热金属网接触短路的情况发生。本技术通过改变增强电热熔带包覆方式和通电方向,解决现有电热熔带连接过程步骤较多、操作过程繁琐、用时较长的问题,同时解决操作者的操作熟练度对手工补焊对接缝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电热熔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塑料层、增强丝网层和用于与塑料管道表面热熔焊接的热熔塑料层,所述增强丝网层内置于包覆塑料层和热熔塑料层之间,所述热熔塑料层的表面布有发热金属网,所述发热金属网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带,所述电极带沿增强电热熔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所述增强电热熔带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倒角端部,所述增强电热熔带的另一端包覆在倒角端部的斜面侧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电热熔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塑料层、增强丝网层和用于与塑料管道表面热熔焊接的热熔塑料层,所述增强丝网层内置于包覆塑料层和热熔塑料层之间,所述热熔塑料层的表面布有发热金属网,所述发热金属网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带,所述电极带沿增强电热熔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所述增强电热熔带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倒角端部,所述增强电热熔带的另一端包覆在倒角端部的斜面侧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电热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塑料层、增强丝网层和热熔塑料层的宽度一致,所述发热金属网的宽度大于热熔塑料层的宽度,所述发热金属网的两边缘距离热熔塑料层的两边缘预留相同宽度的余量,所述电极带扣压在发热金属网的预留余量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金张志勇毕珊珊朱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