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34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43
一种抓棉机,包括放棉箱、抓棉机架和吸棉罩壳,放棉箱顶部开口且内部设有纤维放置腔,纤维放置腔中心设有竖直的立柱,纤维放置腔四周的侧壁顶部设有轨道;抓棉机架位于放棉箱的上方且一端与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使抓棉机架在轨道内绕立柱做圆周运动的驱动装置;吸棉罩壳通过连接杆可竖向滑动地连接在抓棉机架上,吸棉罩壳的底部朝向纤维放置腔,所述吸棉罩壳底部设有打手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操作人员碰到抓棉机架而引起的抓棉机架被卡死的情况,简化了现有技术中连接车轮的机构,降低了成本。

A cotton Grab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棉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抓棉机。
技术介绍
纺织用的纤维材料在在进入纺织厂时是呈压紧捆包状态,由于纤维在压紧时会互相缠绕并且可能会将金属杂质混入捆包中,因此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破袋、梳理和清杂工序。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6692800U的中国专利《改变抓棉范围的抓棉机》中公开了抓棉机主体在车轮的作用下绕轴柱做圆周运动,然而该车轮位于纤维放置区的外侧,需要在纤维放置区外侧设置一圈与车轮配合的环形轨道,因此当操作人员在对抓棉机进行操作时,若是进入环形轨道内,容易对车轮产生阻挡,进而使抓棉机的运行产生卡死,极易导致火灾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抓棉机,可以有效地解决外部操作人员对于机器的阻挡导致的卡死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抓棉机,包括放棉箱、抓棉机架和吸棉罩壳,放棉箱顶部开口且内部设有纤维放置腔,纤维放置腔中心设有竖直的立柱,纤维放置腔四周的侧壁顶部设有轨道;抓棉机架位于放棉箱的上方且一端与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使抓棉机架在轨道内绕立柱做圆周运动的驱动装置;吸棉罩壳通过连接杆可竖向滑动地连接在抓棉机架上,吸棉罩壳的底部朝向纤维放置腔,所述吸棉罩壳底部设有打手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放棉箱侧壁顶部设置轨道,抓棉机架一端底部设有可在轨道内移动的行走轮,可以防止操作人员碰到抓棉机架而引起的抓棉机架被卡死的情况,且不需要在放棉箱外侧另设置轨道,而行走轮就设置在抓棉机架一端底部,简化了现有技术中连接车轮的机构,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抓棉机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抓棉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放棉箱1、轨道2、立柱3、抓棉机架4、吸棉罩壳5、伸缩输棉管6、左连接杆7、右连接杆8、转轴9、凹槽10、齿轮11、行走轮12、行走轮驱动电机13、打手电机14、传送带15、打手辊16、电磁辊17、第一链轮18、链条19、第二链轮20、链轮轴21、第一通孔22、内螺纹孔23、连接部24、滚珠25、第二通孔26、环形凹槽27、连接凹槽28、环形滑轨2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抓棉机,包括放棉箱1、抓棉机架4和吸棉罩壳5,放棉箱1顶部开口且内部设有纤维放置腔,纤维放置腔中心设有竖直的立柱3,纤维放置腔四周的侧壁顶部设有轨道2;抓棉机架4水平设置在放棉箱1的上方且一端与立柱3转动连接,抓棉机架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使抓棉机架4在轨道2内绕立柱3做圆周运动的驱动装置;吸棉罩壳5通过连接杆可竖向滑动地连接在抓棉机架4上,吸棉罩壳5的底部朝向纤维放置腔,所述吸棉罩壳5底部设有打手辊16,打手辊16与安装在吸棉罩壳上表面的打手电机14通过传送带15传递动力,吸棉罩壳5的顶部穿过抓棉机架4内的竖直第一通孔22并连接有伸缩输棉管6,伸缩输棉管6的另一端与集棉装置相连以将经过打手辊16梳理的放棉箱1内的纤维输送至集棉装置中进行下一个工序。所述放棉箱1可以设置为圆柱或转角处为弧形的矩形,而轨道2为放棉箱1侧壁顶部向下凹陷的内轨道2,轨道2内设置有垂直于轨道2输送方向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且向上凸起的齿条。