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35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勾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勾线结构包括:内梭;外梭,内梭设置在外梭内,外梭绕预设轴线相对于内梭可转动地设置,以在外梭转动时,外梭具有用于驱动内梭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力;定位钩,内梭与定位钩之间具有用于供线体通过的走线通道;其中,内梭与定位钩之间具有空间场力,空间场力用于驱动内梭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勾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勾线结构会导致线体断线的问题。

Hook structure and sewing machin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勾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勾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般工业缝纫机的旋梭高速运转时会对定位钩有一定的侧面压力,现定义旋梭在最高速运转时这个侧面压力为F。侧面压力的存在是机器产生浮线的一个原因,即线体无法正常通过旋梭与定位钩之间的走线通道。在正常使用时,侧面压力F越大,产生浮线的概率越高和现象越明显,通常都是采用加大线张力来避免浮线的概率产生,即通过线张力在克服侧面压力F以此保证线体通过旋梭与定位钩之间的走线通道。然而,线张力加大会增加断线的概率且影响缝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勾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勾线结构会导致线体断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勾线结构,包括:内梭;外梭,内梭设置在外梭内,外梭绕预设轴线相对于内梭可转动地设置,以在外梭转动时,外梭具有用于驱动内梭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力;定位钩,内梭与定位钩之间具有用于供线体通过的走线通道;其中,内梭与定位钩之间具有空间场力,空间场力用于驱动内梭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进一步地,勾线结构还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内梭上;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设置在定位钩上;其中,第一磁性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磁性件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且磁极相同。进一步地,内梭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安装槽内;其中,第二磁性件与安装槽之间以及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均具有走线通道。进一步地,第一磁性件与安装槽的第一侧壁相连接,第一磁性件朝向第一侧壁的投影均位于第一侧壁上;其中,第二磁性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安装槽内,以使第一磁性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磁性件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磁性件与安装槽的底壁相连接,第一磁性件占据底壁的部分壁段,第二磁性件位于第一磁性件与安装槽的第二侧壁之间。进一步地,走线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段,第一通道段位于第二磁性件与安装槽的第二侧壁之间;第二通道段,第一通道段与第二通道段第一端相连通,第二通道段位于第二磁性件与安装槽的底壁之间;第三通道段,第三通道段与第二通道段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三通道段位于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进一步地,内梭至少包括磁性部,磁性部由磁性材料制备而成,磁性部与第一磁性件相对设置,第二磁性件位于第一磁性件与磁性部之间;其中,第一通道段的至少部分位于磁性部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磁性部与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力,第二预设力用于驱动内梭沿第二方向移动;当外梭转动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第一预设力达到最大值F,第二预设力为F1,空间场力为F2,F1+F2<F。进一步地,F/3≤F1+F2≤2F/3。进一步地,第一磁性件与内梭固定连接;和/或,第二磁性件与定位钩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包括勾线结构,勾线结构为上述的勾线结构。本技术的勾线结构通过内梭与定位钩之间的空间场力可以避免线体为了克服第一预设力而产生较大的线张力,由此避免了较大的线张力而导致线体拉断的问题。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当外梭高速旋转时,会产生驱动内梭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力,即内梭会对定位钩的侧面压力为第一预设力,此时内梭与定位钩之间的走线通道会出现闭合,线体通过此走线通道就需要一个较大的线张力来克服第一预设力。由于内梭与定位钩之间具有空间场力,且此空间场力用于驱动内梭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即第一预设力与空间场力为两个相反的力,从而使得线体需要克服内梭作用在定位钩上的侧面压力的线张力就会减小,以此避免了较大的线张力而导致线体拉断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勾线结构会导致线体断线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勾线结构的实施例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勾线结构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勾线结构的实施例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勾线结构的内梭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勾线结构的定位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内梭;11、安装槽;20、外梭;30、定位钩;40、第一磁性件;50、第二磁性件;60、走线通道;61、第一通道段;62、第二通道段;63、第三通道段。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勾线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5,勾线结构包括:内梭10;外梭20,内梭10设置在外梭20内,外梭20绕预设轴线相对于内梭10可转动地设置,以在外梭20转动时,外梭20具有用于驱动内梭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力;定位钩30,内梭10与定位钩30之间具有用于供线体通过的走线通道60;其中,内梭10与定位钩30之间具有空间场力,空间场力用于驱动内梭1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本技术的勾线结构通过内梭10与定位钩30之间的空间场力可以避免线体为了克服第一预设力而产生较大的线张力,由此避免了较大的线张力而导致线体拉断的问题。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当外梭20高速旋转时,会产生驱动内梭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力,即内梭10会对定位钩30的侧面压力为第一预设力,此时内梭10与定位钩30之间的走线通道60会出现闭合,线体通过此走线通道60就需要一个较大的线张力来克服第一预设力。由于内梭10与定位钩30之间具有空间场力,且此空间场力用于驱动内梭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即第一预设力与空间场力为两个相反的力,从而使得线体需要克服内梭10作用在定位钩30上的侧面压力的线张力就会减小,以此避免了较大的线张力而导致线体拉断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勾线结构会导致线体断线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空间场力包括电场力、磁场力等。为了能够保证内梭10与定位钩30之间产生空间场力,如图1和图2所示,勾线结构还包括:第一磁性件40,第一磁性件40设置在内梭10上;第二磁性件50,第二磁性件50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勾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梭(10);/n外梭(20),所述内梭(10)设置在所述外梭(20)内,所述外梭(20)绕预设轴线相对于所述内梭(10)可转动地设置,以在所述外梭(20)转动时,所述外梭(20)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内梭(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力;/n定位钩(30),所述内梭(10)与所述定位钩(30)之间具有用于供线体通过的走线通道(60);/n其中,所述内梭(10)与所述定位钩(30)之间具有空间场力,所述空间场力用于驱动所述内梭(10)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勾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梭(10);
外梭(20),所述内梭(10)设置在所述外梭(20)内,所述外梭(20)绕预设轴线相对于所述内梭(10)可转动地设置,以在所述外梭(20)转动时,所述外梭(20)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内梭(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力;
定位钩(30),所述内梭(10)与所述定位钩(30)之间具有用于供线体通过的走线通道(60);
其中,所述内梭(10)与所述定位钩(30)之间具有空间场力,所述空间场力用于驱动所述内梭(10)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线结构还包括:
第一磁性件(40),所述第一磁性件(40)设置在所述内梭(10)上;
第二磁性件(50),所述第二磁性件(50)设置在所述定位钩(30)上;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4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性件(50)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且磁极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勾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梭(10)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第一磁性件(40)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内;其中,所述第二磁性件(50)与所述安装槽(1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磁性件(50)与所述第一磁性件(40)之间均具有所述走线通道(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勾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40)与所述安装槽(11)的第一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40)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其中,所述第二磁性件(50)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安装槽(11)内,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4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性件(50)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勾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40)与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灵君楼俏军胡彬夏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