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47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包括建筑本体、顶盖和光伏发电系统,顶盖与建筑本体的顶部间形成一个用于种植蔬菜的温室,顶盖包括顶盖架和透明盖板;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喷淋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槽、集水箱和集水管;喷淋系统包括喷水装置和喷水泵;集水箱还通过进水阀与自来水管连通;喷水装置包括多个喷水机构和设置在喷水机构间的连通管,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和设置在喷水管的下端的多个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屋顶设置温室、合理利用屋顶空间,解决屋顶蓄水发臭,影响屋顶环境等问题。

A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building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
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目前,建筑屋顶一般设置有蓄水池,避免建筑屋顶夏天被暴晒,增加室内降温能耗,热天蓄水池的水会发臭等,影响屋顶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通过在屋顶设置温室、合理利用屋顶空间,解决屋顶蓄水发臭,影响屋顶环境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包括建筑本体、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上的顶盖和光伏发电系统,所述顶盖与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间形成一个用于种植蔬菜的温室,所述顶盖包括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部的顶盖架和设置在所述顶盖架上的透明盖板;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用于蔬菜洒水的喷淋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的两侧的集水槽、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的集水箱和用于连通所述集水槽与集水箱的集水管;所述喷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架的下端的喷水装置和用于将水从集水箱输送到喷水装置的喷水泵;所述集水箱还通过进水阀与自来水管连通;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多个喷水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喷水机构间的连通管,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和设置在所述喷水管的下端的多个喷头。进一步,所述集水槽的下端通过多个支撑块与所述顶盖架相连,所述集水槽前高后低设置,所述集水槽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水孔。进一步,所述水孔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呈球头形的过滤网和与所述水孔相连的连接筒。进一步,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的后侧,所述顶盖架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开合的换气窗。进一步,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挡水沿,所述挡水沿的内部通过多个便于人行走的凸起分成多个种植区域。进一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上的多个光伏板、和设置在所述顶盖架上的配电柜。进一步,所述配电柜中设置有蓄电池组、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箱,所述喷水泵依次通过交流配电箱、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蓄电池组和多个光伏板电连通。进一步,所述顶盖架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冬天给温室升温的加热灯,所述建筑本体的室内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加热灯与所述交流配电箱电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屋顶设置温室、合理利用屋顶空间,解决屋顶蓄水发臭,影响屋顶环境等问题。2、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喷淋系统,便于利用雨水对温室内的蔬菜进行喷淋;通过在集水箱上连接自来水管,便于缺水时对集水箱部补水,对蔬菜进行喷淋。3、通过设置光伏发电系统,为喷淋系统、温室加热和室内照明等提供电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伏板在屋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建筑本体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包括建筑本体1、设置在建筑本体1上的顶盖2和光伏发电系统3,顶盖2与建筑本体1的顶部间形成一个用于种植蔬菜的温室,顶盖2包括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的顶盖架21和设置在顶盖架21上的透明盖板22;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4和用于蔬菜洒水的喷淋系统5,雨水收集系统4包括设置在透明盖板22的两侧的集水槽41、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的集水箱42和用于连通集水槽41与集水箱42的集水管;喷淋系统5包括设置在顶盖架21的下端的喷水装置和用于将水从集水箱42输送到喷水装置的喷水泵51;集水箱42还通过进水阀43与自来水管连通,便于缺水时对集水箱部补水,对蔬菜进行喷淋;喷水装置包括多个喷水机构和设置在喷水机构间的连通管,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52和设置在喷水管52的下端的多个喷头53;通过在屋顶设置温室、合理利用屋顶空间,解决屋顶蓄水发臭,影响屋顶环境等问题;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喷淋系统,便于利用雨水对温室内的蔬菜进行喷淋;通过在集水箱上连接自来水管,便于缺水时对集水箱部补水,对蔬菜进行喷淋;通过设置光伏发电系统,为喷淋系统、温室加热和室内照明等提供电力。进一步,集水槽41的下端通过多个支撑块45与顶盖架21相连,集水槽41前高后低设置,便于雨水从集水槽流入集水管;集水槽41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与集水管连通的水孔。进一步,水孔上设置有过滤器44,避免渣质从集水槽流入的集水箱,保证集水箱的清洁度;过滤器44包括呈球头形的过滤网和与水孔相连的连接筒。进一步,集水箱42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的后侧,顶盖架2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开合的换气窗23,便于温室的通风。进一步,建筑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挡水沿,挡水沿的内部通过多个便于人行走的凸起分成多个种植区域。进一步,光伏发电系统3包括设置在透明盖板22上的多个光伏板31、和设置在顶盖架21上的配电柜32;配电柜32中设置有蓄电池组33、蓄电池控制器34、逆变器35、交流配电箱36,喷水泵51依次通过交流配电箱36、逆变器35、蓄电池控制器34、蓄电池组33和多个光伏板31电连通;顶盖架21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冬天给温室升温的加热灯37,建筑本体1的室内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加热灯37与交流配电箱36电连通;通过设置光伏发电系统,为喷淋系统、温室加热和室内照明等提供电力,节约能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包括建筑本体、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上的顶盖和光伏发电系统,所述顶盖与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间形成一个用于种植蔬菜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部的顶盖架和设置在所述顶盖架上的透明盖板;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用于蔬菜洒水的喷淋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的两侧的集水槽、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的集水箱和用于连通所述集水槽与集水箱的集水管;所述喷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架的下端的喷水装置和用于将水从集水箱输送到喷水装置的喷水泵;所述集水箱还通过进水阀与自来水管连通;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多个喷水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喷水机构间的连通管,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和设置在所述喷水管的下端的多个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包括建筑本体、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上的顶盖和光伏发电系统,所述顶盖与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间形成一个用于种植蔬菜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部的顶盖架和设置在所述顶盖架上的透明盖板;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用于蔬菜洒水的喷淋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的两侧的集水槽、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的集水箱和用于连通所述集水槽与集水箱的集水管;所述喷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架的下端的喷水装置和用于将水从集水箱输送到喷水装置的喷水泵;所述集水箱还通过进水阀与自来水管连通;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多个喷水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喷水机构间的连通管,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和设置在所述喷水管的下端的多个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下端通过多个支撑块与所述顶盖架相连,所述集水槽前高后低设置,所述集水槽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孔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呈球头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育源刘重新吴庭佳钟春华黄俊威谭荣铮陆海明郑光亚冯雅俊胡东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