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37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包括竹柱(1)、竹工字梁(2)、弧形钢板(3)、L型钢板(4)、自攻螺丝(5)、拼接板(6)、钢填料(7)、螺栓(8)和铝合金板(9),其特征在于竹工字梁(2)和弧形钢板(3)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3)分别与竹柱(1)和竹工字梁(2)通过自攻螺丝(5)和螺栓(8)连接,L型钢板(4)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4)和竹工字梁(2)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5)连接,竹工字梁(2)的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6)、钢填料(7)和铝合金板(9)通过螺栓(8)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构造简洁和安装便捷的优点,提高了梁柱节点的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

An assembled energy dissipation joint of bamboo beam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装配式竹梁柱结构节点提供消能减震功能的十字型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环境环保问题严重性的日趋加重,人们对节能、环保、健康的竹结构建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竹结构建筑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传统建筑行业存在着耗能大、高污染、低效率等问题,竹结构以其特有的材料特性满足了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需求,合理地使用、高效地利用竹材资源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装配式竹结构建筑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实现了高标准、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不仅用材绿色节能,而且施工效率高,市场前景非常光明。建筑构造中梁柱节点是最为薄弱的关键点之一,其承载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受力特性。如果节点发生破坏,那么整个建筑将面临失稳垮塌的风险。传统榫卯连接的节点刚度小,延性低,在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脆性破坏,因此只有解决竹结构中构件的连接问题,才能推动装配式竹结构建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高现有竹结构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有效改善建筑物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和耗能性能,提供了一种具有构造简洁和安装便捷的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由竹柱、竹工字梁、弧形钢板、L型钢板、自攻螺丝、拼接板、钢填料、高强螺栓和铝合金板组成,其特征在于竹工字梁和弧形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分别与竹柱和竹工字梁通过自攻螺丝和螺栓连接,L型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和竹工字梁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连接,竹工字梁的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钢填料和铝合金板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组合构件和摩擦片在一定的预紧力下组成一个能够产生滑动摩擦的装置,利用滑动摩擦做功来耗能,对结构起耗能减震的作用。L型钢板通过自攻螺丝等距连接在竹工字梁腹板上,可以有效的提高节点的抗弯刚度和抗剪强度。弧形钢板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有效提高节点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在梁腹板和下翼缘处开槽以削弱截面,下翼缘开槽右边构造相当于一个摩擦阻尼器,开槽左边构造起固定作用。通过在梁腹板和下翼缘上开槽使塑性铰从节点区外移到削弱处,从而保护梁柱节点,并且通过梁的下翼缘与铝合金滑动板的摩擦来提高试件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包括竹柱、竹工字梁、弧形钢板、L型钢板、自攻螺丝、拼接板、钢填料、螺栓和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竹工字梁和弧形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分别与竹柱和竹工字梁通过自攻螺丝和螺栓连接,L型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和竹工字梁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连接,竹工字梁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钢填料和铝合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竹柱和竹工字梁选用3~5年生的大径毛竹作为原材料,经工业化加工而成的竹集成材或重组竹,含水率不大于12%。所述的竹工字梁腹板的开槽位置距两端为100mm,槽口宽度不大于10mm,槽口高度不大于60mm。所述的竹工字梁和弧形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表面进行防锈漆处理,所用钢材的材质等级为Q235软钢。所述的弧形钢板通过自攻螺丝和螺栓分别与竹柱和竹工字梁连接,弧形钢板的宽度同梁宽,弧形钢板的厚度不小于5mm。