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轮12和齿轮11,抓棉机架4远离所述立柱3的一端底部设有向下伸出的支架,所述行走轮1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行走轮12的外部设有若干与行走轮12轴线相平行的齿,行走轮12通过齿与轨道2内的齿条啮合连接以实现行走轮12在轨道2内行走;齿轮11转动设置在位于行走轮12上方的抓棉机架4的凹槽10内,且齿轮11的下部与行走轮12通过齿啮合连接,齿轮11还连接有行走轮驱动电机13。如图1所示,所述吸棉罩壳5底部还设有与所述打手辊16相平行的电磁辊17,电磁辊17连接有电源,当接通电源时,电磁辊17通电具有磁性,可用于吸附纤维内混杂的金属杂质,防止金属杂质进入吸棉罩壳5内而损坏设备。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杆包括两根左连接杆7和两根右连接杆8,两个左连接杆7底部分别对称地固设在吸棉罩壳5左侧的外表面上,两右连接杆8的底部分别对称地固设在吸棉罩壳5右侧的外表面上,左右连接杆的顶部分别穿过抓棉机架4并连接有卡箍,卡箍将伸缩输棉管6与吸棉罩壳5相对固定。连接杆外部设有外螺纹,抓棉机架4上方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各连接杆配合的第一链轮18,第一链轮18的中部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内螺纹孔23,内螺纹孔23与连接杆的外螺纹配合,以使连接杆可在第一链轮18的转动下上下移动,抓棉机架4上方还设有第二链轮20,各第一链轮18和第二链轮20通过链条19连接且第二链轮20的链轮轴21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二链轮20通过链条19带动各第一链轮18转动,可进而带动各连接杆上下移动,以实现吸棉罩壳5的上下移动。第一链轮18和第二链轮20的下部分别与抓棉机架4顶部转动连接,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第一链轮18和第二链轮20的下部分别设有伸入抓棉机架4内的连接凹槽28内的连接部24,连接凹槽28内侧壁上设有上下两水平的环形滑轨29,连接部24外侧壁上设有上下设置的两水平的环形凹槽27,两环形凹槽27与两环形滑轨29分别通过滚珠25滑动配合,以实现第一链轮18和第二链轮20可相对抓棉机架4转动,但不脱出抓棉机架4。连接部24的中心设有竖直的第二通孔26,第二通孔26和内螺纹孔23相连通且其径向尺寸大于内螺纹孔23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抓棉机架4和立柱3之间设有转轴9,转轴9的顶部固设在抓棉机架4的底部,转轴9的底部与立柱3内的轴承转动连接。转轴9为阶梯轴,转轴9朝向立柱3的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且转轴9的阶梯端面卡在立柱3内的轴承内圈上表面,可更好地确保转轴9的转动,防止转轴9从立柱3中脱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棉箱、抓棉机架和吸棉罩壳,放棉箱顶部开口且内部设有纤维放置腔,纤维放置腔中心设有竖直的立柱,纤维放置腔四周的侧壁顶部设有轨道;抓棉机架位于放棉箱的上方且一端与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使抓棉机架在轨道内绕立柱做圆周运动的驱动装置;吸棉罩壳通过连接杆可竖向滑动地连接在抓棉机架上,吸棉罩壳的底部朝向纤维放置腔,所述吸棉罩壳底部设有打手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棉箱、抓棉机架和吸棉罩壳,放棉箱顶部开口且内部设有纤维放置腔,纤维放置腔中心设有竖直的立柱,纤维放置腔四周的侧壁顶部设有轨道;抓棉机架位于放棉箱的上方且一端与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使抓棉机架在轨道内绕立柱做圆周运动的驱动装置;吸棉罩壳通过连接杆可竖向滑动地连接在抓棉机架上,吸棉罩壳的底部朝向纤维放置腔,所述吸棉罩壳底部设有打手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轮和齿轮,行走轮转动设置在抓棉机架的端部下方且行走轮的外部设有若干齿,行走轮通过齿与轨道内设置的齿条啮合连接;齿轮转动设置在位于行走轮上方的抓棉机架内,且与行走轮啮合连接,齿轮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张万财徐绪娇张磊陈昌洪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平安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