所述的L型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和竹工字梁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连接,L型钢板的宽度不小于20mm,厚度不小于5mm。所述的竹工字梁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钢填料和铝合金板通过螺栓连接,拼接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钢填料厚度不小于5mm,铝合金板的厚度不小于5mm。本专利技术构造简洁,施工便捷,能够有效提高木梁柱之间节点的强度,并能在地震中达到提高建筑物消能减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充分发挥组合构件和摩擦片在一定的预紧力下组成一个能够产生滑动摩擦的装置,利用滑动摩擦做功来耗能,对结构起耗能减震的作用,同时发挥了弧形钢板的耗能能力,具有承载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适合多种竹结构建筑节点的加固和维护。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竹柱、2.竹工字梁、3.弧形钢板、4.L型钢板、5.自攻螺丝、6.拼接板、7.钢填料、8.高强螺栓、9.铝合金板。图2是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的局部构造示意图。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包括竹柱、竹工字梁、弧形钢板、L型钢板、自攻螺丝、拼接板、钢填料、螺栓和铝合金板。其中,竹工字梁和弧形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分别与竹柱和竹工字梁通过自攻螺丝和螺栓连接,L型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和竹工字梁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连接,竹工字梁的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钢填料和铝合金板通过螺栓连接。竹柱和竹工字梁选用3~5年生的大径毛竹作为原材料,经工业化加工而成的竹集成材或重组竹,含水率不大于12%。竹工字梁和弧形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分别与竹柱和竹工字梁通过自攻螺丝和螺栓连接,弧形钢板表面进行防锈漆处理,所用钢材的材质等级为Q235软钢。弧形钢板通过自攻螺丝和螺栓分别与竹柱和竹工字梁连接,弧形钢板的宽度同梁宽,弧形钢板的厚度不小于5mm。所述的L型钢板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和竹工字梁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连接,L型钢板的宽度不小于20mm,厚度不小于5mm。竹工字梁腹板的开槽位置距两端为100mm,槽口宽度不大于10mm,槽口高度不大于60mm。竹工字梁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钢填料和铝合金板通过螺栓连接,拼接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钢填料厚度不小于5mm,铝合金板的厚度不小于5mm。对于十字型消能减震节点而言,应根据竹柱和竹工字梁的承载能力和尺寸选择拼接板、钢填料、高强螺栓、铝合金板的尺寸,自攻螺丝的间距和长度由节点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刚度控制。实施例1:选择竹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竹工字梁的截面尺寸为200mm×100mm×10mm,竹柱和竹工字梁选用3~5年生的大径毛竹作为原材料,经工业化加工而成的竹集成材或重组竹,含水率不大于12%,弧形钢板选用的材质等级为Q235的软钢加工而成并对弧形钢板表面进行防锈漆处理,厚度为5mm,L型钢板的宽度为20mm,厚度为5mm,竹工字梁腹板的开槽位置距两端为100mm,槽口宽度为10mm,槽口高度为60mm,拼接板的厚度为10mm,钢填料厚度为5mm,铝合金板的厚度为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包括竹柱(1)、竹工字梁(2)、弧形钢板(3)、L型钢板(4)、自攻螺丝(5)、拼接板(6)、钢填料(7)、螺栓(8)和铝合金板(9),其特征在于竹工字梁(2)和弧形钢板(3)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3)分别与竹柱(1)和竹工字梁(2)通过自攻螺丝(5)和螺栓(8)连接,L型钢板(4)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4)和竹工字梁(2)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5)连接,竹工字梁(2)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6)、钢填料(7)和铝合金板(9)通过螺栓(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包括竹柱(1)、竹工字梁(2)、弧形钢板(3)、L型钢板(4)、自攻螺丝(5)、拼接板(6)、钢填料(7)、螺栓(8)和铝合金板(9),其特征在于竹工字梁(2)和弧形钢板(3)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弧形钢板(3)分别与竹柱(1)和竹工字梁(2)通过自攻螺丝(5)和螺栓(8)连接,L型钢板(4)对称布置于节点两侧,L型钢板(4)和竹工字梁(2)通过等距排列的自攻螺丝(5)连接,竹工字梁(2)下翼缘开槽处采用拼接板(6)、钢填料(7)和铝合金板(9)通过螺栓(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柱(1)和竹工字梁(2)选用3~5年生的大径毛竹作为原材料,经工业化加工而成的竹集成材或重组竹,含水率不大于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梁柱消能减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工字梁(2)腹板的开槽位置距两端为100mm,槽口宽度不大于10mm,槽口高度不大于60mm。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通陈国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